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_第二百三十一章 东瀛也配有领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东瀛也配有领海? (第2/5页)

如此愤怒的情绪。

    早已吓得双腿发软,今天在养心殿外边,乱棍打死的小太监,整个皇宫都传遍了。

    朱紫怡上前道:“那么大肝火,整个皇宫都传遍了,人家都说啊,殿下不是不杀人,只是殿下没到怒气冲天的时候

    “欧阳伦死都死了,他是欺负公主了,让你这么恼火?”方世玉笑出了眼泪,哈哈大笑着,神情激动道;“哈哈哈哈,临安公主生下就是含着金钥匙的掌上明珠,。”

    “陛下宠爱,那些叔叔们,就藩之前都是无比宠溺她,就这么一个集全家的呵护于身的公主。”

    “竟然被欧阳伦,哈哈,哈哈!”方世玉是真的想不到,猜不到,欧阳伦竟然能干出这种事情来。

    看着人模狗样的,一肚子男盗女娼。

    砍头,真的是太便宜他了。

    方世玉虽然现在不是在演戏,但朱紫怡也是公主,自己现在又是大明福星,老朱家的人他不维护,那就实在是说不去了,老朱头知道了,心里多少会有隔阂,总之很多原因,让他不得不这么激动。

    朱紫怡吓了一跳,伸手去帮方世玉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道:“好啦,事情都过去了。”

    “没完呢,只死了欧阳伦一个,他们一家还逍遥着呢,容他,就是不容我。”方世玉直接起身,迈步向着书房走去。

    这时,朱紫怡呆愣片刻,一旁的徐妙锦开口道:“别在意,遇到这种事,缓不过来也正常。”

    朱紫怡微微点头,这时,庆慎郡主退怯的看了看书房中,正在批阅奏疏的方世玉,心中触动,暗道:“看样子,应该是没机会了!”

    ......

    洪武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三。

    欧阳伦一案,牵连三百七十余人,尽数伏诛,欧阳氏,九族流放辽东,云南,草原充军,为妓。

    并且着手限制欧阳伦九族内的科举!

    洪武二十七年,初!

    年节时分。

    方世玉让礼部邀请诸国使臣来京朝贡,各国使臣满怀期待,虽然每年朝贡确实繁琐了些,但朝贡的机会有限,采购的数量有限。

    朝贡的次数多了,可以采买的货物数量,自然爷会跟着节节攀升,而这个时候,一群人围拢在方世玉的面前。

    大有一番,要将方世玉当成亲爹供奉起来的架势。

    毕竟,明初的规制,许多番邦都是三年一贡,为了获得更多的采购名额,各国使臣使出了浑身解数,争的面红耳赤。

    “兄长!”庆慎郡主在人群中似乎看见了一道熟悉的身影,刚要动作,一旁的朱紫怡轻声咳嗽道:“既是嫁入天家,便不能在以兄长之称。依照礼节,他见了你,是要行礼的。”

    朱紫怡不给庆慎郡主机会,挡在她前边,庆慎郡主只能低着头叹息,心中虽有千百不愿,却也不敢违背大明朝廷的礼乐制度。

    她本就是番邦进贡的美人,两国邦交的一颗棋子,这个时候上去,又有什么意义。

    方世玉看着李芳远,轻声笑着,眼前这个李芳远,可不是一般人,准确的说,这家伙相当于一个杀手了。

    根据大明得到的情报显示,李成桂称王之前,最大的障碍郑梦周就是被李芳远刺杀身亡,让李成桂称王再无后患。

    不过,李成桂这个王位,既是自立,虽然领了大明的印玺,但朱元璋为了表示自己不看好李成桂的王位,甚至可以说是不愿意承认李成桂的王位。

    赐给朝鲜的印玺,还是高丽用的那套

    “庆慎顽劣,殿下多担待才是!”李芳远笑了笑,奉天殿广场上,挤满了人,乌泱泱一片,人山人海的,根本看不清周围都有什么人。

    而朱紫怡以公主的身份,陪在老朱头身边,坐在了高处,方世玉反倒成了陪酒客。

    至于庆慎郡主等人,只能躲在后边看着这繁华的景象,邦国来朝,盛世繁华。

    “顽劣倒也算不上,今年朝鲜上贡了这么多东西,一会我定让陛下多给世子一些采购额度!”

    方世玉笑了笑,这个时候,一个装扮奇特的男子,扎着小辫子,罗圈腿,走在人群中,一个人能占据四个人的道路

    “东瀛人?”方世玉狐疑道。

    “殿下对他们有兴趣?”李芳远迟疑不决,方世玉生在皇宫中,怎么会知道东瀛人。

    微微一笑,方世玉道:“估计一会有好戏看了,一起?”

    举着酒杯对李芳远示意一下,李芳远躬身作揖道:“殿下相邀,藩臣岂敢拒绝!”

    方世玉带着李芳远向朱元璋落坐的地方走去。

    这个时候,朱元璋侧躺在龙椅上,在他的身边,朱紫怡和徐妙锦在帮他削果子,斟酒。

    毕竟朱元璋的后宫都老了,而能拿得出手,又有一定地位的,只能让方世玉的媳妇来撑场面了。

    正当朱元璋吃了口御酒时,突然间,那个东瀛的罗圈腿,来到了朱元璋落坐的阶梯下边。

    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言语,更没有什么狗屁的借口,直接跪在了朱元璋的下方,叩首道:“足利义满将军使臣,奉东瀛天皇之命,前来诘问天朝大皇帝陛下!”

    “东瀛?你们在邀请名单行列吗?”朱元璋眯了一眼,他对东瀛,没什么兴趣,真的没兴趣。

    东瀛一个撮尔小国,漂浮海外,民不服王化,不知礼仪尊卑,眼中尽是凶残,当年朱元璋下旨要收东瀛为藩属的时候,他派去的使者,可是被东瀛人直接给砍了。

    虽然足利义满背地里和大明暗通款曲,接受大明的册封,尊大明为宗主国,但这都是背地里进行的。

    而足利义满也没有将其公诸于众,就是他自己没事用来册封。

    可朱元璋是什么人?苏州现在还是大明税收最重的地带,老朱头可是很记仇的,对于东瀛,他没有好印象,当然不愿意给他们好果子吃。

    这一番问话,确实是让足利义满的使者惊了一跳,愕然道:“启禀天朝大皇帝陛下,我家将军听闻大皇帝陛下在年节设宴,特遣使以祝贺!”

    朱元璋瞥了一眼道:“祝贺就不必了,你回去吧。”

    使臣心中咯噔一声,低着头脑海中组织着词语,想了很长时间,他才开口说道:“回禀天朝大皇帝陛下,我家将军送来了奴仆三百人,金一千,马匹八百!”

    “还请大皇帝陛下收取!”

    朱元璋面色沉重,阴晴不定道:“东西也一并带回去,既是不在邀请名单之列,不在朝贡之内,我泱泱天朝大国,莫不是缺了你东瀛矮脚马?”

    和蒙古骑兵对战,决战于荒漠,大明不缺军马,真的不缺,整个大明的骑兵加起来,至少有二十万之众,全部列阵在北方。

    至于东瀛的矮脚马,对于华夏而言,全无半点的好处,用来做骡子都嫌它没力气。

    朱元璋说的开心了,足利义满派来的使臣,这下子可慌了神,结结巴巴的,一时不知应该说些什么。

    “你们想怎么样?”朱元璋怒目盯着眼前的东瀛使臣,见他还不离开,出声道:“既然来了,那就说吧,你们将军让你带什么话!”

    东瀛使臣心中如蒙大赦,连忙开口道:“将军大人希望能通过这次朝贡,缓解双方之间的摩擦,让更多的百姓,免于受苦受难!”

    “希望天朝大皇帝陛下,停止海上的行动,没有大将军的允准,不可在将船只开赴东瀛沿岸。”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