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章 拳打高丽!脚踢倭寇!【一更!】 (第2/5页)
颜色各不相同的彩色玻璃。 其实这些彩色玻璃的成本非常之低。 几几乎比砖头还要便宜,但是朱瀚却把这些玻璃给卖出了天价,大赚特赚的那种。 在如今的江南,一面巴掌大小的彩色玻璃板,基本上最少就得一钱银子! 而且这些玻璃运输非常麻烦,距离越远距离,这些玻璃的价格就是越高。 朱元章手下的二姐夫李贞等人曾经汇报过,这些玻璃在运往湖广等地的之后,已经达到了一方尺玻璃,开口就是一两银子的高价。 一平方尺的玻璃,一两银子! 这绝对是比抢劫还要来钱快的买卖。 朱元章一看到吴王府的大殿,竟然用这么多玻璃,特别是彩色玻璃用来当做窗户,立刻就是觉得有些太过于奢侈。 听到朱元章的话,一旁的二姐夫李贞却是笑了起来。 “不奢侈,不奢侈!其实,这玻璃的成本实在是便宜,我们当然能用了,这些玻璃用来镶嵌大殿的窗户,很便宜的!” “整个王府全部搞下来,成本也不过是一千两银子,而且许多的玻璃,其实还都是下脚料,不用也是浪费,所以用起来也根本没有什么奢侈一说,不用白不用啊。” 经过二姐夫李贞的一番解释,朱元章这才明白。 在做玻璃板的过程中,会对玻璃板进行切割整理,断下来的许多边边角角的碎玻璃。 这些玩意儿,自然就是被朱瀚运用到了这个王府的新建过程中。 朱元章抬眼望去,果然发现了一些不同。 吴王府的许多窗户都是不规则的形状,窗户格愣都是不规则的形状。 每个格子上镶嵌的彩色玻璃也是各不相同,不仅大小不一,而且颜色也各异,果然全都是下脚料。 朱元章这才是笑了起来,他高兴的说道:“既然是这样,那咱就放心了啊!” “咱这个吴王可不想要骑在百姓头上搜刮,自然不能太奢侈享受了,那都是民脂民膏啊!” “很不错,咱给大家提个醒,以后就得跟着七五这个节俭法过日子!” 二姐夫李贞等人连忙称赞朱元章爱民节俭。 朱元章等人又是绕着王府的前大殿转了一圈,随后又转过头来,走到了另外旁边的一处别院里。 在这个别院里,工匠们正在建造一座高高的塔楼,而在塔楼的地上还放着一个奇怪的东西。 它有大概有一丈宽的模样,中间有一个圆圆的银白盘,上面标志着密密麻麻的黑点刻度,还有两根粗壮黑色的针状物被安装在圆盘的正中间。 朱元章看着这个奇怪的东西便有些疑惑。 “奇了怪了,这是个什么?咱怎么从来没有见过?” 对于朱元章的这个疑问,二姐夫李贞也是一脸懵逼。 他经主管经营商社等,对于这次奇怪的制造工艺,也是了解不多。 而李善长等人,也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东西,纷纷露出了疑惑不解的神情。 这时候,旁边的刘伯温开口说话。 “启禀吴王,这东西叫做时钟,乃是副帅命人制作的一种计时的工具!” “时钟?虽然没听过,但是咱知道这些东西,一定是七五的主意吧!”朱元章一边说着,一边露出很受用的笑容。 刘伯温赶紧又继续解释道,“副帅说了,要把这个时钟安装在吴王府的最高端,这样一来,整个金陵城里,不管是能不能看到这个时钟,也都能够听到它传出去的钟声!” “副帅还说,他要让所有的人,都能够根据这个时**同使用一个准确的计时!” 刘伯温说这话的时候,心中对于这件事儿是充满了感慨,肯处处为百姓着想的朱瀚,让刘伯温发自内心的敬佩。 其实,朱瀚早已经是打算在金陵城内修建一座钟楼,给金陵城内的百姓们做全天计时的工具。 在朱瀚刚刚入金陵之后,红巾军的工匠们已经能够根据朱瀚的启发,能够制造出极为精确的擒纵器。 在有了先进的擒纵器之后,再制作出来时钟就完全没有难度了的。 金陵城内的这座时钟,是朱瀚亲自敲定,采用了最结实最坚固耐用的黄铜质表盘。 而且这座钟楼并不仅仅是有计时的作用。 朱瀚已经让手下的工匠在制作钟楼的时候,这个钟楼必须要有超乎寻常的高大雄伟,而且还要看起来富丽堂皇,让它成为金陵城成立的新坐标。 朱瀚此举之目的,就是想着将来用这座钟楼的巍峨壮观,震慑那些来到金陵朝贡的异族外邦属国。 从心理学上来说,高大巍峨的建筑能够让那些第一次接触他的人从心底发出对于精神上的震慑作用。 这也是古代的罗马、古希腊等邦国,特别喜爱修建拥有高大柱子的神庙教堂等建筑的原因。 根据历史记载,每当西方的那些蛮族见到古罗马城之后,很快就会被那些高大巍峨的城墙、万神庙等震惊。 蛮族人们恐慌的跪在地上,向高大巍峨的表示自己的心理上的臣服。 朱瀚就是打算把金陵城建设成为天下第一城! 将来大明王朝的盛名! 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威压四方,也应该是在人心上胜利。 朱元章等人巡查完了建设当中的王府以后,刚刚走出王府的后花园,立刻就是遇到了前来送信的朱瀚使者。 “启禀吴王!副帅,派下官前来请求援兵。” 听到要援兵,朱元章一颗心,顿时有些紧张了起来。 “难道七五遇到有什么危险吗?” “为何需要援兵?” 朱元章连忙问道。 使者连忙回答,“启禀吴王!副帅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只不过是副帅想要突袭高丽的都城开京!” “现在开京薄弱空虚,耽罗岛附近的高丽军队水陆军集结完毕,对耽罗岛虎视眈眈,副帅兵力不足,想让大王下令派镇江胡大海所部水师新军驰援。” 听完了使者的话,朱元章到时立刻放下心来。 “七五没有危险就好!” “那咱可就放心了!” 朱元章长舒一口气说道。 “至于派什么援兵,不用来金陵请示我的,七五完全可以直接去给胡大海下令就行!”朱元章继续说道。 李善长、刘伯温等人听到朱元章的这句话,全都是为吴王与淮国公的兄弟亲情而欣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