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七章极远处 (第2/2页)
动中,确立周王朝的王储。” “此事或许非同小可,只是不知道我们要作何应对?” 上首的位置,巨大的神像下,一个老人静静地看着身前的巨大塑像,只是神情淡然,不知是凝视着前方的神像,还是在仔细倾听身后人的汇报。 头上的天堂鸟冠冕流转着莫名的气韵,散发着威严的气息,一如冠冕之下的老人。 彼此,相得益彰! “哼哼!” “赵公明,大周朝的王?” “谁认可他?” “哼……” “即便是追随他的那些人,也只会是称呼他为所谓的明公。” “说他是王,也不算错,也不能说是对,又对又错,又不对又不错。” “哈哈哈……” “不伦不类,他们东方人自己不是有一句话么:名不正言不顺。” 老者很罕见的讥讽话语,让身后的人大感意外,在一贯的印象中,这位尊贵的冕下,不是那样刻薄的人,也绝不喜欢挖苦他人的痛处取乐。 “冕下,他的权力,赵公明的王之位,实质上事实上,已经被各大国所承认,国内的欢呼声也是很大的,不是短命的气象。” “纵有些许反对者,无关要紧,用他们的话说来,不过是,余孽而已。” 身后人还是忍不住提醒,虽然这样的话,有些冒犯。 “即便是被承认了,那也只是承认而已。” “被承认,却难有名位!” “他的王之位,只是个虚王而已。” 天堂鸟冠冕下的老人,依旧执拗,实在是有违他以往的脾性。 “冕下,与西方人无关。” 身后人提出了自己的论断,老者点头,神色安然,无喜无悲,表示赞同: “与西方人无关!” 重重一叹之后,是许久的沉寂。 “冕下,您的意思,我们神圣教廷,是否也要派遣人员前去探查?” 身后人重新调整自己的情绪,问出此次觐见的目的。 “派遣人员?” “到东大陆?” “还有其他的情况?” 老人敏锐地察觉到了事情不止是刚刚诉说的那么简单。 “回禀冕下:” “确是如此!” “赵公明之所以下这样大的决定,事出有因,起因于一件可能不大,也可能极其大的事。” “赵方天的四把凶剑之一,诛仙剑出现异动,在赵方天的葬身地,也就是周王朝气运所在的大龙脉上,爆发出冲天的杀气,直冲天外,爆发出极为耀目的异象,被世人所察觉,场面很大,他们的政府一度想要封锁消息,但最终还是没有效果,毕竟,看到的人太多了。” “这番异象,自然是惊动了太多的人,首先就是赵公明,赵公明下令帝国军追寻诛仙剑而去,具体原因不明,估计也是很难探听出来,但是想来,不是太过于重要。” “其次的反应,估计就是我们这些人了,本是局外人,但是各自的应对估计会有所不同,有一些人肯定会去凑热闹的,一旦入局,极有可能会跟帝国军起冲突。” “一旦跟帝国军起冲突,多半难以善了,帝国军越发地霸道,近乎跋扈!” “有时候,竟然连那群姓赵的人,都要退避三舍,避其锋芒。” “我神圣教廷,距离东大陆过于遥远,没有足够的力量,一旦跟帝国军起冲突,后果怕是毁灭性的,那教廷在东大陆的力量根基,恐怕会毁于一旦。” “可是,如果真是出现大事件,而我教廷没有力量参与,又有可能错失机遇,若是有机遇,怕也是不一般,可能是极令人震撼的。” 身后的人将情况介绍清楚后,便不再开声发言,静等指示,但是却一直也没有听到声响,忍不住抬眼望去,见老者将头上的冠冕取下,正用手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在整理其上的珍贵翎羽。 “冕下……” 身后人无奈,在犹豫一番之后,只能出言提醒。 “有得有失,机遇大,风险大,可东方人一向排斥我西方人,尤其是对我神圣教廷有偏见,一旦投入在东大陆仅存的力量,也不是帝国军的敌手,有机遇,也很难落入我西方教廷手中。” “平白得罪了东方人,在东方,神圣教廷应该团结西方各国,再联合东大陆各边缘小国,隐隐对抗居中一家独大且越发霸道的周天朝。” “周天朝过于强大,相信东方诸国,特别是中等强国,会乐见西方,特别是我神圣教廷在东大陆施加影响力。” “让东方国家在这次事件中彼此碰撞吧!” “与西方人无关。” 在最后,老人将手上的冠冕重新戴在头顶上,满是威严地下着谕令: “与西方人无关!” “我们就在极西之地,坐看遥远东方的大乱斗吧!” “光明神在上!” “神庇佑我神圣教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