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知否混日子_第一百三十二章 (万字大更,感谢书友不爱吃蛋的打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万字大更,感谢书友不爱吃蛋的打赏) (第2/4页)

边都是殿前司的人,他一个闲置虞侯,匆匆被提拔为副手,明刀明枪的,反而会暴露了盛长槐的身份。远望着盛长槐远跑越远的身影,全旭心里倒是不担心,以盛长槐的身手,自己名义上的顶头上司,恐怕不是他的对手,尤其是在自己送过去了趁手兵器的情况下,对这一点,全旭还是深信不疑的。“全校尉,刚才怎么回事。”正当全旭想着怎么去给盛家报信的时候,一个指挥使模样的将官从城墙上跑了下来,一见面就质问全旭。“禀指挥使,刚才有人强闯城门,全校尉交了一手,对方骑着马,全校尉没拦住,刘校尉已经带人追去了,临走时把守门之责托付给了全校尉。”一旁的士卒连忙替全旭回答,指挥使不疑有他,这刘校尉和他都是兖王谋逆的参与者,既然他把守门之责交给了全旭,那自己也没什么好说的。“全校尉,关闭城门,任何人不得进出。”上官有令,全旭只能照办,看来通知盛家的事情,要等晚上换岗的时候在说了。果然,不出全旭的预料,在刘校尉追出去十几里的地方,盛长槐已经和刘校尉他们几人交上了手,这几人果然不是盛长槐的对手。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盛长槐所骑骏马,比不上殿前司的,再加上殿前司的刘校尉武艺虽然一般,但却是和神射手,盛长槐全力奔跑之下,距离还是越来越近,差点被一箭射中要害,不得已才停下来和对方交手,好在盛长槐武艺高强,又有长枪在手,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斩落几人,一枪将刘校尉挑落马下,剩下的两人吓的调转马头,就要逃跑。盛长槐哪里会让几人回去,正好刘校尉身上带有弓箭,盛长槐连射两箭,均射中要害,追上来的几个人,一个都没回去,反而给盛长槐送了几匹好马。盛长槐如今的马术,一人三骑还是的心应手的,挑了三匹好马,朝着禹州的方向疾驰而去,可是,还没跑出两里地,又出了幺蛾子。“小心。”小心什么,盛长槐有点疑惑,看着前面几个骑马过路的,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哪里有功夫搭理这些,正准备绕过几人,但他没想到的是,这几人把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护在身后,一个三十岁的精干汉子,竟然从马背上拿出一把虎头枪,不顾一切的杀向盛长槐。不得已的情况下,盛长槐虽然肩膀上中了一箭,没有条件疗伤,自己拔出羽箭,自己给自己上了伤药,简单包扎了几下,但还是和此人打了个势均力敌。此人力道不错,但是枪法的精妙程度,还是比不上盛长槐,但无奈盛长槐身上有伤,三四十回合也没拿下此人,其余几人忙着保护那个中年人,也不敢上前帮忙。在斗了几回合,盛长槐假装不敌,调转马头,做出一副要逃跑的架势,那人果然脸上露出喜色,竟然不想放过盛长槐,从背后打马追上去。盛长槐一直听着追来的马蹄声,待那人追到身后三五步的地方,突然勒住骏马,回头便是一枪。“沈兄,小心回马枪。”盛长槐这个回马枪乃是自创,有些粗略,被看出来也属正常,奇怪的是,提醒的声音竟然是从侧边传来。即便是有人提醒,那姓沈的汉子还是没能彻底反应过来,被盛长槐一枪挑断了头巾,这年头男人女人皆是长发,头皮披散开来,遮掩住他的视线,趁他病,要他命,盛长槐当然不能放过这个好机会,可是,就在他第二枪要刺中此人胸口的时候,一杆长枪从侧方挑开盛长槐的枪头,玄之又玄的救下了此人的性命。盛长槐心道不好,这杆枪从时机和力道来看,不亚于之前和他交手的沈姓汉子,不遇过多纠缠,正准备打马离去,结果从眼角的余光发现,刚才救下沈姓汉子的,竟然是个熟人。“仲怀,怎么是你。”原来,救下沈姓汉子的,赫然便是被赶出宁远侯府的顾廷烨。刚一出口,盛长槐便后悔了,顾廷烨又如何,现在这种时候,自己这一喊,恐怕就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当即不在言语,准备离开这个地方,但是顾廷烨听出了盛长槐的声音,哪里肯叫他离去,打马上前,堵住了盛长槐的去路。那沈姓汉子也反应了过来,一前一后,将盛长槐的去路堵死,正准备上前和顾廷烨合击,被顾廷烨开口组织。“沈兄,且慢,这是我的至交好友,不是什么贼人,恐怕其中有什么误会。”那沈姓汉子倒也相信顾廷烨,旋即勒下马头,但还是一副戒备的样子。盛长槐正不知如何脱身,但顾廷烨接下来的话,叫盛长槐大喜过望。“孟英,你怎么和赵团练他们起了冲突。”赵团练,是了,之前顾廷烨离京的时候,曾和盛长槐有过一番交谈,给他写荐书,让他能够以化名进入军营的,正是禹州团练赵宗全,难道刚才那个中年人,便是禹州团练不成,年龄相仿,在加上这个沈姓汉子,他可是听顾廷烨说过,禹州团练赵宗全的妻弟沈从兴,是一个武艺高强的用枪好手,赵团练能在禹州站稳脚跟,多亏了此人。“赵团练,可是禹州赵宗全。”盛长槐当即找顾廷烨确认了一句,顾廷烨听盛长槐言语激动,但还是点了点头,盛长槐闻言,马上下马,扭头准备像被保护的中年人走去,几人之中,能被保护起来的,只有赵宗全了,可还没等盛长槐走几步,就被沈从兴拦了下来。“站住,你还不死心吗,说,你和之前的刺客,是不是一伙的。”什么刺客,什么一伙的,盛长槐马上反应过来,自己这样蒙面,刚才又是和人家几个人迎面而去,恐怕是起了什么误会,连忙拿下面巾。沈从兴大吃一惊,刚才差点要了自己性命的,竟然是个看上去只有十八九的青年,汴京果然不愧是京都,卧虎藏龙,一个十八九的青年,竟然有如此武力。“殿下,我这里有官家血诏,还请殿下下马接旨。”顾廷烨这时候也下了马,来到盛长槐身边,看盛长槐这样,面带疑惑的问道。“孟英,果然是你,这里哪有什么殿下,你莫不是搞错了,赵团练虽然是宗室,但并未封王。”盛长槐摇了摇头,从怀里取出官家血诏,递给顾廷烨。“仲怀,还请将官家血诏交给赵团练,官家血诏上写的明明白白,封太祖之后,禹州赵团练为太子,让他带兵勤王救驾,不叫殿下叫什么。”听到这个消息,无论是沈从兴,还是远处的几个人,脸上均漏出狂喜之色,那中年人连忙下马,狂奔着跑到盛长槐跟前,从顾廷烨手里拿过官家血诏,仔细一瞧,血诏上和盛长槐所说一样,他本就是宗室,官家的笔记还是能认出来的。“文字虽是手指所写,但这笔迹确认无疑,更何况这布料,一看就是从官家的御袍上撕下来的,看来京中的情况,确实十分危急。”这时候,一个和赵宗全有些相似的年轻人,面带欣赏的对着盛长槐点了点头,旋即跪下地上。“父亲,既然确定是官家亲笔,那就赶紧进京救驾吧。”想不到,这话一出,赵宗全脸色一变,扭过头去。“胡闹,就凭我们几个人,拿什么进京救驾。”紧接着,顾廷烨跪在地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