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三章人手一个工艺品 (第2/2页)
美人美,葫芦更美。 林晖看到李渔看的人们认真凑过脑袋,看了一下李渔手中的照片。 “你们居然还为葫芦盖了一个庙,这简直是太神奇了!” 听说有给神盖庙的,给人盖庙的,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给植物盖庙的。 这走的是哪条路线呀!林晖愚钝,很是不解! “这是我们的葫芦庙,可以保佑山里的人们能够平安喜乐!同时也是我们的镇村之宝!” 赵二喜说着自己家乡镇村之宝,脸上的笑容挂得更加的灿烂了。 久久李渔端望着照片,忽然她开口说道“这张照片,我能留下吗?” 看着赵二喜一脸疑惑,李渔连忙解释道“我想把这张照片登到报纸上,让更多的人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地方,用完我会把这张照片寄回去的!” 有舍必有得,一张照片而已。 赵二喜思考了几秒后。 “好,李渔大妹子,你拿去用吧!” 实际上赵二喜心中拧成了一股麻绳,他的这张照片是唯一一张照片,还是央求着外村的照相师来到他们村特意照的。 即便赵二喜有千般万般的不舍,但是为了能够让全国人民看到。 这点牺牲算得了什么? 李渔扶展了一下照片,从背包中掏出一本书,小心翼翼的放到书中,然后又放到包中。 “这件事就交给我吧,我一定会帮你办妥的!一定让全国人民知道有这么一个村子,这种艺术的传承必须要坚持下去!” 对于工艺品的师傅来说是李渔是非常敬佩的。 手艺人没有一个精湛的手艺,根本无法让这门技术永远的传承下去,正因为他们一直坚持着做一个事业。 这还是李渔从国外的一篇报道中看到的。 那位手艺人专门制作杨琴的。 而李鱼一直就想做一门关于手艺人的报道,没有想到,这正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但是他要是能真正的去村子里看一下当地的人,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 毕竟报道,小说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取材取景都源自原生原味的生活,只是经过写手的加工再宣扬出去。 “好,那就麻烦大妹子了!” 此刻列车上标准的声音再次响起。 列车已经进站,请各位乘客拿好自己随行的行李,欢迎您的乘坐。 “车到站了,有机会我们再聊,你们一定要来我们家乡看一看呀!” 赵二喜说完就把自己随身的行李往肩上这么一搭。 大步流星的朝着门口走去。 此刻睡梦中的许昕已经慢慢的开始醒来。 准确的来说是被列车嘈杂的声音叫醒的。 许昕揉揉眼睛。 朦胧中看到李渔和林晖正站着。 她再次用力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才看清楚林晖和李渔手中都拿的一个小东西,上面还拴着红色的绳子。 正好李渔也和许昕这么一对是。 “许昕,你醒了?再睡会儿吧,我们离到站还有很长的时间!” 许昕一旦被吵醒就很难入睡。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中。 她比较认床!自然是睡不着的。 “不了,不过,李渔,你手中拿的这是什么东西啊!” 李渔把手中的小葫芦举起来,兜了兜。 “怎么样?好看吗!” 小小的很精致的样子,这是许仙对小葫芦的第一印象。 “不错!很好看!” “诺,给你一个!” 给我,许昕有些不敢相信,这么好的东西就送她了! “送我吗?”许昕再次确定了下。 “对,送你的,每个人都有,而且每个人都有,这是赵二喜送的!” “赵二喜就是说话嗓门大大的那个吗?” 许昕对赵二喜的印象,一直认为他就是嗓门比较大,人比较粗犷。 “对,对,就是他!”林晖对于许昕的形容很是认可。 “他为什么会有葫芦?” 看起来很粗犷的男人,怎么会有这么精小的玩意儿,简直是不敢只相信。 这人与人的爱好果然是有所不同呀! “这是赵二喜自己做的,送给我们当做留念的!” “他自己做的?” 看着许昕一脸震惊的样子,李渔点点头。 许昕又把目光转到林晖身上,林晖也点点头。 简直是难以置信,那么大的双手,怎么就能够做出这么精巧的玩意儿,简直是太震惊,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这也做的太漂亮了吧!没有想到葫芦上还可以作画,真是第一次见呀!” 许昕的反应和李渔是一模一样的。 许昕也是无法相信葫芦上可以凋刻出这么精美的画面。 而且赵二喜给他们每个人的葫芦上面的画都不一样。 此刻许昕拿的是一幅风水画。 听着许昕一脸吃惊的样子,李渔和林晖对视的笑了笑。 和刚才李渔的样子简直是一模一样。 “赵二喜的家乡是在葫芦村,他们整个村子都是做葫芦的,家家户户以这为生,每个家庭做的葫芦都栩栩如生,就是一个艺术品!” 李渔又把赵二喜和他说的话,再次重复的和许昕讲了一遍。 与此同时,少杰醒了,他听见了他们几个滴滴咕咕的声音。 睁开眼睛就看到眼前这一幕。 许昕一脸惊讶地盯着手里的东西。 而林晖和李渔正盯着许昕笑着看着。 这个画面好是温馨。他真是不忍心打破。 但是少杰也非常好奇他们到底是在干嘛? “你们是在干嘛?”最终少杰还是问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少杰,你快看这葫芦漂亮不漂亮!” 许昕说着就把自己手中的葫芦递到了少杰的眼前。 “这葫芦惟妙惟肖,画山水画栩栩动人就和真的一样!不错,这是难难可贵的一件工艺品,不过你们是从哪里拿的?” 首先对于许昕递过来的这个工艺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在书本上见到过,但是真正的食物还是没有见到。 不过今天可算是见到了,原来书本上说的是真的,真的有人在葫芦上作画,把葫芦做成工艺品,真是难以想象,这做的程度是有多么的艰难。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