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五章 贾政退婚 (第2/2页)
,金江镇是他认为的大敌。因此。刘一儒说道。“哪怕真如忠顺王所言,朝廷也应该先解决国内的事,再去解决辽东的事情。国内的事情都没有解决,反而舍本逐末,实乃误国之道也。而且根据臣的了解,平辽侯并没有造反之心,应该顺其安抚对方,为国家赢得缓和的时间,才是良策。”皇帝一脸的沉思。如果能如刘一儒所言,那么国内将会安定下来,辽东也能平息,这是皇帝亲政以来,一直都想要做到的事。和蛮族媾和,他是不愿意的,太伤及自己的名声。可是他也不会对危险视而不见。“只怕最后如忠顺王所言,不联合各方势力钳制金江镇,养虎成大患。”听到皇帝的担忧,刘一儒肯定的说道。“据陕西巡抚周世丰所奏,陕西民乱今年可以平定,等民乱事平,即可再让忠顺王应对金江镇。”皇帝知道周世丰,此人是刘一儒的门生,也是刘一儒亲自举荐。朝廷大臣举荐臣僚,必当避嫌。不过皇帝信任刘一儒,愿意放权给他,只希望他能为君分忧,早些为君分忧,解决君王身前身后事。所以对于刘一儒,在朝堂大肆违规提拔亲信的举动,视而不见。“既然如此,就按先生所言。”刘一儒是皇帝的师傅,皇帝从少年就称呼对方为先生,哪怕亲政也未改口。“皇上圣明。”刘一儒即感动,又松了口气,随后在太监的带领下告退。~~~~~~贾府。薛宝钗一家,突然选择了搬离出去,贾母还在留,王夫人已经同意,王熙凤亲自协助。薛家在京城本来就有宅子。但是宅子门前,没有什么门第,和普通大户之家没有多大区别,不过更大了些。搬离了贾府的薛家,就再也没有倚靠了,更加不可融入京城的勋贵中。不过薛家的子弟,已经离开了京城,去了辽东投奔金江镇,无论是大房的薛蟠,还是二房的薛蝌。前者在金陵参加金江镇组织的海贸,后者在平辽侯府做事。贾政后知后觉,最后才得知,薛家的姑娘,也会嫁给平辽侯,以滕妻之名。“岂有此理。”王府的这回背刺,让贾政恼羞成怒。比起数年前王府用京营节度使之位,换取王子腾自身的前程的背刺的行为。这一回的背刺,更令贾政难以接受,太过下作了。两家何必于此,岂不是让整个京城的勋贵世家都看在眼里,心中不定怎么笑话呢。贾赦闻言,找上门向贾政确认此事,得知属实后,却责怪起贾政来。“你一直犹豫此事,向来不主动,我多次让你派人去催,你却觉得丢人而不做。事到如今,又外人王家人占了便宜,我真是不知如何说你才是。”贾政本来就羞怒,听闻大哥的指责,两人都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哪里还忍得住。“我看平辽侯野心之辈,不定为家中遭灾,不如借此机会退亲。”“你可真是湖涂人。”贾赦气笑了。对于自己这名弟弟,贾赦其实本是羡慕的。上有母亲的偏爱,他的子女又都是出众。他庶出的姑娘探春,比自己庶出的姑娘迎春强了不是一丝半点,他的庶子贾环,也收到贾赦的喜欢。乃至在节日的时候,当着贾母的面,两府众人都在,当众夸赞贾环有才华。就是为了提高贾环的地位,免得继续受到虐待。可惜。二房屋子里的事,他也只能说一说罢了。贾政不改变态度,表示出对庶子的重视,他的话最后一点效果也没有。“你要退亲就退,还能吓住我不成。”贾赦这些年,笼络了一批军方的势力,特别是平安镇的节度使,关系非同寻常。以前还需要借钱,帮着对方扩张实力。随着贾府插手海贸,手中有了活钱,从此更加的亲密。平安镇的长子嫡妻已经患病,就等着其病亡的时候,主动提出联姻,自己也有女儿。虽然是庶出,但对方也是续弦,倒也配得上。贾政当然是气话。他虽然心中疑虑,如此大事更不敢坚定心思,本来就是个性格软弱之人。此时,史鼎找上门。商谈关于平辽侯的事。“什么?万不可如此啊。”史鼎听到贾政的想法,连忙劝阻。贾府虽然平庸,但是史府更不想看到王府越发强势起来。“王子腾做事没有做绝,也隐晦的透漏,会安排薛家姑娘和贾府姑娘一起入金州。要是听到你的话,王子腾绝对会高兴的跳起来。”“唉。”贾政叹了口气。史鼎摇了摇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