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一章:要动手了吗?【求月票,求打赏】 (第2/2页)
“如今纵观整个大明上下,也就唯有那山西因为特殊的地理情况,并没有被战乱波及太深,自足可以可以做到。可如今山西刚刚收复,朝廷官员都还未及时进驻,想要依靠山西填补旁处亏空,只怕会引发当地百姓的不满,进而进发其它的变化。” “所以,臣日思夜想,与众位大人们商议,想来想去,想要补上这份亏空,也只有一个地方。” 说到这里,李善长暂时停住了,也是为了给朱元璋一些时间理解和思考。 而朱元璋也很聪明。 很快便在李善长的话中听出了些苗头。 “你的意思是,要让安丰路的百姓和财政来填补全部这份亏空?” 听到朱元璋主动问出这个话后,李善长忙躬身拱手道:“陛下英明。” 得到李善长的认同后,朱元璋这一次的表情是真的犯难了。 安丰路是什么地方。 那是他们义军起家的地方。 说是他们的老家也不为过。 从感情上,他是不愿意当地的百姓和老乡们为了全国其他地方而付出太多的。 可想来想去,李善长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怎么办。 如今到处都要用钱用粮。 谁来出? 扬州他们刚去了,什么情况他们也清楚。 难不成,要他们扒了门口的二十几棵树去填补别处亏空? 留那杨宪在扬州的时候他也答应过,要给他们提供耕牛耕种。 可这些东西去哪里弄。 朝廷如今看似架子不小。 疆土也不小。 尤其是这一次徐达北伐大胜后,疆域面积更是扩大了无数。 但这些土地还都没有开始治理。 那是一分钱都没有收着的。 之前还重新加盖了皇宫,又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所以,如今整个大明最穷的,就是他朱元璋了。 不仅如此。 安丰路原本一直都在齐衡的治理下,就算他朱元璋同意了拿安丰路开刀,填补各处,他的命令说白了也没半点用处。 这一切,都需要齐衡开口。 只有他开口了,这些事情才好办。 不由的,朱元璋也沉默了。 而一旁的其他人,在听到李善长与朱元璋之间的交谈后,心中却都在思考着其它的事情。 因为,他们都很明白。 这一次李善长当着所有人的面提起了安丰路,那也就意味着,这位在齐衡失势后崛起的李相国,要出手了。 一旁安坐在椅子上的胡惟庸,内心当中也满是激动。 过了许久,朱元璋缓缓抬起头来,他看向面前的诸位大臣,问道:“难道就只有这一个办法?没有其他办法了?” 面对朱元璋的询问,李善长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而刘伯温,则开口了。 他对着朱元璋说道:“陛下,办法肯定还是有的。如今北方刚刚平定,万事皆休,但只要花费了一些时间,朝廷派百官分布各地。” “随着各地与朝廷之间的联系日渐加深,朝廷便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分配。” “到时,无论如何治理,有一分钱就做一分钱的事情,总还不至于日子过不下去。不过,情况就是这样,若照此法,全国各地的革新便需要暂缓一些时间,也不能大面积的施行,需要一点点的恢复。” 听着刘伯温的话,朱元璋脸上的凝重却没有消失。 众人都明白,这个办法,朱元璋显然不太愿意。 如今大明全国上下都穷成什么样子了。 这一次北巡,当朱元璋见到原本富庶的扬州都过成这样子了,更何况是其它地方。 这革新是必须要做的。 而且要快,动作还要大! 如果再磨磨唧唧下去,十年过去整个大明还是如今这副穷样子。 这绝对不是如今刚刚扫荡六合,统一天下的朱皇帝所愿意看到的。 就在朱元璋犹豫之际,一旁从未开口的胡惟庸,突然起身对着朱元璋说道:“上位。” “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瞧着胡惟庸,朱元璋眉头一皱,道:“说。” 听到这话后,胡惟庸当即说道:“上位,全国乃是一盘大旗,动安丰路一枚棋子,便可活全国,而且,此次我们所要做也只是让安丰路的百姓的赋税增加一些,也并不是真的要对他们赶尽杀绝,这些年安丰路百姓也都富足起来了,其实完全撑得起这份支出。” “以安丰路一地,换全国上下起死回生,值啊!” 胡惟庸非常聪明。 他很清楚,这中间的道理朱元璋不可能不明白。 如今朱元璋之所以在思考,就是在犹豫要不要这么做。 而他所要做的,就是给朱元璋坚定信心! 只要朱元璋的这个旨意一下,他们便可以动手了。 再有什么力量敢于在这个时候阻止他们对安丰路动手,那就是挡在了朱元璋的新政面前。 那是要被碾死的! 而他们举着朱元璋新政这杆大旗,便可以肆无忌惮的对安丰路下手。 将齐衡手中的这张王牌,彻底的掐死! 到时候,以李善长如今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以及在全国各地官场中的影响力,便足以与齐衡正面的板板手腕! 反之,安丰路如今是大明朝廷的经济命脉。 只要安丰路一日在齐衡的手中,那么整个朝廷就都要被齐衡所辖制。 因为你无论做什么,都要用钱。 出兵要钱,理政要钱。 拨款要钱,赈灾还要钱。 只要齐衡不给,那所有人都要看他的脸色。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在犄角岭回来后,便铁了心的将齐衡排除在了权利中心之外。 因为他手里握着的东西,实在太关键了。 甚至要比朱元璋手中的玉玺都要重要。 那是国之重器! 岂能掌控在旁人的手中。 更何况,安丰路有钱,就能发展武器、军队。 想想神兵营,想想热气球,想想火枪。 哪个的出现不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此时此刻,整个书房中都变得静悄悄。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朱元璋做最后的决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