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 我家大都督比你家皇帝如何?(求月票!) (第2/2页)
。 当一些民众看见,李存身后的一众美妇中,有金色头发的女人,还有棕色头发的女人,甚至还有一个红色头发的女人时,不禁大呼小叫。 不少民众又仔细看了看,这些美妇中,还有一些很精致美丽,浓黑的眉毛、 深邃黑色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的女人。 见识到了人还能长成这个样子,一些见识浅薄的民众啧啧称奇,进而更加佩服他们的君主,竟然能将这些长得跟鬼差不多的人给征服了,并且还敢睡鬼,真是太厉害了。 没办法,好多这个时代的人,是真接受不了欧洲人和阿拉伯人,甚至他们连印度人都有些接受不了。 不过这也正常,并不是谁都像李存一样,爱好广泛。 当李存从舷梯走下来的那一刻,民众们自发的山呼万岁,并在李存走下宝船后,全都自发的朝拜。 如此一来,李邦彦和吴敏就尴尬了,因为整个港口上,所有人都在向李存朝拜,唯独他们两个是另类。 刘捷见了,厉声提醒道: 听刘捷这么说,李邦彦真的感到很为难。 如果是按照他们大宋王朝给李存封的爵位,李存确实要比李邦彦高些,但这也不至于让李邦彦朝拜李存啊。 而从职务上来说,李存只是节度使,李邦彦可是副宰相,比李存还要高出一些。 这种情况下,李邦彦按说是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向李存朝拜的。 可问题是,李存现在虽然顶着个吴国公的虚名,但那是他们大宋王朝一厢情愿的,你看虎贲军的人,有谁跟李存称呼过吴国公? 怕只怕,虎贲军的人全都已经将李存和他们大宋王朝的皇帝赵佶当成对等的存在了。 关键,李邦彦这次可是背负着事关大宋王朝生死存亡的任务来的。 要因小失大吗? 暗暗一咬牙,默念着的李邦彦,到底还是冲李存拜了下去。 李邦彦这个副宰相都拜了,吴敏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再者说,这个赵宋王朝用秦岭-淮河以南五路跟李贼交换燕云十六州加上平滦营三州的计划是他吴敏提出来的。 若是此事成了,他吴敏肯定就是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大宋王朝的大功臣,若是不成功,那他吴敏没准就是大宋王朝的罪人。 所以,吴敏不可能因为这点小事,而不顾大局。 在臣民的朝拜下,李存骑着他那匹高大的照夜玉狮子返回到了杭州城。 回到自己在杭州城的办公地点,也就是原来的杭州府衙以后,已经有点住惯皇宫了的李存,真有点不太适应再在这种不大的地方办公了,尤其是当李存看见这里面挤满了人、门外也站满了人之后。 李存甚至都有点后悔,当初没听大臣们的建议,先把已经废弃掉的吴越国的王宫好好修葺一番,搬进去暂住。 李存在心中自嘲了一句: 晃了晃头,将这种不适应压下,李存开始大赏群臣。 首功,李存给了……吕将。 这是必然的。 虽然吕将的功劳不显。 但只凭吕将能帮李存把家给稳住了不出任何事情,而且,李存他们之前制定的那些国策全都能够得以顺利实施,这就是最大的功劳,别人根本就比不了。 没说得,李存给吕将赏赐了两个美人,一条自己系过几天的玉带,象牙一对、犀角一对、真珠十颗、美玉一对、珊瑚一对、玛瑙一对、琉璃一对、花犀一对、玳瑁一对,封吕将为少傅。 虽然李存将功劳第一颁给了吕将,但在赏赐和封赏上,李存却很克制。 而吕将见此,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极为高兴。 因为,聪明人都明白,赏无可赏,封无可封,唯有赐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韩信。 功劳实在是太高了,高到皇帝都忌惮的地步,怎么办?唯有杀了这一条路可选。 而李存压制着吕将的升赏,正说明,李存还想用吕将,否则大可直接就给吕将封个太师。 如果真是这样,那等李存登基称帝了以后,怎么办,给吕将封王? 君不见,有几个活着时被封为异姓王的,最后能有好下场? 吕将一拜在地,礼数十足的谢赏道: 见吕将明白自己的心意,李存很欣慰。 次功李存给了张世。 跟赏赐吕将的原因相同,稳定大于一切,张世和吕将能帮自己把家里的一切都给稳住了,这比什么都强。 张世得到的赏赐,跟吕将基本上一样,只不过,最后李存给张世封了个少保,比吕将稍低了一点。 有吕将和张世在那比着,后面的升赏基调差不多就定了下来。 这次,李存的升赏,主要是以良田、荣誉徽章、美人、异域珍宝什么的为主,在升职方面则要慎重许多。 而真正得道李存大力擢升的人,往往只有一个代职,其余,什么良田、荣誉徽章、美人、异域珍宝,统统没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这次南平立功最大的吴玠,和这次剿匪立功最大的韩世忠,李存只是任命了吴玠为羽林军代都统、韩世忠为金吾军代都统,别的什么都没有了。 韩世忠和吴玠等真正得到大力擢升的人绝大多数都很机灵——他们没有太过声张,就走马上任去了。 总体来说,李存对所有立功的人都进行了升赏,算是做到了让绝大多数人都高兴。 等李存升赏完群臣,又将特别重要的事情处理完,天差不多已经黑了。 这时,吕将才来跟李存禀报: 李存想都没想就说: 说完,李存就站起身来。 吕将见了,也没为李邦彦和吴敏美言几句,就应了声:,然后退下了。 离开府衙,李存回到后院,然后就见自己的一众妻妾和自己的那一大堆孩子全都在那眼巴巴的等着自己回家。 李存笑道: …… …… 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