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一章 长公子归家 (第1/2页)
唐清安在山上的寺庙已经吃过斋饭,且让人回来告知府上,不要等他。 孩子们都哈欠连天,连调皮的令秦可卿头疼,精力旺盛的小儿子,眼皮也“打架”。 见状。 唐清安让众人回去歇息。 屋子里安静了下来。 烛光下,映衬出探春红着的脸蛋,语气显得平静,只是略带颤抖的语音,让人看得出她的羞意。 命侍书、翠墨、蝉姐等丫鬟去备水。 热水早已由做粗活的婆子们准备好了,很快就倒满了浴桶。 军中条件简陋。 以他的地位,当然可以命人准备足够的热水,不过战事激烈,士兵们哪里还有闲余的精力。 而且也不合时宜,所以每日都只是简单的洗漱一番。 回到家就不同了,休息的港湾。 于是。 唐清安觉得浑身不爽,等不及起身,正要抬起手,探春鼓起勇气靠前来。 伸出手为夫君宽衣,自己的衣袖顺势滑落下,露出滑嫩的肌肤。 其实。 探春是众人中年龄最小的。 晴雯和香菱同岁,贾府的二姑娘比他们要小一岁,探春比迎春更小。 看着努力保持大妇之气的探春,从小养在大贵之家,当然有端庄之态。 越是这般,唐琴才觉得可爱。 唐清安握住了胸前的手,吓得贾探春圆肩一颤。 “时辰不早了,你忙碌了一天,让丫鬟们准备准备,也去洗漱,早点安歇。” 探春面露犹豫,终归是女儿心态,虽然性格坚定,有些事却实在难为她了。 话是这么说。 结果还是洗漱了半个时辰。 等躺倒了炕上,几日来一路的疲惫,探春仍在外间重新洗漱,唐清安差点睡着了。 直到探春轻手轻脚的钻进被窝,只觉满怀温软如玉。 握着探春的手,感受手心的滑嫩,唐清安压下心里的欲望。 秦可卿年龄虽然是最大,其实按照后世的眼光,也才是二十几岁的女青年。 又顺利的生了头胎,以大周的医疗条件以及风俗,才是生育风险最小的。 反而是探春的生育风险最大。 所以唐清安这两年不准备让探春怀孕,为了她的安全着想。 自己还年轻。 古人云三十而立,他三十岁都还没大,未来的路还长,有些事并不急。 “夫君。” “嗯?” 贾探春在夫君耳旁轻声细语,把白日关于济州岛人参贸易的事情说了。 “你做的很好,就按照这么办。” 不论古今。 男人打拼外面的事,女人cao持家里的事。 夫妻齐心则家和,家和则万事兴。 是上千年以来,历代留下来的生活经验,亘古未变的道理,可见其正确。 贾府是如此,天子也是如此。 唐清安建立金江镇,对财务更加划清界限。 家里的一切开支,皆来自家产。 金江镇的收支,则来自财政。 未来自家收支的家业,尽出海贸,哪怕他死后,子孙也会是如此。 只人参贸易一项。 这项生意要是维系得好,就足够子孙世代的使用。 当今时代的海贸,赚的就是各国王公贵族酋长土司富人军队的钱,普通百姓身上哪里有钱可以赚。 听到夫君的认可,贾探春心里松了口气。 还未嫁给自己的时候,对方就在为自己cao心,寻常人家都重视人情往来,更何况勋贵们。 探春和各家内眷们良好的互动,无形中增添了勋贵们对平辽侯的情谊。 感受到对方全身心对自己的依恋,也感受到了探春身上的忧虑。 只为了这份感动,唐清安就忍不住劝道。 “贾府的事,你不要太过忧虑,不会影响到我们夫妻二人的,而且迟早你父亲会改变态度。” 唐清安虽然不在府中,却知府中事。 贾敬去世后,贾府就没了主心骨,几房的当家人,皆各自为阵,没有明眼人。 听到夫君的安慰,贾探春安静的把脑袋躺在他的怀中。 女人如水。 探春很聪明,她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手抚在夫君的胸膛上。 京城的王府,薛府都来了人,带来了不少贵重的礼品送入府中,祝贺夫君光复辽东。 还有薛宝钗的亲兄弟,表兄弟都在为夫君做事。 秦夫人的情况,更是府中上下皆知的。 而至今。 贾府都没来人贺夫君。 也没个说法,探春如何不忧虑。 比起薛宝钗家里对姑娘的支持,自己虽是贾府的女儿,却仿佛没有一样。 安抚了探春,两人相拥而眠。 第二日。 唐清安去了节度府办公。 锦乡侯府的态度搞定了,贾府的态度至今未明。 “估计是受到国内平息义军的影响,所以迟迟不敢表态吧。” 谢友成猜道。 以贾政的性子,倒是有这个可能。 唐清安皱眉起来。 平辽侯府与贾府虽然不是四大家族,两家却关系非常,实乃犹如四大家一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至少在国内是如此。 贾府倒了。 金江镇在国内的关系会倒下一大片,从而影响金陵的海贸和福建移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