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一十二章 心愿的达成 (第2/2页)
没有地方上的投靠,光凭借打硬仗,就算后金有二十万大军也不够消耗的。 忠顺王是需要重视的对手,不可马虎大意。 先装到锅里,再分儿化解方为上策。 …… 海外司司长郑国良,由一名文书带领,经过了几处的院落。 节度府越来越气派。 不是因为修建的富丽堂皇,而是因为其中的衙门越来越多,办事的官吏越来越多。 不少的衙门,郑国良也是第一次见。 海外司衙门设立在济州岛,济州岛是金江镇的通商口岸,无数海外商人,在济州岛采购国内的商品。 无数的国内商人,在济州岛采购国外的商品。 每年从济州岛出发到日本九州的商船,从十数艘增加到了一百九十三艘。 分大中小三等,平均一船税收八百两,只船只税就高达十五万四千四百两银子。 还不算货税。 去岁,与日本通商的进口出口税银包括船税,合计高达近五十万两银子。 只算朝鲜和日本,金江镇去年一年的税收为七十九万三千六百四十三两七分。 暹罗,吕宋,三佛齐,马大岛,把那马,苏门答腊…… 英国,葡萄牙,荷兰,西班牙,德国,法国…… 以及国内通商贸易。 济州岛本就令人咋舌的贸易量,去岁竟然爆炸似的增长,令所有人恍忽。 身为海外司司长的郑国良,如此高官也有些不知所措。 “将军,济州岛充满了各国人,每年都有无数人涌入济州岛,要不要控制下规模。” 郑国良担忧道。 唐清安正在翻看手里的银票。 密密麻麻的花纹,各种没有规则的图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摸不清头绪。 中间的黑色框里,写有凭票兑换四个字。下面写了三十万两银子的数额。 上方,下方,左右,字体盖满了各色的章子,大章小章半截章,分为票据和存根两张。 “别人都不怕,存了三十万两银子,你害怕什么。” 唐清安小心摸着济州岛最大额度的一张存款票据,忍不住笑着说道。 别小看这一张银票。 这张银票代表着商人们对金州的信任。 代表这济州岛的经济体系,已经被国外接受,并且遵守和支持金州的经济体系。 “商人最希望的是稳定安全的环境,就是日本,现在不到两百艘商船规模,比我的目标还差的远。” 唐清安安抚对方说道。 商人是什么?商人就是大户,实际上就是读书人延伸出来的。 京畿各大矿场主,哪个不是生员的身份,哪个家族不是书香门第,谁没有朝廷做官的族人。 大周管不了大户,同样也管不了商人。 因为大户本来就是商人,商人就是大户。 大周收不上来海贸的银子,不代表海贸就不存在,民间的海贸体量巨大,只不过不受朝廷管控,更不用向朝廷交税。 他唐清安联合粤海将军打击东南沿海海盗,就是断绝大户们的渠道。 结合国内勋贵在金陵扩张商路,就是为大户们提供仅有的新渠道。 他实际上把郑芝龙的事情做了,做的更强更大。 因为金江镇的盘子大。 郑芝龙明面上是海盗头子,本质上是商人势力的联合体,推举出来的首领,比起自己,郑芝龙缺少了底气。 犹如日本的贸易。 明朝高峰时期,海盗们在日本长崎建造了大本营,甚至密谋夺下日本。 只可惜保密不行,消息被幕府得知,抢先下手打败了海盗们。 正是这个背景下,原来的大首领死了,才有了下面的郑芝龙出头的机会。 在唐清安的计划里,只通往日本的商船规模,就会达到一千一百艘,光船税就能收八九十万两银子。 现在才哪到哪,济州岛海外贸易的巅峰期,远远未到。 有了巨量的银子。 金江镇就能从世界上购买所需要的商品和物资。 硝石,硫磺,燧石这种性价比低的矿产,金州也能花大价钱去采购,正是因为济州岛海贸利润的底气。 但是银子不是万能的。 不只是把大周的土地生产出来原料,制作成商品,换来实际无用的银子。 而是需要得到自身需要的商品,把银子花出去,形成良性的循环,才是国家经济之道。 “今年需要加大从日本国内采购粮食的力度,不要把银子浪费在手里。” 唐清安要求道。 “可是陶鏴镇使提醒过我,说日本国内缺粮,灾民无数,各地大名对粮食管控的严厉,恐怕很难买到粮食。” 郑国良一脸的为难。 “我不管日本的灾民,让柳湘莲告诉德川忠长,今年必须卖三十万石粮食给金州。” 刺杀的行动,扯开了日本的平衡。 日本退位天皇的身死,让幕府的威望下降到冰点,各地外样大名斥责幕府将军,甚至出兵协助德川忠长。 哪怕没有行动的外样大名,实际上也放纵德川忠长的军队,为其提供便利。 九州岛更是驱逐了幕府所派官员,以加藤忠广的实力,和松平忠直的名望,打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 目前的局势,更像是德川家光和德川忠长两人的战争。 亲藩大名保持了中立,普代大名多数支持德川家光,少数支持德川忠长。 但是更多的外样大名,他们支持德川忠长。 德川家光实力雄厚,德川忠长支持者多,双方各有优劣。 但是总体上,还是家光的军队压着忠长打。 虽然忠长先下手为强,扩大了不少的地盘,如今一步步吐了出去,形势颇为不利。 柳湘莲已经提议,让第四镇暂出兵三千,协助落于下方的忠长。 但是现在的德川忠长还没有服软。 所以第四镇只卖高价武器装备给德川忠长,没有直接出兵。 打仗好啊。 不但要多死点武士,更要多死点平民才行。 如果历史没有变化,今年九州发生日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民变之一,想起来唐清安就美。 他布局这么久,不就是为了挑动日本的内乱么,最后借助九州民变轻易的分割日本。 既然日本的战乱复起,什么时候平息,就不只是日本人能决定的事情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