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修仙法力无边_第210章 好消息纷至沓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0章 好消息纷至沓来 (第3/4页)


    “宽广的多得多?”

    青玄不明所以,不过他也听出了妻子话中的真意,“也就是说,可以喽!”

    佑宁没有否认,而是又道:“不过效率嘛,可就因人而异了!”

    “效率?你的意思是说,咱娘所需要的时间很可能会超乎她的预料。”

    青玄瞬间明悟。

    按照《同道参悟法》的效果,如果五人一组的话,那么大约需要二十年的时间就能毫无阻碍的突破筑基,如今自家佑宁又说效率可能很低,那也就是说,九姨还要再等一二十年。

    这……

    青玄有些蒙圈了。

    真要这么等下去,九姨怕不是要劈了自己。

    而且如果真是这样,那到时候家族的老师问题可怎么办?

    毕竟应该没人会选择一个效率低下的行当。

    谁知见他担心,佑宁却轻轻一笑,“夫君不用着急!所谓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世事难料,咱们又何必强求!”

    “你的意思是说,咱娘做的那件事会有意外的收获,但是代价却是修炼速度很低?”

    说着,青玄将期待的目光看向了身边的妻子。

    谁知佑宁闻言,只是摇头一笑,既没有否认,也没有肯定。

    “这个问题,还需要夫君亲自探索才行!要知道,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往往比知道结果更有乐趣!”

    “更有乐趣?”

    青玄摇头,还是不懂!这关乐趣什么事?

    不过对方不愿多说,他也就没有再细问。毕竟他可是堂堂穿越者,总不能事事都得靠媳妇吧!虽然他愿意吃软饭,但是一直吃,也是会吃腻的。

    当然,从妻子的态度中,他也知道,丈母娘所走的那条路肯定是可以走通的,就是所需的时间会比较长。

    至于丈母娘能否坚持下去,这他可就不知道了。

    正想着,耳边突然传来妻子的问话:“不知夫君现在的修炼进度如何?”

    “暗影法术还是老样子,没找到突破的契机。至于修为嘛,才只进行到筑基初期的六分之一多一点。想要靠新路跨入中期,估计还得三十多年的时间。”

    “那不就得了!对莪娘来说,本来就不能单靠新路更进一步,如此浪费一点时间应该也没什么!”

    “这……好像也是!”

    青玄默然。

    据他估计,想要单靠新路达到筑基圆满,可能需要小两百年的时间,如此一算,现在的大部分族人都不满足这个条件。

    所以他们必然会采用传统的练气方法。

    如此一来,家族多给老师一些补偿,应该也不会耽误老师的道途。

    当然,对于已经错过了筑基最佳期限的丈母娘来说,能够无损且确定的跨入筑基,这才是前提。

    “夫君,别想了!桃花源的花开了,咱们去看看吧!”

    时光匆匆,很快又是一个月的时间。

    五族的族人们继续奋战的同时,希夷湖这边,也进行到了关键的时候。

    依旧是用法术形成的透明培养槽。

    装满清水。

    而后陈长嫚和陈长舞分工合作,一个不停的运起灵光护盾,将周围的空气压缩成一个尺许的小球。

    一个再在小球中运起雷电术。

    噼里啪啦一阵作响!

    当空气全部染成了红棕色,她们又将这充满了红棕色气体的小球伸到了装满水的培养槽中。

    噗呲噗呲!

    一阵气泡过后,大部分红棕色气体都溶入了水中。

    使用十来层水膜将培养槽盖住,这样等空气彻底逃逸之时,那些红棕色气体已经所剩无几了。

    将水膜全部和培养槽的水完全混合。

    如此,便形成了当初实验小组第一阶段所制成的肥料。

    不过现如今,实验小组的实验可是进一步升级了。

    只见另一边,陈长歌将一大块碱矿彻底粉碎,而后缓缓加入到了“第一阶段的肥料”当中。

    霎时间,一阵密集的气泡从肥料当中升起。

    当气泡不再升起之时,停止添加碱矿。

    如此,便有了实验小组的第一份肥料。

    差不多同样的cao作,边上的徐文慧和姜佑宁又将采集到的明矾和磷灰石矿石进行了类似的cao作,同样制成了两份透明溶液。

    将三份溶液的水分彻底抽空,原地留下来三份类似的粉末。

    均为白色晶体。

    将这三份白色晶体称重后,一同加入到准备好的清水中。

    而后,将一排培养好的玉米苗置入培养液中,仅没入根部。

    固定好!

    而后一个人运起【春风化雨诀】下起了灵雨,用以加速植物生长。

    一人使用法术,往培养液中鼓入空气。

    保证植物不烂根!

    另外几人负责测量的负责测量,负责记录数据的记录数据,负责加料的负责加料。

    一切准备就绪。

    随着灵雨降落,培养槽中的玉米苗开始急速生长。

    只是几息的时间就拔高了一节。

    而且和之前状况频出的情况不同,这次的玉米苗长的可是超乎寻常的顺利。

    大约一炷香后,玉米苗彻底长大,

    郁郁葱葱,有一人多高。

    “结穗了!结穗了!”

    随着一道欢呼,众人闻声用神识探去,果然发现一小截玉米穗在一片叶子根部形成。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玉米穗也越长越大,越长越大。

    等到了开花之际,她们又抽出人手进行人工授粉。

    授粉完成后,保证三种肥料的供应,还有灵雨的催熟,玉米粒快速成熟。

    等一切完成后,一大片结满了饱满颗粒的玉米便呈现在了实验小组的神识中。

    此时,小组成员还没有彻底闲下来。她们测长度的测长度,数玉米粒数的数玉米粒数,用秤量盘测重量的测重量。

    等一切完结,看着手上的数据,还有那明显饱满金黄的玉米粒,几人顿时高呼一声。

    “成了!我们终于成了!”

    是啊,她们终于成了!

    七年的时间,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她们终于达成了最初的目的——在水中正常的培养出农作物。

    如今,她们终于成了!

    由此可以想象五人的激动程度。

    要知道在以往的认知中,土壤可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