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六章 坏事 (第2/2页)
形,就能画成。 将其贴在其他人家的家门口,就能将鼠疫风险,转嫁给他人。 而如果自己家门有疫鬼符,不选择画同样的符箓转递给他人,那么这份诅咒就会降临在自己,乃至自己家人头上。 没人愿意冒这个风险, 因此,几乎所有百姓,在看到自己家门上被人贴了疫鬼符之后,选择的都不是向官府报官, 而是自己也偷偷画张同类型的符纸,贴在怀疑对象,或者仇家的家门上。 此类行为层出不穷,屡禁不绝, 哪怕太原府衙门,严惩私自贴符者,也无法阻拦民间大规模的效仿。 其结果就是,民间的冲突争端不断,百姓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或是画符诅咒仇人,或是向官府举报仇人画符。 太原府衙门的衙役疲于奔命,总不可能将所有人统统关进监牢。 更糟糕的是,随着时间推移,疫鬼符的效果也逐渐显现出来——这东西似乎真的有用, 被贴了疫鬼符且没有选择转嫁诅咒者,罹患鼠疫与其他疾病的概率,就是要比其他人高一些。 这则消息衙门没有泄露出去,早已停发的传单,也不可能传扬消息。 是民间靠着口口相传,靠着闲谈、流言,将消息一步步散播到城里每个角落。 对此,太原官府只能想办法补救,在报刊上说明, 疫鬼符表现出来的,是附和理学规则的概率学事件。 家门被贴了疫鬼符而不信者,大多是城中配合官府行动的衙役、士卒、医护人员。 这些人频繁出入于疫区,患病风险自然要比普通人更高一些。 疫鬼符本身,经过学宫的检验,仍然是没有效力的。 但这样的解释,还是无法取信于民间。 对疫鬼符的狂热崇拜,仍在进行中。 随着时间一天天推移,刚有所好转的城中情况,再一次恶化, 小规模的瘟疫,以各坊市为中心爆发,向周围蔓延扩散。 在太原官府工作的好些个人,都感染瘟疫,病倒下去, 这些人的病倒,也影响了遏制鼠疫的进程,导致民间瘟疫进一步失控。很快就超过了当初制定的封城时限。 随着封城时限的超出,即便没有了煽动民心的传单,百姓淤积的情绪也逐渐到达了顶点。 ———— “小小一张疫鬼符,竟然就能令一州官府失能。” 王府别院中,王氏族老们再次聚首,商讨着下一步的动作。 “呵呵,报纸上还在说,疫鬼符没有用处。自欺欺人。” 一位族老笑呵呵地合上今日份的报纸,对其他族老说道:“现在可以肯定,长安朝廷不会再向太原府输送人力了。 城中鼠疫快要控制不住,再送一两千士卒进来镇压情况,根本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他们只会守好城门,防止平民百姓逃出来。” “疫鬼符当然有用。我们王氏终于不用再每天死人。也没有百姓敢将符箓,贴在时刻有人看守的王氏家门上。” 另一位族老笑着说道:“越王殿下呢?还没有走么?” “没,不过也快了。” 有人得意道:“据王氏在长安朝堂上安插的人回报,长安朝会的议题,已经从河东道鼠疫,转移到南线与周国的战事。 陛下本身,也不想为了一个州府,为了毫无意义的名声,牺牲掉自己最宠爱的儿子和女儿。 越王与光华公主,估计今天就会被带离。太原府又会是我们的了。” 对于世家而言,重新掌握所栖息的州府,简直如同鱼儿入水般惬意舒适。 疫鬼符作用下,王氏不用再死人,不用再急着想尽办法逃离州府, 甚至于,城里死人越多,对王氏越有利——他们可以借机买入地产房屋,进一步掌控这座城市。 哪怕城中百姓死伤再惨重一些,对王氏的负面影响也很有限——死伤越惨重,鼠疫就越早结束, 而虞国从来不缺人,人少了,自然会有河东道其他地方的人,流入到太原府中。 “谁说鼠疫都是坏事?现在看来,有了疫鬼符的鼠疫,竟然变成了一桩好事。 可以定向打击仇家,还不伤害自身。” 有族老感慨道:“蛊师真是最强的道途,论起破坏力,远要在符术剑念体之上。” “说是最强,倒也未必。” 另一位族老摇头道:“蛊术依赖于蛊师本体,蛊师身死,则蛊术后继乏力,很快就会自行消散。 并且如果蛊术影响范围太大,蛊师本人也备受重压。 这意味着人造蛊术,最多最多影响一州范围。席卷不了一国之境。 所以历史上,才会是更强的符术剑念体占据主流,蛊术算旁门左道。 最恐怖也最无解的瘟疫,只能是天道自然演化而成的。 蛊师可以利用,可以推波助澜,哪怕杀了蛊师,也无法终结瘟疫本身。” “比如之前的苏州水毒,比如这次的河东道鼠疫。” 白发族老顿了一下,问道:“太守府里怎么样了,那个李昂,研究出药物了么?” 王氏借助疫鬼符,成功保全了自身,击退了来自长安的压迫。 现在越王和光华公主都要撤离,太原府重新回到掌握。王氏再一次大获全胜。 “若李昂能研究出药物,那就最好,鼠疫有了解决办法,大家相安无事。 若他研究不出药物,那也能接受。有疫鬼符在,王氏安然无恙。” 白发族老絮絮叨叨道:“不管是哪种结局,到时候把越王、光华公主,还有李昂,礼送出城。王氏还是王氏。 对于这次暗中帮了我们这么多的崔氏、卢氏、郑氏他们也有个交代...” “抱歉了三叔,” 王博繁的声音打断了白发族老的话语,他手中拿着一个竹筒,“这一次,不能让李昂把药物制造出来。”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