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2章 华夏正统在大金 (第1/2页)
李若水连忙给陈东使眼色,但陈东却站在那里颇为坚持。 “大司农此言差矣!”赵官家说道,“止战乃天下人心所望,朕岂能逆天而行。” “陛下!金贼必然已经……” 赵鼎连忙出来,说道:“今日乃是盛典,大司农便不要搅了陛下以及诸公雅兴。” “来,朕与诸公同饮一杯!” 说完,赵桓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痛快!痛快!往后化干戈为玉帛,宋金友谊长存!” 金使李善庆连忙说道:“陛下圣明,祝愿两国万世和平。” “好好,诸公痛饮,今日不醉不归!” 接下来,又是舞蹈,又是美酒。 君臣其乐融融。 李善庆单独举杯走到御前,说道:“陛下真乃千古之圣君也,外臣对陛下之敬仰,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 说完,他饮下杯中酒。 赵桓仿佛喝多了,说道:“今日以后,宋金商贸往来,还要依靠你。” “能为陛下尽绵薄之力,是外臣毕生荣幸。” “赏!” 内侍端来一盘黄金。 李善庆顿时受宠若惊:“外臣无寸功,岂敢受此大礼。” “此次宋金能休战,皆君之功,还望收下。” 那陈东在一边看了,说道:“陛下糊涂!” 不多时,日本使臣藤原静男也过来敬酒,他用憋足的官话说道:“外臣恭祝陛下圣安。” “圣躬安。” “敝国对天朝仰慕已久,希望陛下也能为两国正式开通商贸。” 大宋与日本在海上做买卖也不是一两天了,大宋的文房四宝、诗词书经,丝绸、陶瓷等等,在日本上层都极受欢迎。 但那买卖终究不是台面上的事,规模有限。 赵桓说道:“朕听闻贵国多金银。” 日本是金银之国也不是什么秘密。 宋代,大宋就已经开始从日本进口砂金。 宋徽宗宣和六年,日本甚至在奥州的中尊寺建起了一座金色大殿,大宋与日本通商的不少商人都知晓这件事。 以至于,日本在这个时代有黄金之国的称呼。 至于后来日本盛产白银,已经是明代晚期了。 藤原静男说道:“诚如陛下所言。” 赵官家说道:“想必民间商人多有与贵国商贸者。” “民间确有不少人愿与敝国商贸,若是陛下能颁发一道诏令,那两国商贸之船,必数不胜数。” 赵桓大笑道:“如今已经天下安平,安能不事商贸乎?” 藤原静男愣了一下。 赵桓豪言道:“准!” 高丽使者郑常俊自然也不甘落后,走过来敬酒。 赵桓说道:“贵国与天朝已有商贸,不若也全面通商,如何?” 郑常俊欣喜道:“外臣谢陛下天恩!” 那锡林赫鲁见到这场景,在李善庆耳边小声说道:“赵官家得意忘形了。” 李善庆小声说道:“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局面吗?” 夜幕渐渐降临,华灯初上,东京城的夜市也开始了。 赵桓似乎喝多了,回福宁宫便呼呼大睡。 九月初十,燕京的秋风已经颇有些凉意,路边堆满了落叶。 宗望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到中堂。 众人站起来,行礼道:“见过殿下。” “都坐吧。”宗望咳嗽了一声,脸色有些苍白。 宗望坐下后,说道:“朝廷已经决定将析津府定为南京,辽阳府定为东京,云中府定为西京,大定府为中京,会宁府为上京。” 众人沉默不言。 这些变动自然预示着金国朝堂权力的变动,以及对地方辖制的变动。 在过去,金国的政治权力中心在上京,但是上京距离其他地方实在太远,无法有效管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