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6章:星球上活着的传奇 (第2/3页)
,纽交所并不是我唯一的选择。我希望你明白这一点。” 亚伯口中的索达诺先生,是美交所现任ceo萨尔瓦托·索达诺。 格雷非尔德先生,则是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的总裁罗伯特·格雷非尔德。 这两个人很多时候,都被视为理查德·格拉索最大的挑战者。 关键是在1998年,美交所和纳斯达克为了对抗最强的纽交所,这两个证券交易所已经合并,组成了nasdaq——amex集团公司。 换句话说,实际上他们已经是自己人。 这两大交易所联合以后,就算是龙头老大纽交所,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及。 理查德·不是听不出亚伯话里,多少带有一些的勒索意味。 这要是换成一家普通公司的老板,想要上市,却玩这种手段的话。 理查德·格拉索绝对马上翻脸走人。 甚至他可能还会动用纽交所的人脉,让另外其他交易所,一起封杀这种不自量力的家伙。 可眼前说这些话的是亚伯,是亚伯·史密斯的公司想要上市。 再加上他自己,最近确实需要这样的好消息,来增加大家对纽交所业绩的看好。 哪怕知道亚伯这是在勒索,理查德这时候也只能含泪报价。 “5个百分点。”理查德·格拉索咬咬牙,直接给出报价: “史密斯先生,只要我在任上。我就保证,以后史密斯资本在纽交所的交易,手续费在现在的基础上,降低5%。” 证券交易所,一般都是非营利性机构。 它们是执法者和监管者,但它们也要挣钱。 欧美世界的证券交易所,更大部分都是私人企业,对盈利的需求也更高。 一般来说,证券交易所赚钱的办法只有那么几个。 一个是交易手续费,这往往是证券交易所们最主要的盈利方式。 还有就是企业上市,许多证券交易所也会收一笔费用。 另外就是数据服务,提供行情信息给独立信息服务商,比如彭博社、世华、路透等,收取信息费。 这里面,交易手续费占了大头。 理查德一上来,就直接砍掉5%的交易手续费。 已经可以说诚意十足。 因为纽交所的交易手续费,本来就不高。 再少5%的话,那就更少了。 更何况实际上纽交所,能够提供的也就只有这些。 “10个百分点。10%,我大概率会选择纽交所。” 亚伯讨价还价。 “可是……10%可太多了。” “我相信纳斯达克和美交所,甚至愿意减少15%,或者更多。” “好吧好吧……史密斯先生,10%!完全没有问题!” 理查德·格拉索选择了妥协。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 作为纽交所的董事长,理查德·格拉索一再保证会对史密斯传媒的上市,开各种各样的绿色通道。 保证史密斯传媒,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达成亚伯的上市需求。 因此在当天晚上,《彭博社》、《华尔街日报》、《美国太阳报》、《纽约观察家》等媒体,和许多财经类的电视台,都刊登了对美国股市和股市投资者们来说,很重要的一个新闻。 《华尔街日报》:【重磅头条!美国前五,世界前十,首富先生的媒体集团即将上市!史密斯传媒被曝将会在今年5月份,于纽交所上市!】 《彭博社》:【纽交所董事长理查德·格拉索声称,其在当天上午,与亚伯·史密斯先生密谈顺畅。史密斯先生认为理查德对纽交所的贡献,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史密斯传媒之所以选择纽交所,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格拉索先生……】 《纽约时报》:【迪士尼、时代华纳、维亚康姆,还有已经部分上市的新闻集团。这些传媒巨头,它们每一家都拥有数百亿美元的市值。而如今在这个名单里,即将添加一个新的名字,它就是史密斯传媒。史密斯传媒的……】 这些比较正经的媒体,对这个新闻的报道画风基本一致。 都是从数据和对行业的影响,对美国大众的影响来报道。 很正经很严肃,比较时事新闻大众化。 而像《纽约邮报》、《美国太阳报》这些标题党。 这些更加娱乐化的媒体们来说,报道的标题和内容则劲爆许多。 像《纽约邮报》这次报道的角度,就用了一个“史密斯先生和他的油人朋友”作为标题。 在新闻内容里,《纽约邮报》用他们一以贯之的渲染和夸张的报道语言,来报道这次新闻。 大胆的《纽约邮报》记者和编辑,还在报道里将乔治·索罗斯、迈克尔·布隆伯格、理查德·格拉索等等许多出现在亚伯身边的油人,以一种比较隐晦的戏剧化的手段描述的出来。 因为太过隐晦,很多普通美国人都看不懂。 但看懂了的美国人,都在心里震惊于《纽约邮报》这次的大胆。 然后第二天,撰写和审核《纽约邮报》这篇报道的记者、编辑,上下一共5个人就全都失业了。 这是这次新闻在其他方面的后续影响,这里暂且不提。 亚伯·史密斯旗下的史密斯传媒,即将在纽交所上市这件事。 也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了整个美国。 在“袭击”事件过后不久。 亚伯·史密斯这个名字,再次成为众多美国媒体新闻报道当中的主要热词。 众多隶属传媒界的美国娱乐圈巨星们,纷纷对这件事发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