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4章 爆满,启明号太空城 (第2/2页)
苏哲一行人在启明号太空城休息了一会儿。阑 有喝茶的,有吃点心的,还有方便的。 说是太空城,其实就是一个综合性的旅游服务中心。 一行人休息了片刻,回到码头穿上了装甲型太空服。 在启明号太空城的外围转了一圈。 启明号太空城不仅给那些穿着装甲型太空服人员提供服务,还是人形仿生机器人寄存的地方。 一行人一边看着启明号太空服一边在公共频道着聊着。 “这启明号太空城不错,有了这样的太空城,遇到像三急啥的,也不用……”阑 “的确方便了不少,给来旅游的人提供了便利。” “太空中需要更多的启明号太空城。” …… 在启明号太空城外转了一圈后,一行人开始远离,在规定的空间中转了转,之后再次回到了光束通道中,向地球同步轨道飞去。 苏哲一行人飞向地球同步轨道的时候,国内外的网络上都很热闹。 不同的是,热闹的原因不同。 国内网络,由于这次三门计划最后测试的过程是进行国内直播的。阑 大家也都知道三门计划成了。 知道现在有了直径为五百米的光束通道,知道有了光柱工程提供的源源不断的能源,知道有了世界最为强大的超级强子对撞机。 国内吃瓜群众老兴奋了。 喊着要进入太空,要来月球参与月球的全面开发。 很快,这些人的想法就被拆穿了。 按照拆穿者的说法,这些人就是想到月球看看,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秘密。 国外网络,也都是三门计划的消息。阑 由于直播只是在国内进行的,国外的那些人只有很少一些人通过别的通道看了全程的直播。 在国外的网站上,羡慕、崇拜的声音是主流。 国外的专家提出了众多的问题让国外的吃瓜群众反思。 比如: 东方人为何如此优秀,我们自身是否有问题? 为何我们会在一年的时间内被完全超越? 我们为何无法建造ss-防御系统,值得反思?阑 …… 苏哲一行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顺利的来到了地球同步轨道。 一行人漂浮在距离太空港一百公里的位置。 看着太空港连接的几道光束感叹。 太空港作为光束通道的主要装备,以及光柱工程光能的使用装备和传输装备。 其作用是关键性的。 就现在,太空港有着三道光能传输站所发射的光束,还有着两条直径为五百米的光束通道和两条直径为三十米的光束通道。阑 那三条光能传输站所发射的三条光束,其实光柱工程所提供的能源。 这些能源现在不仅维持着光束通道的运行,还能给三门基地的超级强子对撞机供能,还能有多余的能源向三门基地外提供。 至于两条直径五百米的光束通道,一条连接着三门基地中心位置的光束发生器。 一条连接着月球轨道上的光束通道发生器。 最后的两条直径三十米的光束通道,连接着国内的卫星发射基地。 由航天局主导。 “校长,要不我们继续,沿着光束通道飞向月球。”范晓明笑着说。阑 “开玩笑,要去你自己去,我没时间。”徐正平直言。 他们穿着装甲型太空服,其加速度是被限制的,目的就是为了他们的安全。 就以他们的身体条件,穿着装甲型太空服飞往月球的确可以,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再说了,去月球没啥事做,去了也是白去。 “其实我就是说说,真要穿着装甲型太空服飞向月球,那就是真傻了。”范晓明笑着。 其他几人听到这些,纷纷感叹太空港的壮美。 “我记得太空港一直都在扩建,一开始的总质量是一百万吨,现在有五百万吨了,是人类目前最为强大的人造天体。”阑 “太空港,这个名字太贴切了。” “太空港是人类的希望,是我们对太空的门户,我们全面开发太阳系全靠他了。” …… “国内相关部门正在规划建造更多的太空港,月球轨道上也要建造太空港,火星也要。” “这些我都知道,我好奇的是火星轨道上的太空港也要建造这么大的吗?好是好,就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 “后期估计都是一样的,不过初期的太空港也就是基础版的,后期会慢慢的扩建。” ……阑 “太空港周围有好多好多工作人员,还有好多好多人形仿生机器人,相对于一开始,现在方便多了。” “当然方便多了,以前上下地球同步轨道的时候,必须乘坐飞碟,现在随你选了,最为关键的是,同步轨道上建造了很多休息点,其实就是缩小版的太空城,给工作人员提供休息的。” “以后会越来越方便。” …… 这时候,徐正平在公共频道中喊道:“现在大家可以在周围转转的,看看你们感兴趣的东西,一个小时后我们在这会和一起回三门基地。” 一行几人都兴奋了。 这一行人中,有一部分人是没有来过太空的。阑 这次上来,也就这些人最为兴奋。 徐正平看着兴奋的众人,提醒说:“你们要两三人一组,千万不要单人行动,要是发生什么意外就不好了。” 虽说装甲型太空服有着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可就怕发生万一。 何况这些人中还有不少人是第一次上太空。 不过怎么说,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一行人纷纷表示同意,接着开始分组了。 这时候,大家都很自觉。阑 像徐正平、范晓明、宁长生三人组成了一组,在苏哲和宁巧巧还在愣神的时候就已经离开了。 其他人也是同样如此。 后知后觉的苏哲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他带着宁巧巧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参观那些正在建造的设施。 苏哲陪在旁边仔细的介绍着。 如同时在建造的三十个太阳能收集站和十五个光能传输站等等。 在这些建造设施的周围,有着众多的人形仿生机器人和身穿装甲型太空服的工作人员。阑 就目前,地球同步轨道上有着三千万的人形仿生机器人。 这可都是真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