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五 第836章 被环境推动的改革 (第2/2页)
天下的老百姓而言,可谓是造福万家。 至于依靠长明物流来养家糊口的人,想必陈总编撰也清楚有多少吧? 我们不需要宣扬长明物流或者长明酒楼,但我们写一篇文章来介绍一下,他们这些年做的事儿,不算什么吧? 到时候,报纸一旦发行,对于任何一家商铺来说,也是一个宣传。” “这两家其实不用宣传,如今都已经名满天下了,但是其他的商号,哪怕写了,估计也……”陈定安想了想,还是有些犹豫地说道,“毕竟两位也知道,如今大明日报的销量,就那样,能起到的宣传作用,其实并不大……” “销量是没办法的。”李勤俭闻言,想了下,这才说道,“毕竟天下识文断字的人才多少? 哪怕我大明强制进行教育,但也才短短几年时间,效果还不太明显。 而且,很多老百姓对于学习这个东西,也不当回事儿。 当然,十年,二十年后,我大明单单就识文断字的人,可就多了。 同理,大唐其实也是一样,这些年,大唐在振兴文教一道上,还是下了功夫的。 至于说提升销量,倒也不是没办法。 之前,为了能最好的起到宣传作用,报纸都是优先供应给长明酒楼。 毕竟酒楼的食客多,是最容易将消息散播出去的。 之后才是在长明商号贩卖。 这其实对销量来说,并没有好处。” “李尚书有什么好的建议?”陈定安问了一句。 李勤俭想了想说道:“老夫的确有个想法。” “嗯?”陈定安有些疑惑。 在他看来,这报纸的销量上不去,可不单单是因为教育普及的问题。 “我大明的商业版图,如今已经很夸张了,陈总编撰可能还不清楚,但王尚书如今执掌商部,应该是最为了解的。”李勤俭说道。 “的确。”王玄策闻言笑道,“自从筹建商部以来,本官就一直在统计我大明的商业版图。 也就是前两个月,才有了个初步的统计。 简单的来说,单单我大明朝廷管理的商铺,在大明以外,就有大小商铺、分店之类的,总计数万家。 受雇工人伙计之类,不下于两百万人。 这还单单只是我大明朝廷,加上我大明的那些商户,这个数字有可能还得再翻一倍。 而我大明,在外往东最远的分店,已经开到了倭国的地界。 往西更是远去万里……” 说到这些的时候,王玄策自己都觉得极为震撼。 他也没想到,大明的商业版图已经这么庞大了。 有些东西,真的只有了解过,才知道其有多夸张。 要知道,大明上一次的人口普查,登记造册的在籍百姓,也不过才几百万人而已! 而陈定安听到这个数据,也是吓了一跳。 他一直知道大明的商业版图铺得很大,但也没想到会大成这个样子。 不过对于这个数据,他很快就接受了。 不说旁的,单单之前李勤俭提到的长明物流和长明酒楼,就这两个,估计就贡献了一大半的数据。 “这也是老夫觉得大明日报有发展潜质的原因。”李勤俭说道,“在旁的方面的确不好说,但如果单单只说商业这方面,我大明的确有着得天独厚的便利。 老夫是这样想的,我大明既然有这么多店铺,遍布天下,又有长明物流这个能走遍天下每个角落的优势,那为何不将大明日报的在每个店铺旁边,或者就在他们店里加一个卖报亭? 只要卖报纸的多了,买报纸的渐渐也会多起来。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这报纸的销量,只会越来越高。 赚钱是必然的,只不过是赚多赚少罢了。” “这能行么?”很明显,陈定安心动了。 开什么玩笑,一万多家店铺或者商号或者办事处一类的地方,要是都能买到大明日报,就算每天只卖一份报纸,这么多地方加起来,那也有一万多。 直接就和第一期的大明日报销量持平了。 “为什么不能行?”李勤俭反问道,“大明一系的商铺,本就是一体,为什么不能行? 而且,老夫还想了一下,这报纸的价格,还得降,一文钱,最多一文钱。 毕竟,这报纸的成本,除了人力外,就是纸张和印刷成本。 众所周知,我大明的纸张是又便宜又好用,这点儿不用担心,至于说印刷术,呵呵,自从活字印刷术出现之后,成本也是极为低廉。 哪怕是我们的报纸卖一文钱,也有利润。 更重要的是,一文钱啊,这个价格,很多人咬咬牙都买得起。 薄利多销之下,那就是天大的利润! 而且,我大明日报一出,想必大唐的那些家伙也决计坐不住了,我们一文钱的价格,对可能出现的大唐日报来说,也是个挑战。 毕竟,他们可没我们这么低廉的成本。” 李勤俭不愧是商人出身,他对市场的了解,远不是陈定安能比的。 报纸这玩意儿,那就是个快消品。 换句话说,那就是个一次性的玩意儿。 太贵了吧,很多人都会忍住那份冲动,毕竟,听别人说也不是不行。 可就一文钱的话,那销量一准儿蹭蹭蹭往上涨。 “降价倒是没问题。”对于降价,陈定安一点儿排斥之心都没有,要知道,他一开始可是打算直接送人的。 这会儿,听李勤俭这么说,他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 说着,众人又商议了一番。 等他们商议结束后,陈定安当即就找人去了长明物流,既然决定这么做了,陈定安倒是一点儿也不带犹豫。 同一时间,王玄策也开始着手做准备。 作为如今的商部部长,他有这个权利,也有这个义务。 反观李勤俭,他倒是成了最轻松的那个人。 对他来说,这本身就没什么好担忧的。 做了这么多年的户部尚书,他对大明的商业版图尤其有信心。 就这点儿小事儿,他还真没放在心上。 前天又又又又又进医院了,请假那章有图为证,凌晨两点才在医院醒过来,交完钱,人都还是懵逼的……很是抱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