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_第二百一十二章 杀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二章 杀招 (第2/2页)

到了大凌河堡。只这一项,每年消耗数百万两的物资。李达祖也想修。可北镇宽阔,地利不如辽西走廊。数次想要修堡,修到了一半都被西平堡,大辽河蛮族大营的骑兵毁掉。不但徒增伤亡,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北镇目前实际有七万兵,锦州目前有五万兵。且大多都是未经历战火的新兵。七万新兵,如果全部用来守城池,那还是有的守的,就是要考虑粮食。还有附近军户的家卷,辽民十余万怎么办?唐清安皱起眉头。“派人去朝鲜,向朝鲜国主请求调五万兵到金州,两国为父子之国,理当共拒蛮族,沿途粮草由朝鲜提供,到金州后则由我国提供。”先把军力调来再说。……金州,锦州都在忧虑北镇。北镇李达祖则在骂娘。锦州史鼐,金州唐清安都不是好东西,都特么见死不救。一边坚壁清野,一边把军力收缩回北镇。以前车之鉴,放弃了前方各兵堡。连较大的镇宁堡都放弃了,后面的镇远堡,因为处于大黑山小黑山的山中。仗着此堡易守难攻,才留了已经升任为游击的丁源,驻守镇远堡,并负责镇安,镇静二堡。又忧虑蛮族jianian细,命令各门紧闭不开。如此才不到半个月,蛮族大军就突至北镇。见到此地的状况,人们都愤愤不已。“咱们里面有jianian细。”听到莽古尔岱的愤怒,汉将们低头不言,以免引祸上身。皇台吉眯了了眼睛。他早就感觉到有些不对劲。每每金州都能抢在他们前面做出应对,好像知道他们下一步的动作一般无二。这回为了保证突袭的优势,后方管控极严格。而这北镇竟然已经坚壁清野,非十天半个月之功,必定许久前就收到了消息。到底是谁。皇台吉面色极其难看。城外蛮兵漫山遍野,视线所及之处,都是蛮兵在安营搭寨,李达祖在城墙上,领着各将观望蛮族大营。“至少十万兵。”李达祖身后一老将,以对方的规模,推断出了对方的人数。不过。这回众人面色虽然紧张,却不怎么担忧。城里可是有六万兵的。蛮族兵就是再精悍,己方有城池之利,至少也能做到一换一的,甚至更高。李达祖就不信,蛮族敢在城下丢几万兵。皇台吉看着北镇城墙,心里愤怒万分。虽然没想到能偷袭到北镇,但是让对方手脚忙乱一番,也是极为有利的。从沉阳南行至海州,再从海州北上到北镇,一路八百里之遥,中途大军过河,总共行军用了二十四天。“四贝勒,咱们怎么办?”皇台吉是老奴第八子,四大贝勒中年龄第四,因此称为四贝勒。听到手下的问话,皇台吉看着北镇的高墙久久无言。这一场仗。他必须胜。蛮族和大周不同,哪怕父汗钟意他,他也必须拿出足够的资历才能服众。“修寨。”打了十几年的仗,皇台吉冷冷的说道。第一日,蛮族未攻城。第二日,蛮族未攻城。第三日,感觉不对的北镇,派了一部骑兵出城试探,果不其然被蛮族歼灭,只有少部分人才逃了回来。“蛮族调走了部分军力。”虽然没有试探出来,但还是有老将看出了蹊跷,立马说道。听到他的话,北镇诸将虽然明悟,也无可奈何。野战打不过敌人,靠着城池抵御,这就是静的一方。以静制动。用的好就是上策,用的不好就是下策。主要看敌人如何能应对。第五日。从蛮族的防线中,突入进来了几名周骑,身后还有紧紧追赶的蛮族骑兵,被蛮骑射倒了一个。剩下的两个终于接近了城墙,靠着城墙上弓箭手的掩护,才顺利的逃过一劫。搭乘城墙上放下来的箩筐,带了来求援信。蛮族正围攻义州。义州在北镇左边百里距离的大城,义州到锦州不到两百里。根据送信骑兵所言,义州派了两队出城突围的求援骑兵,一部向北镇求援,一部向锦州求援。“锦州不会出兵去救,他们只有五万兵,以史鼐的性子,绝对不会再派兵出城。”李达祖脸色难看。他如何又不知道史鼐的脾性。要救早就先派援兵来了,先前不派,现在更不会派。义州属于他管。他只留了七千兵,还有三千兵留给了丁源。而来求援的人说攻打义州的蛮兵,大概五万人左右,也就是说城外最多也只有五万蛮兵。北镇城里有六万兵。城外蛮族分兵,也有六万兵。自己兵力并不比对方少,敢出城打吗。想到此处,李达祖叹了口气。该放弃的就放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