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章 乔枝郁郁 (第2/2页)
来了便去“瞻仰”一番。 贾小春虽不晓他要去作甚,却也是点头应了,与辛圹并冯过向野猪林走去,余者则留在此处候着。 走出没多远,方兰芝赶了上来:“我也去。” 冯过心中苦笑,并没有拒绝。 话说这丫头也是憋的慌了,好不容易出来一趟,那还不撒了欢的耍哪。也确是难为她了,就她这跳脱的性子,不爱红妆爱武装,这二年来经历种种苦难折磨,现而今还要学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属实是太难了。 冯过倒非一味迁就纵容之人,实在是身边这几个女子太好了,资南嘉不说,董小宛、应素白与方兰芝就这么无名无份的跟着他,能不感动?女子一生所求何来?不就是想着觅到一位可托付终身的良人么?不求名份只是舍之不去的无奈,若非爱到了骨子里,谁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心爱的人?娥皇女英共侍一夫,貌似浪漫,又何尝没有辛酸。 对她们好些,方会心安。 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秋天的大自然是最浓墨重彩的时候,除了满山遍野飘红的枫叶,金黄灿烂的落羽松也很有看头。 此处虽然没有悬崖峭壁的石山,却遍布土岗起伏的丘陵,各类树木生长得特别旺盛,尤以松树居多,因林中常见野猪出没,便将此林称为“野猪林”。后有猎户为狩猎方便,在林中造屋居住,繁衍成村,人们遂习称其为“野猪林村”。 听着辛圹讲说此处由来,冯过却是有些神思不属。那本名著中所言野猪林其实不在开封,而是在山东省聊城莘县,乃是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算是“三不管”地带,要发生些打杀抢掠之事很是稀松平常。此处离汴京城三十余里,纵然周遭住户稀少,也算不上是人烟罕至的荒郊野外,朗朗乾坤、光天化日之下当不致发生什么恶事。 枯曼层层如雨脚,乔枝郁郁似云头,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断愁。 野猪林规模甚大,远远望去,一片林莽,密不透风,边际难寻。从漏斗的底部到天边的山沿,重重叠叠密布丛林,树木全身披满絮状松萝,端的是神秘险要之处。 走到林前,却见有一条小径穿越其间,两侧林荫森森,不见尽处。 冯过稍稍顿了顿,慢慢走了进去。 好奇害死猫,冯过也真是好奇,或许是他隐隐感觉会遇上些什么,肾上腺素缓缓上升,似乎有些期昐。 这种奇妙的感觉驱使着他继续往林子里面走,在此之前让辛圹返回,至于方兰芝可没老辛孙子那么听话,只默不作声的跟着。 再走了一段,林子愈发阴森,秋意浓,寒意重。 蓦地,贾小春与方兰芝差不多同时停下身形,后知后觉的“菜鸟”冯过亦被方兰芝扯住。 “前面有动静。”大山一般的贾小春凝耳细听片刻:“左侧,十丈。” 简洁明了的判断让冯过稍提起的心又放了回去,没办法,即便他经历过白鹿洞书院的追剿,那也是远远观望,现在可是近距离接触,能保持镇定已属不易。 三人借着密林遮掩行踪慢慢靠上前去,将身子隐藏在树后,便见一公差,冲着一缚于松树的枷锁犯人说道:“燕小乙啊燕小乙,休怪俺毒辣,实在是你时运不济,明年的今日就是你的周年了。”说完,提起了水火棍。 犯人听了大吃一惊,喊道:“两位公人,俺燕青与你们往日无冤,今日无仇,为什么要下此毒手?” 公差冷笑一声:“好你个浪子燕青,果真是个色胆包天的,俺与你无冤,谁却与你有仇,你心里没数么?” 另一个公差亦是冷笑:“实话告诉你,上路前,陆虞候已来传达太尉的旨意,让我们在这里结果你。燕小乙,想明白些吧,在这里是死,去沧州也是死。太尉旨意,谁敢不从?不如在这里了结了吧,也可让我们兄弟早日回去回话。” 说话间,另一个公差已举起了水火棍,对准林冲脑袋猛砸下来。 正在这时,只听得旁边的一棵大松树上炸雷似地响起一声怒吼,一柄铁禅杖激射而出,把公差手中的棍棒打飞,随即一个胖大和尚从树上纵身跳下。 冯过瞧的仔细,那胖和尚不是鲁智深却又是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