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_第二百五十四章 入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四章 入京 (第1/2页)

    朴周源不同于一般的朝鲜两班贵族,是一名异类,对官场不怎么上心,反而注重民生。大周国为上国,文化乃是世界的中心。不论是蒙古,安南,朝鲜,日本等等国家,都受到其文化的影响,朝鲜则全盘接受。《从斗罗开始的浪人》大周民生凋零,可是对比朝鲜,仍然是远超于朝鲜的。哪怕是历史上崇祯时期,国内的文化,经济,科技,农业等等,都远不是朝鲜可比拟。至少崇祯十年后,南方还是如此。这也是朴周源困惑的地方。明明全盘学习数百年,为何朝鲜还是这般的落后,不光国内民不聊生,国外也都能欺负。日本比朝鲜国土强大,人口繁多,大周更不提。那蛮族在赫图阿拉时,才三十余万人口,数万之兵,为何就能压迫朝鲜呢。还年轻的朴周源,心中留有抱负。他想要好好的看一看金江镇,看一看上国,希望从中找出解救朝鲜的道路。可是年轻人心中美好,现实却很残酷。为了早日到达京城,使者团日夜兼程,渡江涉水,克服艰难。先是到了镇江。镇江的军兵没有因为其是使者团就放行,仍然严格的检查使者团的物品。哪怕是用来向上朝朝贡的贡品,也一一清点入册。几位有品级的朝鲜官员免于搜身,其余的不论何人,都被披衣摸胯,解视行装。一番大动下来,使者队伍乱成一团,各自皮箱纸匣狼藉草莽,争自收拾。朴周源虽然是使者的弟弟,却没有特殊对待。他倒是不怎么在意,唯独对镇江兵摸胯这一块,感觉十分的羞耻,特别是身旁明显有不少朝鲜兵。这些在朝鲜地位低下的军户,看着这些穿着长衫,国内趾高气扬的贵人,狼狈不堪的模样。虽然脸上没有笑,眼睛里却笑意十足。如果没有这些朝鲜兵,朴周源还不觉得被冒犯,正是因为这些人在,他脸上羞怒通红。可是又无能为力,只此一事,就把他打击的灰心。镇江乃军事重城,所以不招待朝鲜使者,朝鲜使团要么继续赶路,要么城外扎营。见天色还早,使者团选择了继续赶路。结果没走多久,春雨突降。使者团又连忙安营扎帐,可是帐篷虽然搭起来了,地上全是泥浆,无处落脚。又有野外蚊虫肆起,不敢掀开帐篷帘子,导致帐篷内热气飙升。朴周源是使者的弟弟,不需要做活,虽然烦闷却轻松些,不像杂役们。不但要照顾货物,还要寻干柴等各事,在雨中狼狈不堪。雨停了,天也黑了。第二日。使团继续上路。抵达东沟前,景色从野外荒芜渐变,犹如沙漠绿洲般的发现,朴周源彷佛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新世界。金江镇是军事重城,众人无法进去,所以未看到全貌。眼前原野平阔,沟渠遍地,处处耕地,根姐狼藉,牛蹄辙迹,纵横草间。好一副悠然富庶的农间之态。只凭眼前所迹象,朴周源就断定已经临近东沟。东沟是镇江到金州第一个新城。众使团还未看到东沟城,就见到堤坝上放牧的百姓,或羊群,或耕牛。虽然穿着简朴,乃至满身的补丁,面色也瘦弱,却自有一股安宁之气,让人殷羡。羊豕弥山,朝烟缭青。朴周源下意识的想到了这句诗。都说金江镇新立,年年大战,百姓困苦不堪,他所见之局面,却是一派安宁、平和之景。只这东沟新城,就远超过朝鲜各地。因为有朝鲜国主的国书,以及东江镇的检验放行文勘,因此东沟放了使者入城。正使,副使和东沟官员沟通,朴周源则去城里游历。有木屋,石屋,乃至砖屋。门户整齐,街术平直,两沿若引绳然,墙垣砖木筑各有,虽然不奢却新洁。百姓虽然不富,却也偶有说笑。金江镇才起几年,且连年大战,只这东沟就是如此,那更富于的金州又是如何?朝鲜立国数百年,民生却比不上这金江镇一偏城也。朴周源忽然意沮,失去了游览之意,想要回去歇息,心里却guntang的一片。到了落脚处,本来他是要和人通铺而睡,他哥哥照顾他,让杂役去挤,为他安排了单间。朴周源习以为常,和大哥吃完饭,用杂役送来的毛巾铜盆洗漱完,躺在床上。突然坐起。“此嫉妒心也。”不禁感叹,自己素心澹薄,以此为荣,不想才入金江镇一偏城,所见不过百一,就如此慕羡猜妒。他睡不着了,披着外衣在屋子里东面而立,良久才转身。朝鲜国土远比金江镇大数倍十倍,而百姓数百万。又有数百年根基。可是他知道朝鲜国内是个什么情形。成群结队的百姓,衣不蔽体,空手沿村乞讨,皆无家产,各处徒留枯骨。第二日。他压下心里的妒忌,又看到东构城百姓的细致处。周视屋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