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六十八章 风起云涌 (第3/3页)
,但也拥有骑兵三万,材官三万。 辽东镇虽然地处偏远,但也拥有骑兵两万,材官万五千。 三大节镇的设立让匈奴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在壶衍鞮单于的命令下匈奴各部主动北迁了近两百里。 汉匈之间出现了一块巨大的无人区。 …… 索朗格来等人来到轮台之后,立即按照计划准备探听西域汉军扩军的事情。 刚刚在驿馆住下,索朗格来就带人出了驿馆,往轮台城南而去。 这已经不是索朗格来第一次来轮台了,他很清楚轮台城消息最灵通的就是城南的坊市。 走在街头上,看到城中熙熙攘攘的人群,索朗格来面露羡慕之色。 路上的行人大多体格建壮,即使是普通人的身高也不比他的亲兵侍从矮。 在索朗格来眼中都是最好的兵员。 一行人很快出了城门,很快一段高大的城墙出现在一行人眼中。 索朗格来诧异的向行人问道,“此地何时多了一座城池?” 行人显然见怪不怪,笑着问道:“客人恐怕是久不至轮台了吧?” 索朗格来行了一个汉礼道,“正是,还请君子为某等解惑!” 行人摆了摆手道,“某乃粗俗之辈,岂敢称君子……” 此人自谦一番后,才缓缓道来。 原来索朗格来等人所见正是原来的坊市,只是随着商业的繁荣,坊市越来越大。 为了坊市的安全,坊市众商户联名向都护府请求为坊市修筑城墙。并主动承担城墙建造的所有开支。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今年年初这城墙才造好。 “如此说来,这城墙西域大都护一点钱都没出?” “商人们竟然如此康慨!” 索朗格来听完之后,只感觉不可思议。 在他印象中商人们皆是斤斤计较的吝啬鬼,没想到亦有如此大肚的时候。 行人哈哈一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们自然亦是有利可图!” 索朗格来亦是聪明之人,闻言细细一思量就已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虽然已经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他也明白同样的事在大汉可行,在贵霜却是万万行不通的。 “多谢君子解惑!” 索朗格来道了一声谢,随即取出一块玉牌欲要送于行人。 行人见状摆了摆手,“东西尔等且留着吧,此不过举手之劳罢了!” 说完也不理索朗格来等人,一个人大步离开了。 索朗格来暗自感慨一声,继续向前走去。 很快一行人就来到了坊市西门外。 此时西们外正有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 索朗格来派人上前询问,随从很快回来禀报,这些聚集的人群正是欲从军之辈。 索朗格来精神一振,立即带着人快步向前。 这时一群人正围在一个告示栏前。 这些人长相各异,索朗格来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安息、羌人、胡人、汉人、月氏人都有。 刚刚那位为他解惑的行人也在其中。 只听那人正在向一名身穿皂衣的小吏询问道 “赵亭长,到底何时才开始正式征兵?” 那赵亭长嘿嘿一笑: “二三子莫急……君侯有令,明日就可开始正式征兵……” 那人闻言欢喜道,“赵亭长,此事当真?” 赵亭长笑道,“此事如何做的假……某真是羡慕诸君啊……” 那赵亭长,一边说话,一边叹息不已。 此次汉军征兵对年龄限制非常严格只要16-25岁的壮丁。 赵亭长本有意让其子从军奈何家中长子也才15岁。 周围有与赵亭长熟悉之人,见状嚷嚷道: “赵亭长何必叹息,此次不得入军,下次说不得汝加那三小子可以同时入军。” 赵亭长闻言笑道,“如此,就借汝之吉言了……” 索朗格来正仔细听着众人对话。 “二三子,某先告辞了……” 那行人向众人拱了拱手,却是大步离开。 “郭家大郎,为何如此早便离开?” 有人高声问道。 那男子道,“明日即是征兵之日,某当唤回我家昆季……” “如此,该得…该得……错过这次,以后恐怕难有如此机会啊!” 那郭家大郎道,“正是如此……某先去了,愿明日二三子皆可如愿入军……” 索朗格来闻此言,不由叹道: “闻战则喜,不愧强汉之名也!” 一名安息模样之人闻索朗格来之言道。 “大汉与别国不同,他们讲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功名但从马上取,能取敌之首级而回的方为好男儿!” 索朗格来闻言,再度显然沉思之中。 良久他才回过神来,向出言之人问道,“君可是来自安息?” 那人闻言面色不渝道,“某虽出生于安息鄙贱之地,可如今早已从里到外皆已被高贵的汉家文化侵染,某乃是汉人……” 索朗格来等人听得此番话语,皆是目瞪口呆。 更让他惊讶的是,周围那些深目高鼻之辈竟然连连为其喝彩。 听着周围之人的言语,索朗格来感觉到了发自内心的恐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