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_第三百一十二章 东部草原齐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东部草原齐心 (第2/2页)

叔叔粆花一直不管,他也有些灰心了。“你不干就让位,有的人愿意干。”“阿布。”煖兔急了。粆花不理他,目光跃过他的身影,看向了他身后的大周使者,自称懂蒙古话的汉人。“你想要我们蒙古人为你们汉人打仗,让我们蒙古人流血牺牲,凭什么?”粆花的目光,犹如一道实际的压力,覆盖到了贾鉴的身上。眼前这名蒙古大首领,可以聚集十万,甚至更多的控弦之士的首脑,征战一生的老人。目光中既有坚韧,又有深邃的智慧。蛮族老奴不敢动宰赛,大半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虽然此人对此事未发一言。但是真的惹了他出山对抗蛮族,以他的号召力,整个喀尔喀各部,乃至于察哈尔部分的部落,都会齐聚于他的旗帜下。蛮族则将面对统一的东部蒙古,而不是能各个击破。哪怕已经归顺蛮族的科尔沁各部,也会重新反叛。虽然宰赛是喀尔喀大首领,可是眼前的老人,才是喀尔喀各部,真正的具有不可预知影响力的人物。贾鉴下意识的吸了一口气,平复了内心的心情,整理了自己的思路,才缓缓的回答。“因为唇亡齿寒。”“哈哈哈。”粆花鄙视的看向贾鉴。“我们蒙古人,帮你们打败了蛮族,难道你们周人就会和平的对待我们蒙古人吗?”听到粆花的反问,贾鉴底气十足。“周人和蒙古人,必定能,而且已经和平共处了多年。”贾鉴顶着众人的目光。“右翼蒙古,自从俺答汗,带领部众向我朝朝贡之后,已经保持了六十年的和平,边疆稳定了六十年而未动兵戈。双方的互市,蒙古人为大周带来了牛羊马匹牲畜,而周人为蒙古送去了盐巴铁器茶叶布匹等生活必需品。不光是右翼蒙古的台吉们,就是右翼蒙古的牧民,没有一个人愿意打仗。而大周的百姓同样和右翼蒙古牧民一般,也不愿意打仗。双方之间换取各自所需要的物品,而达到数十年的和平,如此下去,则生生世世和平共处。我们将军所言。只有一种人能破坏双方百姓的意愿,而让双方cao起兵戈,开始自相残杀。”贾鉴最后提到了平辽侯,自家的将军。对于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不光是在场的其他人,连粆花也十分的好奇。此人的成就,的确耀眼令人不可直视。此人只用了七年,就达到了蛮族的老奴,用了一生才达到的实力。而自己呢,粆花失落的想到,自己一生的成就,并无值得炫耀的地方。年轻时候的抱负,哪怕聚众十万,也无所成。“你们将军说了什么。”粆花轻轻的问道。“只有不顾牧民的死活,而只顾自己的权势和野心的人,才会导致双方频繁发动无用的战争。”“放肆。”不光是众人,连煖兔也不满的看向贾鉴。这话听起来就是在指责粆花。粆花却没有生气。“可是大周多年都拒绝和东部蒙古互市。”贾鉴心中大动。粆花的态度,和传闻中的不一样。“因为东部蒙古一直敌视大周,视大周为敌人,那么大周如何又会和敌人互市呢?”六十年前,俺答汗带领右翼蒙古各部,多次化解双方的误会,并督促各部不得闯入大周边境。俺答汗的诚意,朝廷自然看得见,顺理成章的就会相信俺答汗,相信右翼蒙古。从此以后,右翼蒙古所有部落的台吉,都受到赏赐,在边地获得互市的资格。请问大周防备了右翼蒙古人吗?”众人都没有话说。右翼蒙古人富裕,他们东部蒙古,竟然还需要从右翼蒙古手中,换取大周的物资。“你们未来如何对待察哈尔?”粆花东一头西一头的询问,令贾鉴看不懂了。怎么又突然提到了察哈尔部落。察哈尔是蒙古可汗的部落,现在的可汗就是林丹汗。“蒙古人虽然不满林丹汗,可是仍然还是不愿意察哈尔被人征服的,这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突然。贾鉴想起了将军的话。“大周对周边,向来都是和平共处的,唯独不愿意和平共处的具有野心的人,才会挑动其战争。而面对战争,大周也不会惧怕。”贾鉴回答的不倨不傲。粆花没有继续多言。粆花不但是武将,也是具有政治意识的人物。不会因为贾鉴三言两句而改变态度。这回他改变了态度。因为他当初也没有想到,周兵和蒙古兵,因为数百年的对持,竟然都到了精疲力尽的态势,皆无力应对蛮族。本来还想着帮助蛮族,让蛮族顶着前面,吸引大周的火力,给东部蒙古喘气之机会。哪想到辽东大周守军的形势犹如洪水一般,一泻千里。看的他胆战心惊。即悔且无力改变形势。也是他这些年再也没有动兵,配合蛮族牵制大周的原因。历史上。他眼见大明形势败落的一塌湖涂,改变了和后金结盟的态度,亲率蒙古兵和后金决战,最后战败而不见踪迹。这也是唐清安决定,今年和蛮族决战的底气之一。东部蒙古各部落,的确是不愿帮助蛮族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