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56.少年的信 (第1/2页)
“我走了。” “……嗯。” “嗯。” 石阶之下,道人与友人作别。 天色将暗,该出城了。 红缨的眼眸里阵阵波澜,似乎有许多话想说。 可道人一无所查,说走就走。。 但刚刚走两步……忽然,他脚步一顿,扭过了头: “红缨。” “……嗯。” 看着女子,道人一呲牙: “照顾好自己。” 女子一怔…… 瞧着道人那洒脱而干净的脸庞。 她张了张嘴……甚至脚步都做出来了试探性的前倾。 可是,一切的一切,都在那千分之五秒内,停止了。 点点头,一向冷艳干练的女子此刻脸上……也不知是夕阳映照,还是如何。 在浅浅一层的粉晒若桃的光辉之中,她轻轻点头: “你也是。” “嗨,别担心我,我好着呢,又不是不回来了……走了啊。” 摆摆手,道士挑着竹竿,竹竿后面是一个包袱,沿着路朝着远方走去。 又走了几步,他扭头,对着站在夕阳下的女子又呲牙咧嘴的笑了开来。 只是可惜…… 不知何时,女子的眼眸里已经被一层弱不可查的水波所阻挡。 花了。 依稀只能看到那光芒递进的彩色斑斓中,穿着深蓝色道袍的道人逐渐的走进了光中。 越走越远。 消失不见。 …… 弘化郡,太守府。 “……特命卿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赐光明宝铠、飞蛾玉璧一对,钦此。” “臣,领旨,谢恩!” 伴随着单膝跪地的中年武将接过了那由杨广亲自颁发的圣旨,这番“神圣”的仪式结束了。 身穿红衣的内侍眉开眼笑: “咱家恭喜李公,贺喜李公了。即日起请拟谢恩表交给咱家,大年十六出发后,抵达洛阳时,还请李公身穿陛下御赐光明铠登殿,脚程尽量快一些,陛下……可不太喜欢等人。” 闻言,那中年武将拱手称谢。 接着不需多言,旁边的一个看起来很是年轻,生的是剑眉星目的年轻人便上前一步: “齐大监,弘化虽苦寒,但大监一路辛苦,我等已是备好了酒水薄宴,安排好了住处。大监劳苦功高,请大监移步暂时休憩一番,晚上好让我爹尽下地主之谊。” 听到这话,那红衣内侍赶紧摆手: “大监之称当不得,咱家也只是奉命而来罢了。” 虽然嘴上说着,可任谁都能看出来,他很喜欢这个在京城之中只能代表黄喜子的称呼。 于是,年轻人与他推托一番后,亲自带领着,走出了正厅,朝着太守府后面走去。 而接了圣旨后的中年将领却没走。 只是坐在椅子上,把圣旨放到了旁边的桌子上,盯着发起了呆。 掌灯时,年轻的将领从外面走了进来。 看到中年将领后,恭敬的走到了他旁边,为他添了一杯茶后,低声说道: “爹,已经安排好住处了。” “嗯。” 见中年将领似乎兴致不高,年轻人想了想,说道: “爹可是在担心此次回京,陛下会让爹随军下江都之事?” “……” 中年将领抬眼看了一眼儿子,问道: “怎么?又收到你姐来信了?” “呃……” 年轻人略微有些尴尬…… 可想了想,还是说道: “爹放心……阿姐……知道爹能来,肯定很开心的。” “……下去吧。” 看着中年人那双眼有些波澜的模样,年轻人也不多言,拱手离去。 太守府很大,年轻人一路绕开了那群京中来的太监,来到了一处演武场。 刚进门口,就听见了演武场里一阵沉闷的风声在呜呜作响。 那如若实质的风扑到人脸上,竟然有种让人透体生寒的恐惧感。 可年轻人似乎早已习惯,透过那层虎啸龙吟一般的沉重之风,看向了演武场最中间那个举着两把铜锤在舞动的人影。 那人影看起来个头并不高,比年轻人要矮许多…… 而观其面容,竟然是个半大孩子。 看起来浓眉大眼……颇为憨厚。 只是……这憨厚的面容之下,却是抓着两把巨大铜锤如若无物的轻松。 铜锤,真的很大。 每一颗,都有后世瑜伽球一般大小。 单拎出来一个,别的不说,就光说体积,那看似瘦弱的身子竟然还没有那手中铜锤一半宽度。 可偏偏就是这么不科学的体型,此时此刻耍动着那两把铜锤是虎虎生风!好似铜锤无重,轻飘飘的犹如纸糊! 这时,年轻人开口了: “咳咳。” 听到这动静,那舞耍铜锤的人影登时一顿。 接着…… “呜!” 一把铜锤脱手而出,直奔年轻人面门! “……” 年轻人不敢大意,弓腰扎马,双手青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