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四十四章 三十三营 (第2/2页)
军司的战略又太过诱惑。 只要击败了新王。 那么留给金江军的,就是整片空白的华东地区。 其余的流民军失去中枢,威胁不了完整的金江军,要么归顺,要么被消灭。 而且流民军中,目前很多本身就是地方乡民民兵,或者边军摇身一变的。 能加入流民军,当然也能加入金江军。 金江军至今仍然打着朝廷的旗号,具备大义,心理上有天然的优势。 可不是历史上的后金。 四分五裂的流民军,面对后金的入侵,坚定的抵抗,可因为没有补给,没有统一的号令,被逐步围困消灭。 残存的势力退入南方,仍然抵抗了数十年之久。 这也是金江军的优势。 后者的情形,基本不可能发生。 归顺金江军,对流民军残部没有心理负担,反而是大义所归。 朱秀点头认可说道。 作为此次大军出征,前线的总指挥,朱秀支持军司的战略计划。 其中很多细节,还是他的建议。 例如去年下半年,用数月的时间,稳固金江镇在登州的地盘。 就是为了给金江军打下牢固的大后方。 真要是遇挫,可以退回后方修整,卷土重来。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前几个月是水磨功夫,不能着急,现在各事准备完毕,就应该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见朱秀的态度,唐清安没有在提出疑问。 军司和大将达成了统一,说明了对战略的信心,既然如此,作为上位者,他就应该信任自己的手下们。 很简单的道理。 事情就是他们去做,当然要相信他们。 要是他们的才能不足,在完善的计划,也落不了地。 反之。 他们才能卓越,执行力强,再差的计划,也能顺利的实施下去。 这就是人才的作用。 唐清安大手一挥,批准了他们的行动。 谢有成和朱秀刚离开。 金陵也送来了信件,是唐清安的弟弟,唐展望亲自送来。 唐清安打量了两眼,笑道。 唐清安拉着亲弟弟坐下。 兄弟之间血浓于水,虽然一年中见不了几面,但影响不了他们之间的信任。 唐展望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 大哥有能力。 从小就非常人。 小时候就胆子大,敢和小姐说话,敢带着公子出门游玩。 他们虽然不是薛府的奴婢。 但也是从小养在薛家,几代人在薛家柜上做事,和家生子没有多大的区别。 也只有大哥这么胆大妄为的人,才敢与众不同,做出令人咋舌的事情。 但唐展望从来没想到过,大哥能有今日。 如果。 要是如果真的这般下去,大哥以后会不会做皇帝? 唐展望怎么会不激动呢。 醒目的人很多,投机的人也很多,不少的人主动围到唐展望身边,他们的言语时刻都影响着唐展望。 自己要当 亲王啊。 唐展望心里有这份想法,众人都是这么说的,不过他不好意思在大哥面前表露出来。 唐清安点点头。 不论王子腾是否真心说服金陵出兵,但贾赦是迈步过去的槛。 控制徐州和淮安的军方,都是他的人。 不是说这些将领尊贾赦,而是他们借着世交的关系,达成了利益的同盟。 贾赦是他们的代言人。 因为自己的关系,导致贾府没有如历史一样的被抄家,所以根基没有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毕竟是勋贵的旗帜,只要形势变化,立马就能聚拢不少人。 他们之间有足够的信任。 同样也是人心。 勋贵们的人心,也是人心,惯性的习惯围在贾府周边。 唐清安叹了口气。 贾赦他们一伙手里的士兵,唐清安说看重,也没怎么看重。 绝大部分都是新招募的新兵,能有什么战斗力。 守城可以用,但是出城野战,反而会担忧一触即溃,败坏了己方的阵型。 贾赦不给他面子,那自己以后出手对付他们一伙人,自己可不失道义,埋怨不了他。 他们这伙人,占据了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唐清安必定不会任由其把那些地方,当做他们自己的地盘。 冲突肯定有。 但是冲突与妥协的程度,就看双方如何决定。 见大哥不以为意,唐展望才安心些。 看样子大哥不缺兵力。 唐展望还想着大哥是否缺兵,贾赦他们凑个三五万兵北上,还是有余力的。 …… 金州的码头。 船只密布,盖住了整片的海域。 一支支军队登上船。 船队驶入大海,两日抵达蓬莱县。 用了近月的时间,整整九万大军,以及高达上十万匹的马骡驴等牲口,以及车辆军备,不可计数的粮食豆料,运送到了码头。 登莱难民区,高达十馀万的流民,以发粮为诱,全部成为金江军的民夫,缓解了运输后勤压力。 朱秀提前抵达登莱大营。 整个登莱乱成一片,乱中有序。 原先准备数座仓库堆放不下,外面露天临时的场地全部是各种的货物。 像个大工地。 无数的民夫们搭建仓库,按照官员们的划分和指示,搬运,运输等诸事。 朱秀看向顾应时。 顾应时点点头。 大周原来在山东的三大营,两营是拦路虎。 最好的结果就是他们归顺。 可是至今不给答复,朱秀不再等。 此时。 金江军已渡海抵达蓬莱四万兵,可以动刀子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