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39章 今日,玄国立! (第1/2页)
诸天从洪拳开始《叶问》系列第539章“今日,玄国立!”臣下劝进,作为主公,理论上应该要完成“三次三让”的惯例,哪怕是表演成分,毕竟这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然而,洪康却不搞这些虚头巴脑的所谓“传统”,直接应下,同时召集麾下众文武,商讨国号之事。 有人说道:“主公龙蟠扬州,坐断东南,不如以“吴”为国号。” 另外有人附和:“吴越之地?大吴~?也不是不可以………” “此言大谬也!” 有人极力反对。 “按照这位同僚所言,那为何不以“越”为号?!” “但这不是臣反对的理由,若是以“吴”为国号,不利主公问鼎天下。” “此前亦有吴国,不过偏安一隅者而已……” 诸葛卧龙赞同这个说法。 “主公,若是以“吴”为国号,固然可以赢得东南百姓的拥戴,可是这种带有地域性的国号,确实太具有针对性,恐被有心人利用。” 洪康自然明白这种道理。 地域性的歧视自古有之。 而他并不需要这种地域性带来的政治资产。 他行大道,修天道,扶人道,堂堂正正,携带煌煌大势。 “《彖辞》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不如以“乾”为名?!” 这个提议一出,众人眼睛一亮。 “大乾?大乾?………” 有人在不断的重复滴咕。 这个“乾”字,倒是没有了地域性歧视。 而且,乾为首,坤为腹,乾卦是代表宇宙万有的根源、功能、生命的功能,宇宙万有都是它创造的。 同时,其第二个观念是“乃统天”,乾卦包括了天体,整个的宇宙都在乾的范围以内,乾统率了天地宇宙,这在侧面象征了他们必将成为天下正统。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 这不有人就说了:“那么,为何不用“明”字呢?”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日月为明,光照寰宇,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常大明…………” 但此人的话没说完,就有人跳了出来大骂。 “住口! ” “主公,此人胡言乱语,意图挑起尊者嫌隙,臣请治罪之。” 那人一听,初始还不明吧怎么回事,稍微一思索后,刹那间,冷汗津津,他知道自己犯了大忌。 他提出这个建议,一部分原因的确是因为不喜欢“大乾”这个称呼,更重要的是他看不太惯提出“大乾”名号的那个人。 但是,他忘了,在【太平道】内,可是有一位“明尊”居住在【大明宫】的,他在主公面前公然提议以“大明”为号,岂不是显得他有二心~?! 一念至此,他立刻惶恐请罪。 “主公,臣敢起誓,臣下绝无此意!我………” 洪康浅笑着打断了他。 “我明白李侍郎的心意,李侍郎无需多忧。” 祥和安宁的气场展开,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使得众人心境都变得平和许多。 无他,这种“商定国号”的大事,由不得众人不争。 不仅可以大大的增强自己在主公心中的地位,还能够实名于史册,流传于世,岂不美哉~! 这种事情,都无需洪康以精神感应众人情绪,因为,众文武把这些都写在了脸上。 不过。 一来,洪康不需要考虑什么政权合法性;二来,那种天命轮转、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之类的“天命说”他也不感冒。 他在【太平道】推行的理念一向都是革天应命、人定胜天这种。 “玄。” “就以“大玄”为名。” 洪康直接给定下了国号。 话音一落,就有人大声叫好。 “好~!主公此言甚妙!” “所谓的“玄”者,幽远也。天玄地黄,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 “玄象者,天象也………!” 然后就是一大截的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从上古鸾文,到近古经典,从历史意义,道人文影响,由浅到深的分析了洪康这个“玄”字的好处。 众文武望着他依旧口若悬河的官吏,神情各异,有人鄙夷,有人佩服,有人默然………… 诸葛卧龙一听这个声音,心底微微摇头:“此人谄谀媚上,死性不改!” 这人就是原来的金华知府。 说来此人也有魄力,在认清到双方实力差距后,当初带着孙庆之第一个抄的就是自己家里,直把孙庆之看的一愣一愣的。 然后,凭借自己在财务税收方面的专业能力,协助【太平道】做了不少实事,就这么,一路混了进来。 洪康知晓后,对诸葛卧龙吩咐道: “此人若是能力足够,而且遵守我们的法令,不要因为之前的事情专门针对。” 说起来,诸葛卧龙和此人也不是没打过交道。 比如,起兵前的打点之事。 “大玄?大玄?!” 有人暗想,是不是和主公的“玄尊”之称有关。 但这些猜想,他们也只能够放在肚子里了,总不可能让主公给自己等人解释吧! ……………… 既然国号定下。 那么开国建制的一些准备事项,洪康就全权交由诸葛卧龙负责。 然后制定好流程计划后,再来找自己决断。 诸葛卧龙便和众人查询古礼,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诏有司正封畿,制郊甸,端径术,标道里,平五权,较五量,定五度; 典官制,立爵品,定律吕,协音乐;撰郊庙、社稷、朝觐、飨宴之仪;造浑仪,考天象………等等一系列开国建制的活动。 扬州境内的百姓也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张灯结彩的有之,欣喜颜开的有之,与有荣焉的有之,热血澎湃的有之……… 诸葛卧龙等人准备的内容极为丰富,形式皆有典据,可谓是大张旗鼓! 所以,如此前后准备了快一个月都还没完成。 这种繁琐无比的流程,看的洪康眼皮子直跳,可是诸葛卧龙等人却乐在其中。 最后被洪康连忙叫停了一大部分在他看来无用冗余的流程,吩咐其从简而行即可。 但就算如此,有些环节诸葛卧龙坚持不删。 比如:对天坛内各种建筑及其设施,进行全面的大修葺;书写好祝版上的祝文;制作好相应的祭品,整理神库祭器;准备用于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种礼器,就多达七百余件……… 上层圆心石南侧设祝桉,洪康的拜位设于上、中两层平台的正南方。 圜丘坛正南台阶下东西两侧,陈设着编磬、编钟、鎛钟等十六种,六十多件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排列整齐,肃穆壮观……… 至于什么黄道吉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