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_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真正cao盘之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真正cao盘之人 (第2/2页)

面前的锦盒,盒中的折子是她近日以来的心头大事。

    突然,门外传来一声低沉的敲门声,太后没有吭声,依然坐在那里。

    “进来。”

    门缓缓打开,李景穿着一袭深黑衣袍走进,低眉顺眼,看上去恭敬异常。

    “见过太后。”李景行了一个礼,声音低沉却清晰。

    太后微微点头,示意他坐下:“李景,计划进行得如何?”

    “万事俱备,只等太后一声令下。”李景冷笑道,“太子那边,已经有所动作。朱瀚的关照,也已渐渐转向他自己。我估计,再过几日,他便会彻底失去对这局的掌控。”

    太后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好。你若能引导太子做出错误的决定,我便能让他陷入深渊。”

    李景眼中闪过一丝阴冷的光芒:“太后所托,必定完成。”

    “你也知道,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太后语气严厉,“就是让这太子彻底失去对大明的掌控,替我铺路。否则,你将一无所有。”

    李景眼中闪过一丝紧张,但很快便被冷静取代:“我明白。”

    太后微微点头,冷冷地说道:“很好,按计划行事。我要看到的是一个彻底迷失的太子,而非一个能够威胁我的敌人。”

    朱瀚身披银白狐裘,立于王府门前。

    寒风掠过他袖袍,他却神色不动,目光落在一封刚送来的密函上。字迹纤细,是陆苍衣的笔迹,寥寥几语:

    “东厂近日派人暗入太学、兵部、户部、司礼监,查阅卷宗与密册,目标不明。但有一处,引起我注意——江南两地旧制盐仓账册,疑有‘太子签字’之伪印。”

    朱瀚看完,脸色沉了下来。

    “李景,终究还是动手了。”

    他手指轻叩书案:“若将太子牵入假账案,再将事发之地指向江南——呵,你这‘一箭三雕’,不但试图抹黑朱标,顺带也要试探我是不是护得住他。”

    他转身唤来随侍:“备马,进宫。”

    今日,是朱瀚主动面圣。

    朱元璋坐于榻上,手握铜炉,沉默不语。他的面前,朱瀚静立未坐。

    两人对视片刻,朱元璋忽地笑了:“怎么?今日你这王爷,竟然舍得出门拜我这皇兄?”

    朱瀚神色淡然:“宫中风起云涌,臣弟岂敢懈怠。”

    朱元璋眯起眼:“说吧,为谁而来?”

    朱瀚坦率道:“太子。”

    “他惹祸了?”

    “不是。”朱瀚顿了顿,神色微沉,“是有人想让他惹祸。”

    这话一出,殿中空气顿时冷凝。朱元璋将铜炉往案上一放,火星飞溅,却无人敢动。高力士躬身退远。

    “你说李景?”

    朱瀚点头。

    “朕早知。”朱元璋冷冷一笑,“你皇嫂当年在太医院留人,是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这李景……太急。”

    “若现在动手,只怕惊蛇。”

    朱瀚缓缓说道:“不如引他自毁。”

    “你有计策?”

    “有。”朱瀚俯身低语,将心中所思娓娓道来。朱元璋一听,脸色从阴转晴,再由晴转冷,最终只是沉默片刻,点头:“准了。”

    “臣弟告退。”

    他一夜未眠,眼中血丝密布,脑海中反复思索着李景与江南假账案之间的关连。

    “若此案真成,那‘私印假签’的罪名,我绝难撇清。”

    这时,徐牧疾步而来,面色凝重:“殿下,消息确切。李景已经私派人前往户部,调取您五年前的巡视文书,其中有一张印信,与盐仓旧案重迭……”

    朱标闭上眼,呼吸一顿。

    徐牧又道:“不过王爷传来密信,已在户部设局,只待李景前去取证。”

    “王叔他……”

    “王爷已布好一切。”徐牧语声低而急,“他会将李景引入死局,只等殿下配合。”

    朱标缓缓睁眼:“他为何总在替我挡?”

    “因为他看得清。”徐牧语气一沉,“您必须亲手破局,才能担得起将来的天下。”

    朱标沉默片刻,眼神忽地一变,低声道:“传令,让陈顺在东宫东阁布下重岗;另外,暗查内东厂出入名册,尤其是太后宫中调遣。”

    “殿下要动手了?”

    “李景的反制要来了。”朱标眼中一抹冷意若寒霜,“若我不先动,他便先胜。”

    李景倚墙而立,身后站着数名亲信。

    “户部那边已安排妥当,太子旧日签文已备,他自无法辩解。”

    亲信之一低声道:“只是,王爷最近似有异动。”

    “朱瀚?”李景冷哼,“他向来装闲云野鹤,但我早料到,他是朱标背后的刀。既如此——我便让你们两人,都背上污名。”

    他掏出一封檄文:“这乃旧日藩王借东厂之名截调边地兵饷的伪折,落款乃朱瀚印记。”

    众人皆惊:“这若流出……”

    “便是王爷通私挪饷之罪。”李景目露阴鸷,“两人同时落马,天下将无人可阻我重整厂卫。”

    陆苍衣看着手中那张印鉴,“真巧,你以为的鱼饵,其实是自己钩上的。”

    朱瀚身披夜行衣,立于灯下:“是时候请太子入局了。”

    太后望着手中锦书,神色冷峻。

    “李景已递信,说今晚成局。”

    “好。”她轻声开口,“该让宫中看看,谁才是真正cao盘之人。”

    她缓缓起身,披上金纹鹤氅。

    “传本宫令,召李景至侧殿议事。”

    然而,她未曾料到,今夜的侧殿,早已有一人静候多时。

    那人站在灯火之中,身披玄色锦袍,头戴王冠,正是朱瀚。

    “太后驾临,瀚不敢不迎。”

    太后猛地顿住脚步。

    “你……怎会在此?”

    朱瀚拱手,笑意不达眼底:“李景之计,太后之谋,皆已落定。但愿您还有回头之意。”

    太后冷哼:“你敢拦我?”

    “不是我拦。”朱瀚语声一沉,“是陛下已知。”

    此时,侧门缓缓开启。

    朱元璋身披龙袍而入,眼中冷芒四射:“皇后……你做得好一手棋。”

    太后脸色煞白,脚步一晃,几欲跌倒。

    朱元璋未责,亦未问,只说一句话:“你们若连这小小李景都收不住,将来又如何镇天下之jianian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