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_第二百四十四章 千变万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四章 千变万化 (第1/2页)

    刘承敏原来只是金陵乡野普通富户的童子。家中有些薄产,因此家里本想要供养他读书,认识一些字,如果祖宗保佑,能考上功名,那就再无奢望。可是就和其他儿子一样,父母希望做的,他偏不喜欢,从小喜欢瞎混,爱上了舞枪弄棒。正好有同族的老武师做不动,从城里搬回老家养老。一老一小看对了眼。既然这般,刘承敏的父母送上了一些孝敬,老武师正式收刘承敏为徒。从此。金陵某个不知名的乡野,多了一名调皮的小子,在老头的棍棒下,痛哭流涕后悔不已。直到有一天。他在烈日下蹲马步,汗流浃背,脚软眼昏,发现了身旁突然出现了一名陌生的少年。少年饶有兴趣的观望他。“你是谁,面生的紧,从哪里来?”“我来看望你师傅。”师傅原来是薛家商队的武师,跟随薛家的商队走南闯北大半生。“说起来我还是你的师兄。”“放屁,我师傅说只收过我一个徒弟。”幼年刘承敏骂道。这是他和大哥第一次见面,刘承敏记忆犹新。……刘承敏一眼看穿了辽东经略魏毅的意图,不光是他,很多人都看出来了。杀鸡儆猴。新官上任三把火。谁能不懂。以辽东经略的身份,彭大海刚好合适,官职不小,又不是总兵。朱秀在一旁被一帮人团团挡住,众人都露着笑脸,却一步不让,令朱秀一时脱困不得。毕竟在人家的地盘上,朱秀有所顾忌,不敢翻脸,想要为彭大海求情,可惜力气不足,焦急不已。他统兵的才能已经十足,可惜并不是勐将出身。武震孟。刘承敏能理解他。此人世袭的军户,从骨子里就卑微,哪怕如今贵为总兵,面对以前的世袭上官以及同乡,到底做不到决然。不是说武震孟不敢,只不过一时间还没做出决定。两位总兵不出面。其余的花眼等人,虽然焦急,可是他们的身份,在辽东经略面前不够看。而核心的的原因。就是他们人少,在别人的地盘,无法施展。魏毅。此人的表现来看,是能狠厉起来的,不能被他儒雅的表象所迷惑。刘承敏不知道此人,会不会真的翻脸,因为此人千变万化,的确难以预料。但是无论如何。彭大海是大哥的心腹爱将,遍观诸人,唯有自己能令对方忌讳,不敢轻易下手。因此,刘承敏动了。从小打熬的力气,不是一般人能拉得住的。一步步走了进来。锦州的武将们都拉不住他,纷纷变色。此人好大的力气。刘承敏走到魏毅身前,挡住了彭大海。六年前。辽东大变,人人畏蛮不敢前去。大哥要去。既然大哥如此坚定,刘承敏留下了哭哭啼啼的家人,义无反顾的跟随大哥。从富裕的金陵,到荒芜的辽东。一路所见所闻,虽然有埋怨,可是他早就做好了随大哥战死沙场的觉悟。怕死。他就不来辽东。不提刘承敏如何想。当看到他的行动,金江镇的武将们纷纷决然了起来。他是将军的结拜义弟,如果他出了事,众人都无法回金江镇,无法向将军交代。武震孟立马醒悟,按下心理的作用,不顾原来世袭上官的劝慰以及拉拢。毫不客气的撞开了眼前的人,大踏步的跟了进来。老油条赵缑用见状,也不敢耍滑头,老老实实的跟了前来,不理会其余人的告戒。就连严中正,沉有容两名国内调来的水师大将,同样也不敢马虎,来之前两人就商量过。做了两不相帮的打算,可是两不相帮不就是帮金江镇吗。如果是旁人,他们还会观望,可是刘承敏的话,他们也不敢继续再犹豫。总兵们出了头,其余的金江镇将领们底气才足了起来,不论原来出身如何,现在立马团结一致。“何至于此,何至于此。”韩彬出现了,笑着为众人解围,缓和气氛。虽然他如此,可金江镇和锦州军双方之间,随着刘承敏的举动,虽然还不到剑拔弩张的地步。但仍然极其的僵硬了起来。锦州军本来就因为魏毅的手段,心里不服金江军,现在见到金江军将领敢无视辽东经略的威望,同样也愤怒不已。韩彬如何不知道这个好人不好做。可是谁让他又是锦州军出身,又和唐清安关系匪浅,逢年过节,唐清安都会派人送礼。不以身份的改变而忘记他这位长辈。既然如此,他只能选择硬着头皮。“不过是喝醉了的武夫,控制不住闹了些口角,如今各镇齐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