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二章 密室入口在哪儿 (第2/2页)
总觉得别人把她归于男人附属品是对她的不尊重。 还没等杨军说话,就听见王玉英在旁边幽幽道。 “哎,我当了一辈子的杨太太,愣是没听过别人叫我一句杨太太,我找谁说理去?” 伊秋水一听,顿时红着脸道, “妈,我就是开个玩笑,你别当真。” 在这个年代,像伊秋水这种把夫家地位没放在第一位的思想要不得。 尤其是像王玉英这种老派的人,一听伊秋水不把杨家放在眼里,立马不高兴了。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女人要本分……” 杨军一见王玉英又要开启唠叨模式了。 于是连忙拿了个刚出锅的大白面馒头递给王玉英。 “妈,刚出锅的,软和着呢,不伤牙还能护胃。” 王玉英瞪了他一眼,不情愿的接过馒头。 心中暗想,又是个娶了媳妇忘了娘的玩意儿。 伊秋水见王玉英没有揪着不放,心中松了一口气,看向杨军的目光多了一丝感激。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最难相处。 而这个年头,要是跟父母分开住,会被人指着脊梁骨骂不孝顺的。 王玉英肯定不能回大宅院,只能跟着杨军一块过日子。 所以,既然无法改变事实,就只能去适应它。 吃完饭后,杨军和伊秋水回房。 安慰了她一会,看了看时间差不多了,于是就去隔壁向杨梅要了粮店的钥匙就出去了。 他刚到粮店,就看见门口停着四辆板车。 一伙人正蹲在门口抽烟,火光在黑暗的夜里一闪一闪的。 看见杨军过来,他们全都站了起来。 “纳五爷,对不住了,我来晚了。” 杨军一下车,就看见领头的是纳兰至理。 纳兰至理摆摆手道:“小杨啊,不是你来晚了,而是我来早了。” 杨军听了,偷偷地看了看手表,还差五分钟不到十点。 自己没迟到,是纳兰至理来早了。 “老爷子,外面冷,先进屋暖和身子。” 杨军一边说,一边把粮店的门打开。 虽然屋里没生暖炉,但是总比站在外面要暖和多吧。 杨安邦一家搬回四合院住了,粮店这里暂时没人居住。 杨军想着,粮店没人守夜不是个事,过几天,他安排人过来住。 找到电灯线,杨军轻轻一拉,电灯亮了。 进屋后,杨军才看清跟着纳五爷来拉粮食的人。 这些人里,有他二个儿子,还有七个孙子,一共十个人。 杨军看着这帮穷困潦倒却依旧身穿干净中山装的人,心里感叹,果然是人倒架不倒,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不用别人帮忙,光自己家的男丁都使不完。 这就是豪门大族的底蕴,难怪能屹立百年不倒。 “老爷子,粮食都在这,您清点一下。”杨军指着墙角成袋的粮食道。 然后一边说,一边把靠在一边的地秤推了过来。 纳五爷见到粮食,两眼闪过精光。 轻轻地抚摸着粮食,嘴里发出喃喃细语。 “粮食金贵啊。” 不光纳五爷稀罕这些粮食,就连跟他一起来的那些纳兰家的人也是两眼冒精光。 纳五爷看了看整齐粮食,发现每个袋子形状和外貌差不多,于是,摆摆手道, “不用过称了。” 纳五爷道:“小杨,你的人品我信得过,直接装车吧。” “老爷子,还是过一下吧。”杨军道。 “不用,不用,斤重就不过称了,待会儿数数多少袋子就成。” 杨军见他执意如此,也不再劝。 “行,那就装车吧。” 纳五爷听了,点了点头,回头看了一眼自己那些不肖子孙,双眸一瞪。 “都愣着干啥,装车。” “好的,爷爷。” “好的,爹。” 众人应了一声,着急忙慌的去搬粮食。 他那些子孙从小娇生惯养的,哪里干过这种粗活,五十斤一袋的大米和面粉扛着走路踉跄,还有的两个人抬着一个袋子的。 杨军瞧了,摇了摇头。 身穿穿中山装、脚蹬大头皮鞋哪是干活的样子。 不过,他也懒得管。 趁着他们搬运粮食的空儿,杨军把纳五爷叫到一边。 他先是拨了一根烟递给纳五爷。 纳五爷拒绝了他点火,而是把烟夹在耳朵上。 一双矍铄的双眸盯着杨军。 “小杨,是不是有话要说?” 杨军一怔,随后笑道, “老爷子,您英明,真是什么事都瞒不住你。” “说吧,只要我能办到的,就一定给你办喽。”纳兰至理道。 “嘿嘿!” 杨军干笑两声,然后把头凑过去,小声问道:“老爷子,那个啥……能不能告诉我宅子里的密室入口在哪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