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章 十日 (第2/2页)
大军粮饷所在,整个大营如今有十五万人,战马驽马骡驴牲口十余万头。只每日的粮草豆料等物资,就需要耗费高达七千石。海州接手沈阳的物资,供应前线。沈阳到海州的民夫不算,海州到前线运送粮饷物资的民夫高达五万人。大营的物资够全军使用半个月,各项物资高达十余万石。还有弓矢,兵器等等,每日破损不下千套,弓矢耗费万枝。海州要供应十五万大军,五万多民夫,十余万牲畜。为了这番大战,老奴搬空了辽沈的储备。原来海州供应前线,每三日一趟,本来已经耽误了三日,所以十天。老奴睁开了眼睛。他向来只会算少不会算多。海州卫的物资他很心疼,痛的心在滴血。他也不会赌。他从来不赌。在萨尔浒之战前,一万对十余万,他不是赌,他是根据形势而做出的应对。这场大胜,人人都说他赌胜了。对这些传闻,他笑而不语。“回吧。”老奴轻声说道。阿敏急了。“大汗,十日,给我十日的时间,我攻下北镇,以获得北镇的粮草解自身之困。”“对,再携大胜之威夺回海州。”“说不定那金州将军舍不得这些物资,没有下令焚烧,只要咱们夺下海州动作快,最后又会回到咱们手里。”各贝勒你一言我一样,皆不愿放弃眼前的胜利。北镇的颓势众人都看在眼里,不想前功尽弃。老奴静静的看着众人。帐内的寂静了下来。“尊大汗旨意。”众人最后说道。代善领着自家两红旗,九千蛮兵,一万包衣,急行军到了辽河,望河兴叹。派了骑兵去上下游寻找可渡之地,皆无功而返。渡口皆被毁,渡船都被周兵所得。一连两日都无法渡河,一直到老奴大军前来,看着辽河远远不断的船只往来。“好一个唐将军。”众人心在滴血,恨不得吐血三升,老奴倒是一连的轻松,仿佛船上运送的不是他的物资。盘算了一番。老奴抬起头笑道。“派人去告知那金州的唐将军,我十分的欣赏他,这些物资就当做是送给他了。有了这些个物资,他如虎添翼,养活十万兵不成问题,封疆裂土,我愿意和他结为兄弟之国。”“大汗,咱们不如再绕路几百里,先派轻骑至海州,如何又这般便宜他。”“不必小气,这也是他的本事,我原本接到草原盟友的求援,到底不能无视,这回却下了决心,出大漠和那小王子来一场雌雄。”众贝勒和甲喇额真们不愿,纷纷劝大汗。“大汗说得对,北镇可以再打,蒙古盟友们的人心失去了,以后就不会再有了。”皇台吉突然打断了众人的纷争,出声支持大汗。老奴仿佛随意的看了眼皇台吉。众多儿子里,他其实最喜爱皇台吉。因为他不光会打仗,头脑也更清醒,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天资过人。他难道舍得海州的粮资吗。不舍。心痛的要命。可是这般看来,那金州的将军准备的妥当,就算最后大军夺回了海州,那将军也可以凭船全身而退。不管民夫,自家还有十五万大军,牲口十余万。军中口粮已不足十日。至于宰杀牲口,不到最后一步老奴不会做下这个决定。牲口和军士,结合起来才是战力的保证。既然东路不通,就打西路。出关去辽河套,获得蒙古人的牛羊战马,至于土蛮小儿林丹汗,老奴真的看不起他。此举绝路逢生,不但能重整军心,还能恢复军中口粮。不然十五万大军就算顺利的夺下了海州,吃什么喝什么。辽沈的物资已经不足够供养这么多人。皇台吉鼎力支持,加上老奴的威望,留下大贝勒绕路辽河,联合辽沈之兵去夺回海州。不过老奴估计,他要是那唐将军,只会留下一个空城,就算带不走的也会焚烧一空。这也是促使老奴出关的重要因素。他向来不赌。海州城可以不要了,反正就在那里跑不了,而现在如何获得物资和军心才是关键。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老奴从来不会选择被人牵着鼻子走。唐清安不知道老奴猜到了他的心思,不过老奴有一点猜错了。他并没有焚烧海州的想法。历史上官渡之战。袁绍有十一万兵,万余匹战马,其余牲口数万,加上民夫十余万,号称七十万。战线千里支援,所以乌巢为他的中转站,积压了两百万石的粮食草料。袁绍有中原之富,老奴虽然全得辽左,连番战争却没有这么多积累,土地还比不上袁绍之广。就算如此,整个复州有豆料粮食计百余万石。曹cao偷袭了乌巢,但是他带不走,只能焚烧一空,那冲天的火光,相信谁见了都会心痛。海州城南就是海城河,从城里直接运到船上,海城河进入大辽河,就可以通海上。出了大辽河口的辽河口,半日就可以到连云岛。如果蛮族有水师,可惜他没有。战争没有如果。所以唐清安要搬空海州。“十日。”唐清安望向众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