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河山_第三百三十九章 抽丝剥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九章 抽丝剥茧 (第2/2页)

又认真问道:“孟兰姑娘,你能确认死者不是你父亲孟大宝所杀嘛?”

    孟兰听后,立刻跪倒在地,啜泣道:“冯大人!此事绝非家父所为!家父为人敦厚善良,绝对不会做出此等残忍之事!更何况那天父亲回来后,因为饮酒缘故睡得很沉,晚上我替父亲洗脸之时他都毫无反应,怎么会有这个气力暴起杀人呢?其中必有冤屈,望冯大人明鉴!”

    “要是证明此案与你父女俩无关,且死者不是你父亲所杀,那你们的冤屈我定会为你们洗刷,帮你们讨一个公道!”冯过正色道,似是成竹在胸。

    在孟兰家仔细检查一番过后,冯过三人离开了孟家,临走之际还顺手带走了一株曼陀罗,便直奔县里最有名的药铺“回春堂”走去。

    冯七不知所以然,问道:“公子,你这是要去找郎中?还是去抓药?”

    冯过笑道:“待会你看好了!”

    方兰芝撇撇嘴:“故弄玄虚。”

    三人进店后,冯过径直走向一个老郎中,拿出那株曼陀罗问道:“先生可知此物?”

    那老郎中拿在手里端详了一会,便说道:“此花名为洋金花,俗称曼陀罗,是中药里面治疗咳嗽哮喘的一味常见药材,田间河岸边有很多,现在也有人把它当成观赏花……”

    冯过听后大笑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这一笑把方兰芝、冯七和那老郎中搞得莫名其妙,冯过却不多说,谢过老郎中后便离开了药铺,在路上对着一头雾水的冯七和方兰芝说道:“走,随我去县衙会会那个萧县令!”

    武义县衙的围墙斑驳不堪,显得破破烂烂的。嗯,萧知县自是知道“官不修衙”,唯冯通判仗着有钱自掏腰包将衙署修葺一新。

    接到禀报得知通判大人到来,萧达远简直是“滚”了出来,口中忙不迭的说着:“冯大人莅临,下官有失远迎,有罪有罪。”

    冯过好整以暇地坐在大堂“明镜高悬”牌匾下的案前,饶有兴趣的看着萧达远,却不吭声。

    萧达远只在通判衙署拜见过一回冯过,实在摸不准这位上官的脾性,只晓得其在京中是有根脚的,否则也不能在翰林院尚未散馆便升官外调。

    不知怎地,尚未到弱冠之年的冯过那么静静的看着自己,萧达远很快觉得心跳加速,即便包裹的严严实实也觉得寒意难当。

    “有罪?有没有罪得查清楚了才知道。”冯过又说了一句让萧达远胆战心惊的话。

    “下官有罪……不不不,下官不知罪在何处……”萧达远忍住没去拭额角的汗珠,赶紧申辩。

    瞧这汗淌的,是心虚还是体虚呢?冯过干脆直奔主题:“本官偶尔听闻孟大宝一案,觉得此案甚为离奇,烦请萧县令详细将此案的前后起因讲述一番。”

    萧达远一听顿感意外,冯过问的这道题他会呀。思索片刻,他说道道:“启禀冯大人,此案已结,罪犯孟大宝已经招供,现已被收押,只等刑部判文一到就可斩首,以正明法!”

    冯过听后脸色一沉:“本官对此案尚有几点疑虑,还请萧县令为本官释疑。不知死者姓甚名谁?具体的身份?和孟家之间的关系?”

    “死者名为段阿放,是南街悦客来酒楼的一个杂役,具体和孟家没有太多的瓜葛……”萧达远一一答道。

    “既然孟家和段阿放并无过多联系,那这孟大宝作案动机是什么?段阿放又是怎么被杀害的?”冯过再问。

    萧达远道:“孟大宝与其女孟兰两人相依为命,由于此前布匹生意火热,这孟大宝便在邻县进货布匹,直到前些日子方回家,恰巧此时撞见段阿放正欲对其女孟兰行不轨之事,护女心切的孟大宝怒火中烧,随手拿起桌上的菜刀便将其杀害,事后为洗脱罪责便将自家的钱袋丢在段阿放手中,伪造出段阿放盗窃不成被杀害的模样……”

    冯过听得目瞪口呆,一下一下拍着掌:“萧县令入错行了呀。”

    萧达远舔了舔干涩的嘴唇,不明所以:“啊?”

    “想象力如此丰富,要不要本官为你指点路……”冯过谆谆善诱道:“想象力越丰富写话本越精彩呀,本官认识开书局的,可以为你发书呀。”

    萧达远嘴巴张的大大的,实在跟不上冯过的节奏。

    罢了,冯过暗暗摇头,有萧达远这样的官,又怎会没有冤假错案呢?

    “带我去见尸首,本官要亲自查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