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九章 马踏乌桓 (第2/2页)
人瞬间明白过来。 郭开点头道:“恢复师制这是一个好办法,在部曲之间增加“师”这一编制,确实可以更有效的指挥军队……” 耿恕也道:“若是在部曲之间增加“师”,在大战中指挥将更加便利……” 傅介子这时也赞同道:“君侯高明,此乃恢复周制,此事若传回长安,某以为贤良文学们怕是都要为君侯摇旗呐喊啊……” 一直没有说话的潘弘这时道:“周时以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为一师,五师为一军……” “周时一旅与大汉一曲相当,君侯欲以几曲为一师?” 张越道,“某亦以三曲为一师,三师为一部……公等以为如何!” 郭开思忖一番后道:“骑兵冲阵一般为前后两列……如此不若以四曲为一师,一部分为两师,另外两曲作为后备之军……” 赵意在自己面前的纸上计算了一番道: “某以为还是以三曲为一师更佳……” 赵意出言后,众人有的支持郭开,有的支持张越和赵意。 在坐之人皆是宿将,张越提议进行一次兵棋推演,看看实际效果到底那个更好。 众人闻言皆曰善。 既然众人都没有意见,张越立即让人送上了兵棋推演的用具。 最后众人经过多次推演后发现一部两师制更适合骑兵作战。 而一部三师制度则更适合多兵种联合作战。 经过这一番推演,众人最终一致同意在达罗比荼国实行三曲一师,一部三师的制度。 以后若是长安同意进行军制改革,则三师制与两师制并存。 最后傅介子又提议先以刘益的名义上奏长安,由刘益负责在达罗比荼国试行新军制。 张越在思忖一番后同意了傅介子的提议。 随后傅介子以刘益的名义起草了一份奏书…… 讨论完这三件大事之后,接下来众人又一起讨论研究了其它各种问题。 大会结束后众人纷纷回到自己的驻地。 …… 元凤三年二月,振武节度使耿恕领三万骑出尹吾。 随后河西节度使路博德领两万骑出居延。 朔方节度使赵充国领三万骑出五原。 三路大军共计八万骑再次扫荡漠北草原。 得知消息后,虚闾权渠单于一面命令部众继续北迁,一面集中兵力,准备寻机突袭兵力最为薄弱的路博德所部。 汉匈大战再次爆发让乌桓单于洛戎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 元凤三年二月二十四,洛戎领三万骑抵达鲜卑山。 “仆鲜卑王拜见大单于!” 左谷蠡王虽然心中看不上洛戎,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洛戎高傲的端坐于马上,看着原本高贵的左谷蠡王拜倒在自己马前,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他并没有马上让左谷蠡王起身,而是等了许久这才哈哈大笑道: “鲜卑王起来吧!” 左谷蠡王心下虽然不满,嘴上却恭敬的道:“多谢大单于!” 左谷蠡王起身后躬身来到洛戎面前:“不知大单于此次前来有何事需仆效命?” 洛戎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对左谷蠡王道:“走,带本大单于看看你的王庭!” 左谷蠡王闻言立即道:“大单于请!” 洛戎把大队人们留在了山外,领着三千精锐随同左谷蠡王进了左谷蠡王设在鲜卑山中的王庭。 左谷蠡王的王庭设置在鲜卑山的一处山谷之中。 因为四周皆有高山遮挡,因此谷中的气温比起外面却是要高出许多。 虽然才二月,但其中已经是春意盎然。 谷中还有一条溪流穿过给王庭提供了足够的水源。 洛戎看着周围的环境道:“果然是一个好地方,鲜卑王好福气啊!” 左谷蠡王陪笑道:“若是大单于喜欢,仆愿把此地送于大单于!” 洛戎摆了摆手:“汉人常言,君子不夺人所好,这是鲜卑王的王庭,本单于岂可夺之……” …… 洛戎抵达鲜卑山之时,范明友所领万骑也已经完成了出塞的准备。 元凤三年二月二十八,范明友与辽东节度使韩奉分两路出塞东西夹击乌桓。 乌桓单于洛戎此时仍然带领着乌桓精锐主力在鲜卑山。 韩奉与范明友作战之时都喜欢狂飙突进。 这一次两人同样亦是如此,出塞之后,两人皆是不惜马力,以最快的速度突袭乌桓山。 仅仅两日时间两人就一前一后抵达乌桓人在乌桓山的驻牧之地。 两人只是让士卒们稍做休整就对乌桓人的营地发起了突袭。 “二三子,功名但从马上取……杀啊!” 群龙无首的乌桓人还没集结起来,就被韩奉与范明友一举攻破了营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