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九十四章 秋风响蟹脚痒 (第2/2页)
坐,晒着秋天稍微有些刺眼但并不炙热的阳光,打开信封,一封封的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他还有点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 “什么情况?!” “五封信里,三封是想要搬来村里住的,我这笔友还互相认识不成?” 陈凌想想,这天南海北的人,他当初也是胡乱找的人。 杂志报纸,很多是出版社地址,后来转到笔友手上的,也就是各行各界的人都有。 杂志报纸,很多是出版社地址,后来转到笔友手上的,也就是各行各界的人都有。 有一多半人他也不知道人家身份。 就是谁给自己回信了,他就跟人家交朋友。 “嗯……说不准还真认识呢,这两人都说是看赵叔文章给吸引来的,剩下一个是先看到的新闻,后来看的文章。 能关注文章,说不定也是作家那类人呢。” 陈凌暗自猜测着。 然后挠头:“要是这么多作家搬来村里居住,那我们这成作家村了?” “也不是不行,反正是比养老村好听。” 先前赵玉宝两个老头子呼朋引伴的,他以为后边那坡上那块地要成为养老院呢。 现在他这三个笔友明显就年轻很多了。 “来吧来吧,隔段时间来点新人,平静久了,也该热闹一下。” 这些人都说是八月十五之后过来,说是要赶着秋收来,来体验一下赵玉宝文章里收庄稼的感觉。 陈凌觉得好笑,然后就放下信,压在书本下。 再次看剩下的两封信。 剩下两封信,就没啥特别的了。 一封是催稿的,那位建议他给国家畜牧杂志投稿的笔友催促他尽快搞定,不要偷懒。 还有一封是冯义教授寄来的,拍的照片。 主要是他在家养的那些鱼。 当然也有些鸟和鸣虫,还有猫。 照他说,养鱼的家里少不了龟和猫。 有的鱼互相吃同类,但不吃死鱼,或者是吃得慢。 缸里有死鱼,这时候就喂给乌龟或者猫。 干净又卫生,还不碍眼。 当然了,要是养龟的话,这龟是不能太小的,不然吃鱼吃不完,那也腥臭着呢。 看到冯义的信,陈凌也跟着心痒起来,把信塞到书缝里,起身就拿竹竿:“赶紧打打枣,待会儿回庄子喂鱼喂乌龟去。” 拿起竹竿,走到枣树跟前,噼里啪啦的一通敲打。 红的、红了半边的枣子霎时间像是下雨一样哗哗往下落,掉了满地。 还有枝叶被陈凌敲断,跟着掉下来的。 他也不在乎伤不伤树。 枣树这东西就是得有事没事多敲打,才能常年多结枣子。 何况他家水好,土壤肥力也好,根本就不怕这个。 一茬结完还有二茬呢。 打完枣子,陈凌捡了捡,尿素袋子装了大半袋子。 就把家里简单收拾一下,提溜着袋子回农庄去了。 心里盘算着,以后青枣吃过瘾了,晒一晒,今年用红枣蒸点枣糕吃。 睿睿和真真也能拿着当零食。 这比家家都有的月饼、糖饼啥的好多了。 …… 太阳渐高。 晴空万里,秋日的阳光下,林间阳光斑驳,虫鸣鸟叫,清澈的水流之中,鱼虾嬉戏。 陈凌拿着捞网,悄悄走近水渠旁,逆着水流一兜。 哗啦一声捞出水面,网底有一大堆小鱼小虾不停蹦跶。 他往水桶里边一磕打。 鱼虾便噼里啪啦全掉进了桶中。 陈凌看到这一网下去,收获不错,就心满意足蹲下身来,把手伸进桶里,去挑拣里面一些成色比较好的鱼:“咦,这桃花鱼发色真漂亮啊……要不还是往缸里放几条吧。” 桃花鱼过了夏天之后,在野外的就发色比较少了。 但在农庄附近,水好、营养充足,很多发色都特别好看。 让陈凌忍不住想往家里带了。 尽管这鱼比较凶猛,但是陈凌收到冯义的信之后,也想通了。 养鱼就没有不损失的。 何况他依山傍水,缸里鱼被吃的少了可以再抓嘛。 于是就把这两条发出粉红色和淡紫色的桃花鱼留下了。 “咦,这是啥鱼?我靠,黄辣丁啊,这么小的小苗子。” 陈凌捞出两个奇怪的小鱼一瞧,身上黑黄相间,险些没认出来。 因为大的黄辣丁跟鲶鱼似的,身子下面是扁的,贴地的,嘴巴也贼大,长着鲶鱼一样的胡须。 比较好认。 而且大鱼不仅会嘎嘎叫,身上还有有刺须,很扎手。 相比起来,小鱼苗子就不好认了。 “没想到这黄辣丁小苗子的时候还挺好看的。” 陈凌以前没抓过这种小鱼,不是说没抓到过,是没见过这么小的。 实在太小了。 它小归小吧,但是颜色不像大部分小鱼苗那样草灰色或者草青色。 黑黄相间,有小胡须,眼睛还发蓝。 小东西确实好看。 “嗯,就是太小放进缸里会不会被吃掉呢?算了,我看看还有没有,有的话就多捞一点,放进缸里,这样活下来的也多。” 其实他知道,黄辣丁会往石头缝里钻。 他的水景缸那么多山石,就算被吃掉一些,肯定也是能活下来一批的。 然后再下网去捞。 果然还有很多小黄辣丁在水草下的水底躲着。 白天这玩意儿藏的深,不大爱出来。 “咦,这是刺鳅,哈哈,这个也能进缸。” 刺鳅在水里会到处爬,像蛇一样蜷缩和缠绕在河底的石头和水草上,身上还有带刺的背脊。 在水景缸一眼就能看到它活动,还是很帅的。 “一条小黄鳝……黄鳝不放了,以后把红鳝放两条,缸里太乱了不好。” “小龙虾,这么点的小龙虾,也怪好看的,可以放上几只。” “小翘嘴,这玩意儿就算了。” “小火头苗,这个也算了吧,火头长大了做酸菜鱼是好吃,但是这一身蟒纹,实在喜欢不起来,以后遇到其他鳢科再看吧。” 陈凌喜滋滋的挑选着。 在山猫那边他也做过不少功课,知道鳢科里头还是有不少漂亮的鱼呢。 眼看着桶里的小鱼小虾越来越多,黑压压的快半桶了,他就准备回去喂鱼了。 这时他捞鱼捞到了后山小河沟了,刚起身,又愣住:“好大的螃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