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11、神仙的里程碑 (第1/2页)
本来这场完毕就是各家高校抢着要求歌舞剧团先到自己高校演出,把这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传递到大学生中间。 吴妈和余舒凡赶紧又出来承接联络工作。 但陈丹尼必须得返回沪海了,他这一趟已经来沪海前后呆了十来天,中旬过后他就必须要投入月底的演唱会准备。 荆小强赶紧承诺自己无论多忙都会赶过去上台。 亲自把陈丹尼和凯蒂送到机场,得了一个深深的拥抱,约好在HK见面。 但曹晴雯没走,因为荆小强他们已经得到通知,马上赶赴平京表演! 这才是歌舞剧进京…… 用元旦一月一号砖儿电视台在新闻里官方说法是:“从青年歌手大奖赛走出来的优秀青年歌唱艺术家荆小强同志,在荣誉面前没有迷失,在掌声面前没有骄傲,在金钱面前没有拜倒,他拒绝了跟随各种演艺团体到全国表演的机会,却回到沪海戏剧学院,回到他学习起步的地方,跟沪海音乐学院、沪海交响乐团、沪海舞蹈学校、驻沪海某部文工团一起,精心打造了全新的歌舞剧《祖国》,在1991年元旦的第一天,向我们的伟大祖国献礼……” 呃…… 荆小强听袁学姐字正腔圆的给他念这段的时候,就这反应。 啧啧,能在官方说法里面用上排比句,已经是个很不同寻常的级别了。 袁嘉很清醒,她打一开始就只是帮整个歌舞剧团队报幕,她明白自己要什么,也不会跟着歌舞剧团队再留在学校。 她已经不合适在歌舞表演团队里面展现自己,她擅长的也不是歌舞表演。 与其说在整个团队里面做一份子,不如跳出来站在旁边显现出一堆 1的效果。 就像她一开始就选择了报幕那样。 这样,对于荆小强来说,她反而才能是特别的那个。 更何况她从陆曦采访那次就抓住了机会,在电视台找到了闪光点,现在全程跟歌舞剧团队,等于是帮电视台绑定在荆小强他们这里。 连去平京坐火车,她都跟着,摄制组更是全程拍摄记录这个青年表演团队的“先进积极性”。 为了突出这点,习惯坐飞机的荆小强只能跟着坐火车,而且七十多号人全都坐硬座,还要大家在路上载歌载舞,以此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这就是本来挺好的事儿,会被各种这呀那的自作聪明、形式主义给搞得面目全非。 所以荆小强不喜欢蹭脸上去沾这些边。 但他也不给自己搞特殊化去卧铺车厢,就坐在角落打盹。 袁嘉多有眼力见儿,看他不喜欢就让镜头避开些,自己去张罗采访。 在她的带动布置下,杜若兰他们积极得不行,三五个一组,要去给各个车厢表演节目,把欢声笑语带给旅客! 这可能就是新一代的摆拍。 荆小强不愿也不屑做这种事情,袁学姐却替他安排得妥妥帖帖。 曹晴雯给自己定了个软卧,却也坐在荆小强对面。 观察他打盹的模样:“没见面的时候,我以为你是那种特会装的先进人物,如果不是你唱摇滚,我压根儿就不会来,没想到你摇滚玩儿得那么好,人也这么通透!” 荆小强点头:“玩儿摇滚我的确可以吊打那些垃圾,但我没兴趣,因为玩那个除了方便蹭圈子里的公共汽车,没什么好处,没准儿染病染毒那就更不划算了。” 曹晴雯下巴叠在小桌板边的胳膊上笑:“嗯,这点我们是一样的,我喜欢摇滚的叛逆发泄,但不会跟他们瞎混日子,我的事业在HK,生活在平京,我分得很清。” 荆小强看外面快速闪过的影子:“不一样,你是真享受,我是……我也不太知道。” 他对曹晴雯是划开了距离的,但在这偶然之间,还是会泄露出一点点心声。 不可能给周边人说,大家已经奉若神明般跟随在周围。 就这么三两天的时间,听音像社说那边已经拼命把第一批磁带铺到沪海各个音像书店、陆续开始朝着平京等地发送。 基本都是落地清空! 甚至比当初荆小强双金奖那盘磁带还要干净利落。 因为全都是集团购买! 高校、企业,只要联系上人推荐过去,啪的就是全要了! 就像电影包场观看一样,这样的磁带拿去zuoai国主义教育,或者分发做奖品都没问题。 荆小强的名号,打在磁带封皮儿上就是金字招牌! 旁边还有陈丹尼,曹晴雯,一直到杜若兰、罗莉等等等各位参演人员的名单。 更有戏剧学院、音乐学院、交响乐团、舞蹈学校、文工团、音像社的名号。 荆小强那种利益均沾才能获得所有人支持的态度。 在这一刻开始井喷。 连歌舞厅经理都承揽了十万盘磁带去推销!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注,稳赚不赔,还不倾力参与? 恰恰是上一盘荆小强自己的专辑,很地道的分了一成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