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八十四章 薛宝钗的底气 (第2/2页)
会。 陈德言心肠很硬。 这些年他处理过很多会影响金州的人。 牺牲一名丫鬟,对于贾环的未来是值得的,所以他冷眼旁观,等着贾环受挫。 事情没有超出陈德言的预料。 贾环和来旺一家打了起来,很快就闹得老太太和贾政都知道了,气得贾政狠狠的打了贾环。 不但没有保住丫鬟彩霞,连带母亲去金州的意愿也落空。 …… “何必呢。” 贾琏叹了一声。 马车上。 贾环趴在褥子上,屁股虽然上了药,但还有血迹渗出,脸上不但没有后悔,露出脖子满是青筋的恨。 从记事起,父亲就从来没有好好与自己说话,尽是厌弃的眼神。 “如果不是陈德言上门求情,你父亲都不放你去金州,看把事情闹得。” “府里为什么这么对我?” 贾环捏着拳头。 贾琏和王熙凤不和多年,早已看不惯王府的行事,虽然不敢出头得罪,但是拱火还是愿意的。 “你呀,就不能为家人多想想。” 掰着指头把王府两年来的行事告知。什么薛蝌,薛蟠云云,厚着脸皮把薛宝钗送去金州云云。 “你想想咱们府上的情况,难道你还不明白?” 贾环和宝玉不同。 宝玉在怎么不堪,也是嫡子,和勋贵子弟往来不断。贾环一则年龄小,二则是庶子,沾不上光,也就得不到外面的消息。 听到贾琏的分析,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眼神。 “王府是奔着你jiejie去的,想要夺你jiejie正妻的位置呢。好不容易,三meimei让平辽侯松口,答应你去金州。本是要好好培养你,等你出头了,才能成为你jiejie的依靠,能帮助你jiejie的娘家人。” 贾琏叹了口气。 “结果你倒好,临行前和府里下人争抢一名丫鬟,还是别人定好亲的人。出了这种事,传到金州,你的名声不就坏了。名声坏了,金州上下谁都觉得你是纨绔子弟,最后人们又怎么看你jiejie?” 贾环愣住了。 他从来不知道这些。 jiejie的信中向来说她过得很好,只让他们母子好好照顾自己,三叔也从来没有跟自己说过。 贾环心里很难过。 即难过自己的jiejie,又为彩霞伤心。 以前只听过来旺的儿子如何如何烂赌,昨日又见了那副小人嘴脸,越是为彩霞担忧。 可是贾琏的话,又令贾环心如刀割一般。 自己不但没有帮助jiejie,反而还连累了她。 心中迷茫了起来。 三叔常夸自己,可是自己什么事都办不好,真的是如此吗,还是三叔的客套话。 第一次,贾环怀疑起自己,他不信三叔对自己是虚情假意,只怀疑自己是否如三叔所有那般,值得三叔的夸赞。 其实贾琏自己也很迷茫。 他并不傻。 宁国府是那般的模样,自己父亲和二房也不和。还有宫中的那位,或多或少的消息传来出来,知道其实不受皇帝的喜欢。 以后的贾府会是什么境地?自己这一代人,还能保持住门楣吗。贾琏想不到,也不敢想。 今朝有酒今朝醉,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没有魄力去改变自己,也不想改变自己。 色是刮骨刀。 贾琏早就硬不起来了。 三meimei怎么也是贾府的人,贾琏还是希望她能对抗的了王府的。至于上一代人的不和,就留在上一代吧。 ~~~~~~ 金州。 平辽侯府。 外厢房。 院子里站在几名男子,分别是王仁,王仲,薛蟠,薛蝌,薛蚪,薛蚣。 帘子里传出薛宝钗的声音。 “最近我听到一些话,也不知从何处传来的,说的是京城的些事情。” 薛宝钗的发箍上戴着踏雪寻梅錾珠花,穿着曳地飞鸟描金长裙,外披碧色彩绣蝶纹软烟罗纱。 美童波动,款款动人,端坐在红木嵌螺繥扶手椅上。 丫头文杏从身侧的珊瑚迎门柜里,找出一把六菱纱扇。薛宝钗微微摇头,文杏就握在手里,也没有放回去。 外头的王仁,薛蟠,薛蚪负责金陵的商道,以及维系京城金陵各地各家的关系。 王仲,薛蝌,薛蚪,薛蚣四人是金州的文武官员。 王仲是货真价实的武状元,武艺过人,骑马能左右开弓,目前在军学堂担任教官。薛蝌,薛蚣在衙门办差。 这就是王子腾的做法。 金州不是只要人才么,王府就只提供人才。 在国内帮助金州发声,维护金州的商贸,提供金州的内政等等,总之做到金州满意。 要钱给钱,要关系给关系,要人才给人才。 金州需要什么,王府就做什么。 犹如当初结盟贾府的时候所做的一致,让人无法拒绝,令人感叹,王府的兴盛,后来居上超过贾府,不是凭空掉下来的。 对于像薛宝钗这种女儿,爷们也不会像贾府那般的态度,反而极为的遵从。 这就是薛宝钗的底气。 “事情过犹不及,迟两日早两日,又有何区别。反倒是做的急了,才让人看在眼里,不是咱们做的,也变成了咱们做的。” 他们明白宝钗的意思。 贾府的庶子贾环,抢府里下人的未婚妻,已经在金州传开了。 谁传的? 没人知道。 但是薛宝钗知道,除了院子外的几位,还能有谁呢。 此事做的不好,以将军的智慧,必定能猜到原委,反而引起不美,顺其自然才好。 所以薛宝钗不得不出面,交代他们不要继续做下去。 “此事的确有些许孟浪,索性事情也不假。” 薛蝌说道。 他来金州时间久,如今已然外放到地方,成为了王府在金州中,新一代中的领头羊。 薛蟠他们挣再多的钱财,也只是辅助。 犹如四大家族的时候,薛家一直是垫底的存在。 听到薛蝌的话,薛蟠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虽然薛蝌没有指责自己,但此事的确是他传开的。 “我和薛蟠也没有见人就说,只在关系好的朋友面前提了一嘴,应该没这么严重吧。” 王仁迟疑道。 “大姐说得对,顺其自然的好。” 薛蝌反驳道。 既然如此,众人也不再争论,听从了薛宝钗的话,不再推波助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