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向渔村  (第1/1页)
    整个向渔村依山伴水。    有三面是水,一面是山。    这一面的山说是山,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土丘,光溜溜的,没有几棵树。    大土丘的坡度比较缓,村民们的地,基本都在这里。    既然田有“梯田”一说,那这些山坡上的地就是“梯地”。    一块一块,一排一排,层层级级,鳞次栉比。看上去富有层次感,即使是有强迫症的人,看到都会感到很舒服。    余乐家的地在这山坡上有好几块,他是个勤快的娃,利用捕鱼垂钓卖鱼奶娃等之余的时间,通通给种上了。    除了种些时令蔬菜供家里日常所需,其它种的是玉米、红薯、大豆等作物,这些是余乐制作窝料饵料的主要原材料。    此刻,余乐带着小荷花来到了半山腰的一块红薯地里。    站在这半山腰上,全村几近尽收眼底。    只见那三面的水,分别是宁江、余乐浮屋所在的通江湖、以及宁江的一条汊河——汊河对面,正是向渔村的邻居,向江村。    一百多幢房屋或依山或靠水而建,散落在向渔村的东西南北四面。    在村子的中间地带,是一派泾渭分明的景象。    一条五米来宽的马路,从村口横亘至村尾。    马路的两旁,靠江一侧是田垄,有好几百亩。    正是禾苗欣欣向荣、茁壮成长之际,偌大的田垄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一阵风吹过,绿油油的禾苗此起彼伏,碧波荡漾,画面唯美。    马路靠山丘这一边,是池塘。不是一个几个池塘,而是一排排、一列列、一大片一大片的池塘!    这些池塘相互挨着,大的有好几亩面积,小的则只有几分,数量有两三百眼之多。    余乐和大伯家的池塘,就在其中。    叉着腰欣赏了片刻家乡的风采,余乐往手心吐了口唾沫,像个老庄稼把式有模有样地搓了搓手,举着锄头干活。    父女俩并肩作战,花了个把小时,将玉米地里的杂草清除干净。    在劳作过程中,小荷花虽然偶尔三心二意,追个蚂蚱,撵个蝴蝶什么的,但总体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小妮子别看才四岁多,可真的懂事,知道老爹不容易,要帮他分忧,要力所能及地去做一些事情。    “走,打鱼去。”    余乐牵着大闺女,回到大伯家。    大伯坐在门口抽着烟,早已经准备就绪,就等他回来前方带路。    “大伯,今晚我不下网了,我打算撒网去。要不我们一起去撒?打到的鱼五五开?”    这是余乐在除草时琢磨出来的法子,下网十之八九搞不到条把板板,但撒网的话……余乐有办法,大概率不会让大伯乘兴而去,载兴而归。    大伯是这个世界上对余乐最好的几个人之一,余乐不想看到一大把年纪的他失落失望的样子。    同时,余乐也清楚大伯对挣钱的渴望,一点都不比他弱。    并不是大伯贪财……说到底,大伯是个苦命的人呐!    “五五开就五五开……不过撒网哪有下网轻松,效率也比不上。”余志华不太赞成余乐的提议。    余乐只好道,“那这样吧大伯,我们带上粘网,撒网也带一张,鱼获照旧平分。”    余志华这回欣然同意,“这个可以,下完粘网咱们就去撒网。两头都搞,两不误。”    余乐道,“你等我一下,我回去准备点撒网的窝料。”    ……    窝料余乐用的还是寻常作钓时的那些玩意,主要是酒米和泡制好的玉米。不过这一次,余乐加了粉饵进去。    老钓鱼的人就知道,窝料中加粉饵,发窝的速度更快。窝料中有粉的、细的、粗的,最好不过,诱鱼留鱼两全齐美。    倒完平时作钓饵的粉料,余乐牙一咬心一横,又把剩下的半份超级野战鲫给拌入其中。有了它在其间,余乐不担心弄不到大板板。    余乐把所有这些窝料,在一个盆中加泥加水搅拌,最后搓成一个又一个的泥团。    准备妥当,余乐带着小荷花一艘船,大伯老两口一艘船,杀赴目的地。    ……    到达地方,余乐一看附近都没有人作钓,顿时就放了心。    如果有人钓鱼,他们就不太好施展,会影响到人家,人家肯定会有意见。    确确实实,钓鱼人第一个最讨厌的是电鱼的,称之为电工。第二讨厌的正是下网的,叫他们做网工。    虽然在水柔镇持证打渔合规合法,可不管怎么说,始终改不了网工的真实身份。    有的钓友对付网工,做法很极端的,你下网随你下,他不吭声。等你下完一走,他用抛竿、或者直接下水把你的网子拖上来,一把火烧掉!    这种事情余乐在夜钓时,都亲眼见到过。    现在没人钓鱼,最好不过,可以尽情地放开手脚。    不过有两个渔民在附近一带下网,这倒无所谓,你下你的,我们弄我们的,井水不犯河水。    当即,大伯带着大伯母去下网。    余乐则带着小荷花去打窝子。    一般渔民正常撒网,以盲撒为主。就是根据经验,感觉哪个地方有鱼,就撒一网下去。    这种撒法的优势在省了窝料钱,又可以无限地作业。劣势则在每一网的效率有限,空网的机率非常高。    打窝子就完全不一样了,把范围内的鱼诱到一个点,精准出击,一网打尽。    虽然出网次数不多,但效率颇高,运气好时可能还会来一网传说中的爆网,让你爽到飞。    “闺女,再往前划一点。”    到达这一片后,余乐把引擎给关了,小荷花自告奋勇负责划船。    没急流的情况下,小妮子用浆掌控船只的水平还不错,唯一的不足就是力气有限,船速始终上不去。    “好,就这里。”    余乐指挥着她,先在今天作钓的点位扔了个泥团下去。    对这一网,余乐最有信心,毕竟是老钓位,今天又用超级野战鲫在此干过仗,说不准现在窝子里就有几条鱼。    随即,每往前划个百几十米,余乐就会挑一处地方,用绳子绑块石头,测下水深。    水浅一点都没关系,天要不了多久就会黑下来。有了夜色的掩护,加之这个地方又不是嘈杂的闹市区,鱼会拢边。    水过深了就不行。    网子落水,动静会第一时间惊扰到水底吃窝子的鱼儿,它们会四下逃窜。    水浅,网眨眼就沉到了底,鱼们逃无可逃。    水深,等网到底,多半的鱼早已逃之夭夭。    ……    隔一百多米那么远,找准点位,余乐就扔一泥砣窝料下去,顺带着还要在岸边做个醒目的记号。    做记号非常重要,否则这窝子白做其次,还会起到反作用。    “老爹,这里这里,扔这里一定好多好多鱼。”    这窝打着打着,小荷花大师按捺不住,蹦蹦哒哒上线了。    落日余晖下,她一头利落的短发,小模样儿秀气中带着几分英朗……一手扶着浆,一手叉着腰,飒爽地指挥她老爹时的样子,颇有那么点儿……    呃,外行指点内行的味道。    “好咧,这个窝就打这里。”    余乐对闺女们向来是比较宠的,只要女儿指出的位置水深合适,妥了。    (冲榜冲榜,现在在榜单大概五十名十上下。乡亲们有票的捧个票场,没收藏的加个收藏。谢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