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一十七章 武莽子的莽 (第2/2页)
武震孟噼头盖脑的说道。 “我只要拿下这块土地,我管朝鲜吃不吃得饱肚子,吃不饱那就饿死吗,死的人多了,剩下的人不就够吃了。” “这土地我不拿,朝鲜就能养军,我不能养军;我拿了,我就能养军,朝鲜不能养军。” “你说不能拿,废话连篇,等朝鲜养了军,他日后难道不对付我?会放过我?” 武震孟越说越气愤。 还是以前跟着将军好,身边哪里有人呱噪。 那时候他们才几个人?面对蛮族有没有说这不能打,那不能打,哪次不都是向天争命。 金州两万兵时,面对二十万蛮族大军的围攻,又讲没讲道理?唯死守二字。 “我算是明白了,为何把你叫做武莽子。” 李成贤被武震孟的行为气笑了。 “师必有名,大功可就矣。” 不过对方是节制使,李成贤只能耐着性子说服他。 “当初我们拿下咸镜道和平安道,虽然屡经波折,但正因为占据名号,才大功告成。” “今日无名侵占朝鲜,必定引起朝鲜上下的反抗,哪怕占领了此地,也会遭到不停的反叛和抵抗,得不偿失也。” “军国大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否则不能妄动,需谨记国虽大,好战必亡之言。” “放屁。” 武震孟刚说话,外面就有人通报,说罗科求见。 “他个狗娘养的还敢来见我。” 别看武震孟态度坚定,实际上还真不敢对李成贤如何,他是莽,又不是傻。 现在来了个外人,本就对此人不满,他刚好泄火。 李成贤皱起眉头。 “军司下令抽调三千蛮兵去第四镇,此事稳住对方,让对方老老实实遵命即可,不要节外生枝。” “军中的事我自有分寸,你的道理还是用在别处吧。” 武震孟鄙夷道。 跟蛮族讲道理,他们岂不是要笑死。 拳头大才是道理。 拳头大了,说什么对方都得听着,拳头小了,第一个反叛的就是他们,更不会听读书人的道理。 那老奴世世代代食君之禄,承受国恩,举旗反叛的时候,在乎了读书人的道理么。 汉人屡次帮助了老奴,不是汉人的保护,老奴年轻的时候,早就被其余部落斩草除根。 等他得势后,饶过了汉人? 屡次下令屠戮辽东汉人,不都是出自他口。 李成贤摇了摇头,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绰号,他放弃和武震孟讲理。 等李成贤离开,武震孟让人把罗科叫进来。 罗科被亲卫引进屋中,见到武震孟的身影,连忙拜见磕头。 武震孟手段狠辣,罗科内心实则畏惧此人,反而对于平辽侯,罗科不怎么畏惧。 反倒时常觉得平辽侯此人可欺,但是却不敢在武震孟面前有丝毫的表露。 “军司的命令,你做的如何了?” 武震孟没有客气,语气极为的严厉。 “回禀武帅,此事末将委实心有余而力不足,末将营中的情况,武帅知根知底,哪里凑得出三千人。” 武震孟盯着罗科。 跪在地上的罗科,一脸的不自然,畏手畏脚不敢动。 “辽西的蛮族余孽,称呼我等为辽人,其心可诛,尔等不但不反驳,反而私下响应。” “武帅听末将解释。” “尔再敢打断本使的话,本使必取你人头。” 武震孟大喝。 罗科脸色煞白,瑟瑟发抖。 武震孟向来不讲道理,他说杀自己的头,就不会有顾忌,必然会动手。 “尔等以为本使傻,看不出你们的心机,之所以我没有对你们动刀子,就是可怜少部分心向本镇的蛮族百姓。” “人都称呼本使为制使,唯独你又造新词,称本使为帅,阴沟里的心思不止。” “本使问尔。” “金江镇有无克扣尔等,当年大灾,是不是金江镇出粮救治尔等?是不是共约抛弃旧仇,一起共存犹如一家。” “是。” 罗科连忙应道。 “既然如此,为何又出尔反尔?” “制使大人误会,我等不敢违逆啊。” 罗科哭道。 武震孟冷然的看着罗科。 自己就是个莽子,心里没有读书人的那套所谓仁义。 草原人就很好。 有仇报仇,谈和就和好,不表面一套背面一套,整个第一镇就一团和睦,欣欣向荣。 唯独自己打交道的蛮族。 不少蛮人嘴上讲着都是一家人,暗中小动作不断,各种挑拨离间,他已经忍耐了许久。 “实话告诉尔,军司的军令,就是出自本使的要求。”武震孟轻蔑的眼光盯着罗科。 “尔服气也好,不服气也好,最好期望尔使坏的时候,万万不要撞到本使手里。” “将军心善,本使可不是将军,眼里更容不得沙子。” 罗科脸色白一阵红一阵。 他当然是有脾气的,更也藏有不轨之心,现在被武震孟指着鼻子骂,却不敢出声反抗。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因为武震孟虽然不讲理,却不是胡闹之人。 有时候不讲理也是一种手段。 能成为金江镇四大节制使之一,武震孟有他独当一面的才,只不过这个才有些不符合主流的思路。 武震孟不喜欢虚情假意,更不把当下蛮族的实力放在眼里,要闹正好一口气解决。 不想好好过日子,不想当一家人,想采用铁棒磨成针的软功夫,悄悄谋害金江镇。 他这里行不通,如被他抓住证据,必然会直截了当的送走。 偌大的金江镇,不是靠运气捡便宜得来的,是靠着拳头一步步打下来的江山。 这就是他的底气。 抽调三千人,就是他心里不爽,对蛮族的惩罚。 下次再有不改,他也不会轻易放过了。 …… 李成贤最后得知武震孟大骂了罗科,虽然觉得武震孟有点鲁莽,但也没有顾虑。 将军心胸开阔,不惧风险。 成立四大军镇,就是让前线的将领放手施为。 不再畏手畏脚,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各种积弊的武夫们,促进了金江镇的武力,四大军镇的作风都是激进派。 第二军镇的主力虽然调去了第四军镇,但只留下的军力,足以剿平赫图阿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