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69.冯翊显锋 (第1/2页)
大隋说书人正文卷569.冯翊显锋“……将军?” 察觉到自家将军身上忽然传来了鼓荡的气机,唐俭下意识的扭头,看着那缓缓泛起冷意的一张脸,有些不解。 冷意一收。 李世民摇摇头: “无事,遇到了一个熟人而已。” 目光落在那骑马的道人脸上,他声音虽平静,可眼里却汹涌着一丝怒涛。 可这一丝怒涛随着距离的拉近,脑海里逐渐出现了长姐的话语后,同样缓缓归于平静。 平静的等到两骑来到近处。 平静的看着二人下马。 平静的等待对方率先开口。 “河东主簿杜克明,见过抚慰督史。” 杜如晦率先开口。 只是行礼时,他眼里有些戒备之意。 生怕对方忽然暴起发难…… 而听到这话,李世民却很客气: “杜兄,洛阳一别,想不到你我能在此重逢。当真让人欣喜。” “下官不敢,谢过督史大人。” 老杜也客气了一句。 而正当他要继续说话时,李臻却躬身一礼: “福生无量天尊,李守初见过督史。洛阳之时,是贫道多有得罪,还望督史阁下勿要怪罪。” “……” “?” 一旁的唐俭有些不解其意。 而李世民听到这话后,脸上也同样不动声色: “守初道长,想不到你我也在此处重逢了。看来道长是精通易学,算准了你我今日还有碰面之缘?” 李臻笑了。 笑的挺真诚的: “时也命也运也~能重逢,便是好事,对吧?” “……或许吧。” 看着那一如那一晚的笑容,李世民不置可否。 虽然他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可他这里,完全是因为长姐才这么说而已。 他可不会忘记对方说自己的亲弟弟如同野兽。 也不会忘记喉咙处的那一抹冰寒。 但现在不是聊这些的时候。 会显得自己很小家子气。 长姐知道了,也会不高兴。 似乎……只有沉默才是最好的。 于是便不在与李臻对话,而是看着杜如晦说道: “杜兄,虽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但还请二位入内一谈吧。” “多谢督史。” “无需客气,请。” “请。” 杜如晦跟着俩人往前走,而李臻则紧随其后。 四人在一群军卒的瞩目下一路来到了中军帐内后,李世民一指营帐中的桌子: “二位坐吧。” 他没把李臻排除在外,也没给任何冷遇。 而李臻也就当俩人什么事都没发生,跟着杜如晦坐在了一边。 李世民自己则坐在了上首的位置,唐俭则坐在了俩人对面。 营帐里没外人,就四个人。 纷纷落座后,李世民直接开门见山: “杜兄,伱我之间无需藏着掖着。实不相瞒,我是今早才知道你带着两千余数的流民来到这的消息的。因为我昨夜在城池之中,今早我这副将唐俭告知于我后,便第一时间赶来了。听唐俭说,可是遇到了什么麻烦?是转道虞乡避险?还是说知晓我在,特意来求助的?杜兄但说无妨,我麾下这三千儿郎给你撑腰!” 一番话说出口,李臻先不说,杜如晦倒是有些意外。 之前俩人没深交,所以感觉不出来。 可今天这一聊起来正事……别的不说,光是能猜出来这两种可能,并且还愿意接见自己。 不管是不是拉拢,或者是什么。 光是语气里带给人的安全感,就足以让人心生好感了。 只是可惜…… 道长和此人不对付…… 不过想归想,他也不是什么不知低头的人。 于是便直接说道: “实不相瞒,督史大人……” “杜兄,这里没外人,喊我贤弟便是。” “不可……” “那就喊李将军,哪怕这称呼显得生分些,也比这什么督史的称呼好。怎么?非要我喊世兄,弄的咱们如此疏远才行?” “……” 被堵了个哑口无言的杜如晦微微摇头,拱手: “二公子,如何?非是我不愿亲近,只是尊卑有别,还请二公子多担待。“ “这……行吧。” 李世民点点头: “那我就当杜兄有求于我了。如何?” 说完,手一挥: “杜兄求我,那但说无妨,河东境内一应事物,小弟力所能及,绝无推脱。” “……” 这一番话把老杜说的心智都好悬动摇了。 不是……这人……在洛阳和现在怎么完全是两张面孔? 在洛阳的时候,感觉是夹着尾巴做人,虽然谈不上唯唯诺诺的,可总给人一种雾里看花一样看不清楚的城府极深的既视感,让人不敢深交。 可往这中军帐一坐…… 怎么特么那么仗义,光明磊落呢? 就像是解脱了身上的束缚一样。 一言一行都让人心生好感。 可……他和道长不对付啊…… 道长是我的至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