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8章:收购运通 (第2/3页)
随着这话一出,原本嘈杂的议论声也为之一静。 股东们都看着会议室首座上的肯尼思·切诺特。 一个个各怀心思的等待着对方更好方案,看是否可以让他们这些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最毒的一个办法被拒绝了,另一个管理层集体辞职破釜沉舟捣乱公司的办法,肯尼思·切诺特知道这些人估计也不会支持。 反正就是不能让他们利益受损就对。 无奈之下,肯尼思·切诺特只得说道: “好吧,首先,我会和亚伯·史密斯通电话,对他的报价提出异议,拉高报价。” “再就是调集资金,筹划股票回购以提高股价,并大幅提高2002财年的业绩目标等手段,希望能让亚伯·史密斯知难而退。” 为了保护自己不在运通公司被收购以后被炒鱿鱼,肯尼思·切诺特也可说是使尽了各种招式了。 “我认为可行,这个方案是不错的。” “我支持。肯尼思放手去做吧,我们相信你。” “25美元是绝对不可能的,30美元都是被低估了的。当然了160美元那不现实,我认为最起码要50美元,或者45美元。” 有股东提的问题比较现实—— “回购资金从哪里来?调集海外资金吗?高额的税收怎么办?” 运通公司本土根本没有多余资金,有的话就不会让股价常年这么低了。 要回购股票,当然需要资金。在股价已经被抬起来的情况下,需要的资金就更多了。 公司本身没有太多资金的情况下,要么就是让股东们注资,要么就是对外借钱。 让股东们注资是不可能的,现在经济情况不景气,还有亚伯·史密斯也是大股东。 要是让股东注资,亚伯·史密斯一样有注资权。 临时借贷更不可能,亚伯·史密斯不能参加今天的董事会,可是企业在被全面要约收购期间,想借债也没那么容易。 那就只剩下一个办法,运通公司的海外资金。 和大部分跨国公司一样,不想缴纳美国本土高额税收的原因,运通公司在海外的大部分资金是自由的。 刚才发言的那名股东,想着的是让海外资金回流,用这部分资金来回购股票。 可也有股东借此发言:“是不是该考虑拿出部分海外现金进行分红?” “大幅提高2002财年的业绩目标,如果完不成怎么办?谁来负责?九一一余波还没结束,战争还在进行中。真的能完成吗?” 乌央乌央的议论声,让肯尼思·切诺特和董事会成员们都面色凝重,内心一阵咒骂。 这群混蛋,果然想的都是各自如何利益最大化。 肯尼思·切诺特觉得心好累,他干脆地说—— “如果诸位股东认同我们的反击方案,那么现在就举手表决吧!” 不管如何,先早点定下反击方案,来应对门外的野蛮人砸门。 这是肯尼思·切诺特和高层们,目前唯一的退路了。 就算明知不可为,现在也要试一下才行。 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就这样坐着袖手待毙。 “我同意!” “我没意见!” “可以试试!” 面对肯尼思·切诺特说出来的这些方案。 就连私底下和亚伯媾和了的那五个机构的代表,也一样投了赞同票。 原因很简单,要是肯尼思的这些做法能抬高股价。 那他们一样能从中获利。除非亚伯肯直接拿出让他们心动的东西,否则蛇鼠两端,才是这些金融资本们的常规cao作。 合约没签订前,任何的承诺、口头协议都不过是废话一通。 和亚伯已经谈过的五大机构如此,亚伯自己其实何尝又不是如此。 甚至有时候就连签好的合同,都能够说作废就作废。 这个世界最终讲究的还是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利益! 在股东们的全体支持下,以肯尼思·切诺特为首的运通公司董事会,开始了反击亚伯·史密斯收购的动作。 11月9日。 美国大大小小的各类金融、财经媒体,还有一些综合性严肃向的媒体们。 头版头条,或者次版头条,基本都与亚伯·史密斯全面要约收购美国运通公司有关。 像《华尔街日报》就声称——【为了得到大股东们的支持,亚伯·史密斯承诺会回流海外资金,立即向股东支付现金。并且在接下来一年内,公司所有的盈利都会作为分红。】 这是亚伯从五个蛇鼠两端的机构那里,得到了他们透露的运通董事会的手段以后。 亚伯这边做出的反击。 既然运通高层打起海外资金的注意,那他这个“野蛮人”也一样可以打这个主意。 肯尼思想用这些钱回购股票,这对股东们好处不大。 亚伯却可以把这些钱,直接拿出来大家一起分。 短期内还是他这个方案更加迷人。 《华尔街日报》这篇报道的内幕,甚至就是亚伯直接透露的。 亚伯自己的媒体,当然不可能不下场。 《纽约观察家》就声称—— 【多家运通的合作方表示,对亚伯·史密斯的对运通进行的收购持乐观欢迎态度】 作为亚伯的报纸,它立场当然明确的站在老板这边,为老板摇旗呐喊。 【受收购影响,运通股价持续上涨.】——《纽约邮报》 【收购狂魔再出手,运通银行麻烦了!】——《洛杉矶时报》。 【据可靠消息称,昨天下午,肯尼思·切诺特为捍卫运通的股东价值,致电亚伯·史密斯,认为和运通公司运营的前景相比,亚伯·史密斯的报价过低,并希望承诺提供‘分手费’做担保。】 【不过,亚伯·史密斯似乎对肯尼思·切诺特的提议并不认可,虽然同意可以适当提高收购价格,但对分手费担保提议直接拒绝,态度强硬】——《纽约时报》 【.】 “啪~” 洛杉矶,贝弗利山。 北贝德福德路812号豪宅,铺满了阳光的室外泳池旁边。 亚伯把刚看完的《纽约时报》,丢在遮阳伞下的桌子上。 美国银行业和财经类媒体,这几天被他弄得风云突变,热闹非凡。 但他自己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的平稳,保持着非常正常的节奏。 那就是该睡安妮就睡,中间跑去圣芭芭拉睡伊卡娜的闺蜜,或者去贝弗利山附近和自己另外几个女人睡。 比如杰西卡、斯嘉丽、丽芙她们。 然后该吃吃,该玩玩。 像现在,他就坐在遮阳伞下,欣赏泳池里一大一小的两条美人鱼。 去年由于拉尼娜气候,十一月的加州都有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