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章:做瑜伽和继续维持人设 (第2/3页)
O。 那时候他是一家叫诺威斯特银行的首席执行官。 &8年12月,他打破一贯的做法。 以350亿美元,收购资产达930亿美元的富国银行。 不过,理查德·柯瓦希维奇仅支付了高于富国市值9%的溢价,就完成了这笔收购。 这在日常的大型商业收购中,都非常罕见。 属于非常成功的一次收购了。 和理查德·柯瓦希维奇的这次交易做对比。 在不久前,国际银行业有一笔规模差不多的交易。 那就是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收购弗利特波士顿银行。 相比之下,后者为此多支付了40%的溢价。 买一百块钱的东西,给109块钱或者140块钱。 这里面的差距,相信大家都看得懂。 合并后的富国银行,成为了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 两年以来,理查德·柯瓦希维奇将它运营的很不错。 拿着手机,亚伯拨打了过去。 电话没响两下,对面很快就接通了。 「史密斯先生? 电话对面,理查德·柯瓦希维奇显得非常热情。 一上来就想拉拢感情,而在这次交易之前,两人甚至连话都没说过一次。 这倒也正常。 虽说史密斯资本,在资本运作的时候,喜欢把资金分散在各大银行之中。 但这种分散,也是有些偏好的。 有的银行和史密斯资本关系好,比如四大投行——这真的不是开玩笑,史密斯资本成立以来,确实和这四家银行关系最好。 这可能也是这四家投行,每次对史密斯资本的动作都非常关注的原因。 对四大投行来说,又快又稳定的提供佣金和利息的史密斯资本。 就是他们最优质的大客户模板啊! 它们一年要是有十个史密斯资本这样的客户。 那它们每年的利润,估计可以在现在的基础上翻个一倍。 在这些银行中,富国银行属于和史密斯资本来往不是很密切的金融集团。 而在银行业之中,喜欢短平快cao作,并且每个月交易额都很大的史密斯资本,向来都是最受欢迎的那类公司。 因为这可以为他们这些中间商、担保商,提供更多的利息与佣金收入。 史密斯资本向来出手大方。 换句话说,和史密斯资本在这方面合作,能够带来丰厚的佣金。 富国银行先前和亚伯并无私人关系,这回趁着这次机会。 理查德·柯瓦希维奇,显然想与亚伯拉近关系。 好让亚伯在以后,在选择中间商保证商的时候。 可以多与富国银行合作。 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理查德·柯瓦希维奇在电话那边,语气有些可惜的说: 富国银行CEO在说的,是亚伯四天前就开始建仓的做多美元的交易。 在昨天晚上十点过后,他便联系对方,开始平仓。 因为那些做空美元的巨头,在发现大势不可违之后。 纷纷选择了割rou,亏亿点点退场。 按照理查德·柯瓦希维奇当时的想法,如果可以把平仓速度放慢一点的话。 当时较高的利润是可以保证的。 但亚伯拒绝了,他让富国银行和花旗银行,尽可能快的平仓。 这就让原本非常好看的浮盈,狠狠的缩水了一大半。 这在外汇、期货这些交易中,稍微cao作不慎,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 理查德·柯瓦希维奇现在打来的这个电话。 就是要告诉亚伯,亚伯布局了三天的这次投资的最后情况。 「已经很不错了。理查德。我这个人向来不贪心 。6.9亿美元利润已经很高了。」亚伯笑着说。 一次投资赚6.9亿美元,这在资本市场中都不常见。 也就他这个有天赋的人,每次都跟赌徒一样的上高倍的杠杆。 高风险之下,高收益才会这么夸张。 换成正常的投资经理,最起码要用一两百亿美元的本金。 才可能在两三天内,赚到这么多钱。 并且他们还不能保证稳赚,而不是稳赔。 理查德·柯瓦希维奇在那边笑了起来。 理查德·柯瓦希维奇很想说,你半夜的时候不是还在纽约的吗? 但仔细想想,从纽约到洛杉矶坐飞机,也就六到五个小时左右。 再说了,像他们这种层次的商人。 在全美国上下到处飞来飞去,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理查德·柯瓦希维奇可惜地道: 亚伯笑着说: 理查德·柯瓦希维奇在那边马上道: 金融业或者说银行业就是这个尿性。 对成功的商人,他们巴不得对方贷款越多越好。 利息给的也是尽可能的便宜,有的都接近免息了。 哪怕这样的商人,他们有时候根本不需要贷款。 而那些急需资金,很需要贷款的商人。 他们在银行里拿到的贷款的利息,却经常会很高。 好天送伞,雨天抽伞。 就是对这些人最好的形容了。 亚伯轻声说。 理查德·柯瓦希维奇在那边沉默了。 最后还是笑着在电话里道: 电话挂断以后,亚伯想了想,在手机里再找出另外一个人的名字。 打过去。 通话时间和理查德·柯瓦希维奇差不多。 这次的通话对象,是花旗银行的首席执行官约翰·里德。 对话的内容,也与理查德·柯瓦希维奇差不多。 就是偿还抵押贷款,同时了解资金情况。 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全部还回去以后。 扣除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