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224章 大西军的出路 (第1/2页)
张献忠被豪格一支重箭射杀,挣扎了一会直接就归西了。 什么遗言都没有留下。 再加上贴身太监惊慌之下,跑回营寨大嚷陛下已死。 这就导致了大西军战心皆无,再加上清军的援军到来,直接全盘崩溃。 孙可望等人商议撤军,急忙锦褥裹尸体,埋在偏僻之地,这才领军慌忙撤退。 现在刘进忠就蹲在一旁,神色紧张的看着几个亲卫挖坑。 “都轻点,万不可把八大王的尸身弄坏了。”刘进忠语气焦急的吩咐了一声。 像这种事情,可是身系自家前途命运。 等到出现锦缎褥子,刘进忠便大吼一声:“都别动,都别动。” 他自己上前,小心翼翼的掀开褥子,眼睛一亮。 “真是张献忠!” 刘进忠一屁股坐在地上,嘿嘿的笑着。 此时的张献忠双眼睁着,额头上插着被砍断箭矢,仔细闻着还有些血腥味。 脸上摸着还微微有些体温,并没有完全变凉。 “去请大将军来。” 刘进忠自顾自的笑了笑,然后急忙差人去请豪格。 无论如何,他这份功劳是跑不掉的。 接到消息的豪格根本不耽误,便直接领着一群人小跑过来。 能一箭射杀张献忠,豪格也忍不住心中的喜悦之情。 不曾想进川第一战,便进展的如此之快。 接下来必定是乘胜追击,占据整个川蜀,完成皇命。 豪格瞧着躺在土里的张献忠,再看额头上的重箭,便晓得这是自己的箭。 “此人当真是张献忠?” 郡王罗洛浑也忍不住心中的喜悦,第一战就灭杀张献忠,当真是太顺利了。 “回郡王的话,如假包换。”刘进忠颇为激动的指着张献忠:“他就是大西军的皇帝。” “哈哈哈。” 豪格这才放声大笑,如今不仅杀了张献忠,避免了这伙流寇到处逃窜。 还颇降了将近二十万人,如此战果,自从入关以来,还不曾遇到如此大胜。 清军将领个个精神抖擞,当然除了夜行三百余里的那些满兵,在车尔布的带领下,作为诱饵,他们损失惨重。 但对于这种大胜,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反正死的不是自己的人。 站在一旁的吴三桂,心中也有些羡慕豪格的运气。 这张献忠也忒自大了,否则清军焉能取得如此大的战果? 这下子可谓是一战功成了。 “好样的。” 豪格对于刘进忠越发的顺眼了,不仅是给自己指认张献忠,更是劝说不少大西军放下武器投降。 “此战你当为第一功。” 刘进忠擦了擦袖子,然后一甩,当即跪在地上:“多谢大将军。” “来人,写捷报。” “是。” ~ 孙可望等人狼狈奔逃,直接就奔着曾英的地盘跑了。 “义父怎么可能会死?”李定国身上血迹不少,他一直在阵中厮杀。 孙可望面带怒色:“一支箭突然就射到义父面门上,我等根本来不及防范。” 老四艾能奇骑着战马也没有好气:“如今义父骤然身死,军心不稳,不是责怪谁的时候,大西军还要以大哥为主。” “此事理应如此。”老三刘文秀也表示赞同。 李定国对于谁领军,此时也没有什么好争的,无论如何,都得先脱离险境。 如今大西军需要面对的情况,便是前有曾英的堵截,后有清军的乘胜追击。 稍有不慎,就不要想着大西军指挥权的事,大家都得死在这川蜀之地。 密切关注西充等地的秦祚明,探马得到消息后,立即就回来告知。 秦祚明刷的一下子就站起身来:“张献忠当真是死了?” “回九当家的,尸体都被清军挖出来,脑袋都被砍下来了,如今正挂在旗杆上。” “嗯。”秦祚明挥挥手,让他下去休息。 “秦老弟,清军来势汹汹啊。” 杨展也坐不住了,他本以为大西军能和清军打个你死我活。 不曾想战事反转的如此之快,仅仅半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此一来,己方需要面对的清军,便是损失不大,反倒要挟大胜之威的清军了。 “嗯。”秦祚明站起身来指着地图道:“孙可望等人铁定会率领残兵败将,走顺庆,定远突围到佛图关。 我先写信给曾英让他网开一面,放大西军残部走,毕竟也是抗清的队伍。 然后我等赶到定远县,与孙可望等四位将军见一见,看看能不能招降他们。” “秦老弟,此事太过凶险。”杨展对于招降大西军残部十分不理解。 他们一伙败军之将,完全可以与曾英合作,前后夹击灭了他们。 “张献忠战死,有着极大的偶然性。”秦祚明看着杨展笑道: “如今大西军的头号敌人是大清,而不是我们,纵然我们从成都逼走了他们,又帮他们减负,诓骗回来了十万人。 更何况这种事,还是李定国他提前透露给我的消息,是为了避免成都百姓被屠杀。” “话是这么说,但我更担心孙可望会狗急跳墙。”杨展始终是不相信这帮贼寇的。 人被逼到绝境当中,不定会干出什么事来呢。 况且还有清军在侧,杨展不愿意去招惹大西军残部,一种直觉让他觉得这伙人很可能什么都不顾。 所以现在会谈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 “杨大哥你觉得大西军从入蜀之前人人欢迎,到后面人人惧怕,发生了何事?” “自是全赖张献忠滥杀无辜,一盘好棋下成了臭棋。” 秦祚明走了两步:“杨大哥,你说的对,也不对。” “怎么呢?” “在地主阶级策动的叛乱面前,张献忠用地域概念代替了阶级区分,把四川官绅的敌对行为,误认为是“蜀民”的忘恩负义。 不加区别地滥加剿杀,结果造成了自己的孤立。 你发现没有?在张献忠施政的后期,出现了一种恶性循环: 他越是感到孤立,就越加变得猜疑暴戾;而越是猜疑暴戾又更导致他不分良莠的屠杀,使自己更加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