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篇燕然勒石(为盟主等你思路加更) (第2/3页)
离哈拉和林城很远,因此,海都亲率大军往西南方去迎击进逼得越来越近的杨奔。 但张珏自出战开始就没有跟着主力缓缓进军,他只带了三千骑兵千里奔袭;而杨奔才是率其主力牵制海都的那一部人。 留守哈拉和林的是海都的长子察八儿,他被打得措手不及,仓皇间组织蒙军抵抗,却已来不及了。 张珏的士卒中既有汉军,也吸纳了一部分从忽必烈军中俘虏来的蒙古人,有的用火铳,有的用弓箭,无情地收割着守军的性命。 这是一支专为远征而训练的兵马,经过八年淬练,人人凶悍。 且有不少人的家乡本就在漠北,更是对攻回哈拉和林有种狂热。 唐军就这般,以不可挡之势直杀进哈拉和林城中,冲向万安宫。 天明时。 “投降了!” “投降了……” 万安宫前的白纛倒下,察八儿放弃了抵抗,领着诸王走到了万安宫前的大银树处,对着张珏缓缓拜倒。 他们以为,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大蒙古国的兵马恢复了过去的一半战力就能轻易击败汉人。 如今却发现,同样经过了这数年,唐军却强大了许多倍。 从国力、将士、武器、装备、战略等等,唐军已全方位地胜出了许多,甚至连地形都了如指掌,取胜已没有了悬念。 唐军以三千人杀敌五千余人,俘虏三万留守蒙军,缴获牛羊三十万头,并擒获海都之妻迭连臣同,以及海都的七个儿子。 ~~ “这就是哈拉和林!” 史炤按着刀大步走过万安宫,收缴着俘虏们的武器。 偶尔也会有不甘投降的蒙卒在身后藏着刀,突然向他们冲过来,史炤身后的士卒便会抬起火铳“砰”地将其击倒。 迎面,王立从另一头过来,远远看到史炤,招了招手。 “王立,这就是窝阔台、蒙哥的宫殿。” 史炤迎上去,一把拍在王立的肩上,手上的血也拍了一肩膀。 “我爹,你爹,还有王将军他们……他们在天上看到我们了!” “嗯!” “娘的,我们杀到了蒙哥的老窝!他们在天之灵该睁眼看看!” 史炤说到这里,勐地有些失控,大吼道:“蒙哥!你他娘也给老子看清喽!” 王立当即便给了他一熊抱,用力拍了拍他的背。 “仗还没打完,把眼水收了。你随大帅守城,我奉命去击海都。” “好。” “走了!” 王立二话不说,大步便走。 如今杨奔就在哈拉和林城西南方向与海都决战,他要领一千骑兵突袭海都后方。 ~~ 鹰唳声划破长空。 从天空中俯瞰而去,可以看到广阔的战场上有两支兵马正在鏖战。 苍鹰遂向它的失宝赤所在的方向俯冲去。 忽然。 “砰!” 一声大响,血rou飞溅,那名失宝赤怯薛军半边脸都被击成了烂泥。 苍鹰迅速攀飞,直上云宵,消失在天际。 而下方的战事还在继续。 蒙军分成好几个骑兵阵形,以一个半圆弧形对唐军形成了包围,像是半串黑色佛珠。 唐军却是摆了一个固守的阵形。 两军之间,是如飞蝗一般不断交织的箭失。 烟在冒、血在流,在黑色的战场上抹出越来越多的血色。 东北方向,有一小股骑兵直直地撞向了蒙军的后方。 惊呼声、怒吼声大作。 “哈拉和林失守了!” “支援到了,杀啊!” 于是半圆弧形的蒙军阵形开始变得松散了。就像是一堵土墙被一把铲子用力铲了进去,土开始散落。 最开始只是一个兵阵,渐渐地,整个蒙军阵形都被击散。 终于,它不再是一个整体。 土墙被击倒了。 …… “哈拉和林已经攻破了,投降都不杀!” 王满仓用蒙语大喝着。 他是杨奔麾下先锋,最先杀入海都的阵中,配合张珏派来的援兵破阵。 如今的草原上的牧民根本就不比以前了,很多都是老人和孩子,军心一乱,立即就四分五裂。 不时却有些蒙将想要组织兵力反抗,王满仓则时不时抬起弩箭射杀他们。 他麾下许多士卒都改用火铳了,他这种老兵反而学不会新武器,更习惯用得趁手的老物件。 “将军!是王立将军来了!” 士卒呼喊着,王满仓抬头一看,见到了王立的大旗。 其后,便见王立的兵马将海都的九斿白纛砍倒。 王满仓却是顾不上叙旧。 见到王立,说明已经杀透了蒙军的阵线。 他却没看到海都的怯薛。 “海都逃了!” “快,通知大帅,海都逃了!” 号角声起,军中将令下来。 “大帅已亲自领兵追击海都,各军将领收拢俘虏!” ~~ 其实在与杨奔接战的那一刻,海都就预感到不好。 他想要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却没做好与唐军决战的准备。杨奔不像他所想的是小股轻骑,而是一支武器无比精良的强军。 之所以还与杨奔接战,只是因为他不能退,一退军心就乱了。 结果后方再遇偷袭,他便知道自己彻底败了。 无奈之下,只能领着小股心腹突围,向东北方向逃去,往金帐汗国跑去投奔忙哥帖木儿。 唐军在漠北待不了太久,早晚会辎重耗尽。 向金帐汗国借兵,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 三天后。 追过哈拉和林以北,就是杭爱山脉。 杭爱山在汉代称为燕然山。 所谓“燕然勒石”,窦宪领兵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脉中的稽落山,刻石记功而还;所谓“封狼居胥”,就是霍去病打败匈奴后,登上狼居胥山筑坛祭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