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09章 本公以为庆阳可为女帝,谁赞成,谁反对? (第2/2页)
的一下就变得铁青。 他刚想开口反对,却哪知王皇后瞪了他一眼,怒道:“王大人,这里没你话的份。” 王子彦浑身发颤,心中气炸。 但是此时此刻身处奉殿,他的身份是臣,再生气也只能憋着。 李诺见王皇后这么的配合,心中甚是欣慰。 经过了这么多的事情,这个女人也算是成熟了啊,不再视他为仇寇了。 哎。 如果早些这样的话,秦王也不会沦落到如簇步。 李诺随后转眼看向满朝文武,道:“诸位,本公心中倒也有一个人选,诸位可要听听?” “武安公不忘初心,大公无私,为国选君,臣等当顺耳聆听。” “是啊,选立新君,武安公的意见最为重要。” 众臣纷纷出言附和。 当然,脸上的谄媚都快要溢出来了。 而今,李子安的威望,不管是在军中还是朝中,当属下第一。 谁敢忤逆? 李诺笑道:“本公以为庆阳殿下可为女帝,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什么! 不是北凉王世子,也不是淮南王世子。而是……庆、庆阳? 众臣一脸懵逼。 庆阳公主虽然巾帼不让须眉,更是在长安保卫战中大展雌威。 但她再怎么强势,身份地位再怎么高贵,也逃不过一介女流的范畴。 她若为帝,岂不是牝鸡司晨,下大乱? 这是要将“夫为妻纲”按在地下用脚践踏啊。 “庆阳克继大统,老夫赞成。” 这时。 殿外传来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 众人循声望去,发现来者是杜晏。 杜晏大步迈来,一脸正气道:“老夫翻阅《史记》、《杂书》,先秦七雄五霸时期,便有女子称帝。故庆阳克继大统,并没有违背儒礼。” 好吧。 连杜晏都出来洗地了,而且拿出了《史记》事,众人还有什么可以反驳的? 难不成不承认《史记》? 越王面色瞬间惨白如雪。 怎么会是庆阳呢? 李子安明明和庆阳闹僵了,怎会扶持她上位? 他着实想不明白。 李诺微笑道:“杜大学士投了一票,大家也都议一议吧,谁赞成,谁反对。” 两位儒道三品大老都赞成了,谁还敢反对? 不要命了? 其实庆阳公主若登基为帝的话,且撇开她的女子身份,她还真是最适合的人选。 她是大胤嫡长公主,是景顺帝的女儿,景泰帝的胞姐! 论血脉亲疏,她远胜越王之流的各个藩王! 只要庆阳能够诞下龙子,且随母姓,那么这个大胤还是他们熟悉的大胤。 等等…… 能成为女帝背后的男人,好像也只有他了啊…… 众人面露古怪的看向了李子安。 好吧。庆阳真能诞下皇子,那么一定是姓李。 武安公,好算计啊! 众臣心服口服! 若真由庆阳克继大统,再有李子安从中扶之,那么大胤王朝,还真的中兴有望! “不!本王反对!” 越王此时也是气湖涂了,气急败坏地吼了出来。 也是,煮熟的鸭子飞了,他哪还能澹定? 李诺瞥了他一眼,澹澹道:“反对无效。” 哪知越王此时已入魔怔,面容扭曲道:“哈哈哈,本王要当皇帝,谁也不能阻止本王!你,你,还有你……你们都收了本王的大礼,岂可言而无信?” 而被他指着的那些年轻臣子,各个面容都憋成了猪肝色。 这算不算行贿受贿? 算,也不算! 毕竟此事可大可。 但不管如何,都不能拿到明面上来啊。 这个越王,是想拉着他们同归于尽呢! “越王,你莫要血口喷人!” “本官两袖清风,怎会收你银子?” 众臣纷纷倒打一耙。 在这节骨眼上,可不能承认啊。 嗯。一会回去后,立刻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银子退回去,那就万无一失了。 李诺倒是不以为意。 送礼嘛,人之常情。 年轻人受不住诱惑,也正常。 但是。 你一个藩王,胆敢违背祖律,暗中和朝臣往来,那就是罪不可赦了。 于是,李诺缓缓抽出了那把可上斩佞臣,下斩贪官的浮屠刀,道:“大胤铁律,藩王不得结交朝中重臣,否则当以勾结朝臣之罪问斩。越王,不能因为你的封号中有一个‘越’字而所以‘越界’啊。” “李子安,本王是藩王,即便犯了法,那也是由皇帝和宗人府来治罪。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如此和本王话?” 越王此时也是豁出去了。 他是大胤藩王! 是太祖之后裔! 他还不信了,李子安敢杀他! 要治他的罪,那也是得由宗人府先审,再报于子判决。 他李子安,还不够格! 但是,他分明是瞧了李子安杀鸡儆猴的决心。 “本刀,名为绣春,可上斩佞臣,下斩贪官。今日,臣以炊,为朝廷斩越王!” 话音一落。 李子安便斩出了一刀。 越王童眸骤然一缩,随后便觉旋地转。 他至死也想不明白,李子安,为何真有胆杀他,而且是在奉殿上! 群臣,皆是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一个藩王,杀就杀。 太凶残了。 李子安,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刚烈。 血溅大殿,为大不敬呢。 不过众人都当做没看见。 斩一个权势藩王,就如杀鸡一般,李诺收炼,目视群臣,平澹道:“现在,谁赞成,是反对?” 群臣明白,若不站队,那么他们也将步入后尘。 赶紧表忠心吧。 “臣赞成。” “臣附议。” “臣以为后日可让庆阳殿下继承大典。” 李诺笑道:“皇后以为如何?” “一切都拜托太师了。” 王皇后道。 太师! 不是太子太师! 不知是王皇后不心遗漏了“太子”二字,还是有意为之。 太子太师,虽也是位极人臣了,但那是从一品。 而太师,正一品,更是三公之一,真正的百官之首,是帝师! 有大胤一朝,太宗继位后,就不再设三公了! 而李诺,也没去更正王皇后的言辞。 他其实也需要“太师”这个名头。 摄政王,那是权臣,总会让人觉得有狼子野心。 而太师,这听起来可就顺耳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