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_第五十八章 杀胡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 杀胡令 (第2/2页)

,乌垒曲军侯李茂于七月出击匈奴……战死于蒲类……”

    李茂死后,缇骑司又对乌垒和楼兰两地的汉军进行了一番调查和清洗。

    经过这一番清洗,缇骑司的威名在西域可谓路人皆知。

    张越的个人威望同样达到了一个极盛状态。

    李茂之事对西域汉军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就是乌垒汉军被全员解散。

    马汉因知情不报也被剥夺了兵权,调任龟兹。

    时间慢慢过去,李茂之事也渐渐被众人给澹忘,不过张越与缇骑司的威名反倒是日盛……。

    ……

    轮台大营之中,杨友再次向张越提出了建设马场之事。

    “君侯,此地真乃天赐于大汉之宝地……”

    杨友越说越激动,把那地方夸的是天上少有,地上绝无。

    张越听得也是连连点头,与杨友相交这么多年,他自然是相信杨友的。

    他提到的地方,就算比不上描述的那么好,也绝对相差不远。

    “杨友,尔可有规划?”

    张越问道。

    杨友一听就知道张越已然被自己打动了。

    因此立即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计划书和一张舆图。

    “君侯,且看此处,此地就是那牧马之地。”

    张越看了看地图,依稀辨别出图中所标注的地区的所在地。

    他仔细回忆后世的记忆,发现杨友确实是找了一个不错的地方。

    那块地方在唐时,似乎就是唐军的马场。

    到了此时,张越已经下定决心在此地建造马场。

    这时杨友却面露难色停下了介绍。

    张越问道,“杨友,可是有何难处?”

    杨友道,“君侯,其他皆好,但却没有好的种马啊?”

    张越思忖片刻问道,“若羌人的种马如何?”

    杨友道,“若羌人的马,作为驽马尚可,但作为军中战马却有些不足?”

    张越想了想若羌人提供的战马情况,点了点头。

    若羌人的马耐力十足,用作挽马其实是不错的。

    但它们的速度不行,确实不太适合作为骑兵战马。

    张越沉吟片刻后道,“杨友尔且回去休息……”

    张越把杨友打发走了之后,却是把刚从交河回来的蔡汀唤了来。

    “蔡君,吾轮台现有种马几何?”

    张越给蔡汀倒了一杯水,随口问道。

    蔡汀一愣,随即道,“君侯,轮台一直没有马场,固并未有专门培育种马,不过前些时日,韩校尉袭击了欧脱部的一处马场,倒是得了一批!”

    张越闻言一喜,“有多少?”

    蔡汀道,“当有百一十三匹!”

    张越点了点头,心中却是有些失望。

    “其他各地可得多少种马?”张越继续问道。

    蔡汀在心中默默计算了一番才缓缓道,“如果作为战马,当有三百匹上下。”

    张越思忖片刻道,“且让各地把种马送至杨友处!”

    “诺!”

    蔡汀走后,张越却是面露苦恼之色。

    “到那去弄种马呢!”

    一座3万匹马规模的军马场,至少需要2000匹种马。

    现在西域汉军控制区的种马却只有四百多匹。

    这缺口达到了1500多匹,不禁让张越赶到头疼。

    “到底去哪里寻这么多种马呢?”

    张越不知不觉走到了舆图前。

    他首先想到的是去抢匈奴人的马场。

    不过在汉军拿下焉耆之后,不管是日逐王还是欧脱王都把自己的马场迁移到了天山以北。

    天山以南虽然也有一些但就算全部抢来也不过杯水车薪。

    “还有哪些地方有良马呢?”

    “大宛!”“康居!”“乌孙!”

    这时张越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号称天马故乡的乌孙国。

    随后才是康居和大宛。

    这三国都拥有大量的好马,能够提供轻松提供1500匹以上种马的也就这三国了。

    只是大宛和康居都距离有些远。

    张越看了看舆图,他心中忍不住升起了带兵去康居、大宛抢一把的冲动。

    前次骊驹之乱,那康居国竟敢出兵三千与大汉作战。

    其实大汉早该出兵对其惩戒一番了。

    “要不要去抢一把呢?”

    张越思索起来。

    这时他仔细查看起舆图来。

    当他看见那帕米尔高原时,不得不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虽然从去年开始轮台已经开始大规模的种植棉花。

    但棉布和棉衣的制作工艺却还没有完全掌握。

    张越可不愿意让自己手下的士卒因为缺乏御寒之物,白白牺牲在帕米尔高原上。

    康居、大宛两国都不行,那就只能想办法从乌孙国弄种马了。

    张越打定主意,却是感觉轻松了许多。

    不过其他活取种马的途径他也没有放弃。

    比如说“抢劫匈奴人!”

    当然不能说的那么明显,不过可以把这一条夹杂在其它政令之中。

    思索半宿,一个注意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

    员渠城外,一群人正围在一个停子旁。

    这是汉军到来之后才修建的,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发布汉军的各项命令。

    “阿迪,今日如此郑重,可是有何要紧的通告?”

    一名壮汉向贴布告的差役询问道。

    那名叫做阿迪的差役道,好叫“二三子,知晓!”

    “大汉西域营田都尉府,发布猎马令,凡能为大汉提供种马者皆有重赏……”

    众人皆在听那阿迪说话,那大汉却不耐烦的道,“重赏,到底是什么重赏,尔还不快点道来……”

    “二三子稍待!”

    却见那阿迪正了正衣冠,抬头挺胸。

    面色严肃的先用汉语,然后又用当地语读了一遍。

    布告上的内容其实也就5条。

    第一,“内外六夷,敢称兵器者斩之。”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无论是统治境内还是境外,只要看见有胡人拿着兵器,一律斩杀。

    第二,“与汉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这句话的意思是:跟大汉有着相同心思的人留下,不同心思的人任由其离开。

    第三,“若有人斩杀胡人,可以凭此匈奴的项上人头获得奖赏。”

    第四,若能向大汉提供种马者,可入汉籍,如不愿入汉籍,则可获得相应的钱财奖励。

    第五,在诸国开设学校,习汉字500以上入汉籍,习字千五百以上则可入长安……

    “呜哇!”

    布告周围之人听得阿迪的解说,一片哗然。

    人们皆是议论纷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