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六章 郭药师的下场(求月票!) (第2/3页)
有人因此大受感动,主动说:“城中煮弓弩及皮甲以食,又将告竭矣,再有十日无粮,城中该食人矣。” 而这些死士身上的书信,无一例外,全都是向赵宋朝廷求援的,并且也用字检告诉赵宋朝廷太原城中没有粮食了。 王贵得知此事了之后,迅速将这个消息报告给了岳飞。 岳飞非常高兴,觉得太原城应该快坚持不下去了。 岳飞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奏禀给李存。 可让岳飞万万没想到的是,李存竟然下令,让岳飞给太原城送两万石粮食。 岳飞很不解,不明白李存为什么要妇人之仁? 李存这当然不是妇人之仁。 而是,李存清楚的知道,太原城就是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也依旧能再坚持好几个月。 因此,粮食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也不会让太原城中的这些硬骨头投降的。 更为重要的是,太原城之所以一直留到现在,根本就不是岳飞打不下来太原城,而是李存要用太原城围点打援,击溃宋军的主力,这跟太原城中有没有粮食无关。 还有最重要的是,这是内战,不是你死我活的国战,真没必要赶尽杀绝。 虽然很不理解,可李存既然有命令了,对李存百分百信服的岳飞肯定就得执行,他在第一时间派人去通知王贵做此事。 王贵得知这是李存亲自吩咐下来的事情了之后,立即亲自带人去办。 粮食准备好了之后,王贵带着他的亲兵将粮食送到了太原城下。 王禀见乾军不知道推来了什么东西,还以为乾军这是准备开战了,立即命令城中军民全力备战。 可到了床弩的射程极限,王贵就叫停了运粮的人,然后亲自拿着大声公对城中喊道:“传吾皇口谕,此乃他与赵氏之争,与民众无关,民众受其扰,他已然痛惜不已,又岂忍民众易子而食,降下人间至惨之事,此乃两万石粮食,特送来与你城中之人食用,勿疑矣。” 言毕,王贵他们放下粮食就离开了。 起初,张孝纯、王禀等太原城中之人,全都以为,这是乾军的计谋。 怎么会有人傻到去资助敌人呢?更何况,资助的还是有可能会改变战果的粮食? 可太原城中的粮食真的所剩无几了,而两万石粮食可是足够太原城中的这两万多人最少支撑三四个月的,省着点吃的话,就是支撑半年都没有问题。 也很久都没有吃过饱饭了的张孝纯,忍不住对王禀说:“不然派死士去一探究竟?” “小人愿往!” 张孝纯话音一落,立即就踊跃出上百人想去查看这粮食到底是真还是假? 王禀能理解这些已经好久都没有吃过饱饭的人见到粮食就变得奋不顾身的心情,他又何尝不对这么多粮食动心? 可王禀坚决不信两军交战,敌人会这么好心的给他们送粮食吃。 但是,现在群情激奋,他要是不让人去看一看,也无法安抚这些都快饿红了眼的民众。 所以,见王贵等人走远了之后,王禀挑了一个胆大心细之人,让他缒城而下,去看看乾军到底在搞什么鬼? 这人出了城之后,小心谨慎的来到了那堆粮食旁,然后随便打开了一包粮食一看,立即满脸狂喜之色。 这里面可不仅仅是粮食,还是上好的新粮! 这人激动得立即冲城墙上大喊:“张相公、王相公,真是粮食,还是新粮咧!” 张孝纯和王禀一听,不禁动容,接着变得不知所措! 倒是其他人,在听说那确实是粮食了之后,立即变得欢呼雀跃起来! 反应了一下,张孝纯冲验粮的死士大喊:“将所有粮袋皆打开,用心察看,不许有疏漏!” 验粮的死士听言,一连打开了上百包粮食察看,结果全都是上好的新粮。 这要真是两万石粮食,那太原城内的最大危机可就得到解决了。 所以张孝纯紧张到不能自已的地步,他一咬牙,然后不管不顾的又派了五十个死士出城跟着之前出城的那个死士一块去检查这批粮食。 后来有人提议,不如先运几百石粮食回来,让大家先吃顿饱饭? 张孝纯觉得这个提议很有道理,于是让那五十一个死士先运三二百石粮食回来。 在众人围在饭锅前,等着粥煮熟的时候,又有人提出,万一乾军在粮食中下毒了怎么办? 有人提议不如找个牲畜来试吃一下? 可这个提议遭到了所有人的白眼。 现如今的太原城中,连老鼠都被人给吃光了,哪还有什么牲畜? 很快就有人边流口水、边自告奋勇的说:“俺不怕死,俺吃给你们看。” 说完,也不等旁人说话,他就将双手伸进guntang的锅中捧起一把还没有完全煮熟的浓粥大口大口的往嘴里塞。 有人见此,也想有样学样。 张孝纯赶紧叫人把这些人给拉开,免得他们被烫伤或是被撑死。 经过反复试验,张孝纯等人确定,粮食中根本就没有毒。 还有,往回运粮的人也没有遭到任何危险。 这使得,很多人边喝着香喷喷的浓粥、边猜乾军为什么要给他们送粮食? 不少人在实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