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章 练功的乐趣  (第1/1页)
    李小尝到了练功的乐趣,习武的积极性大增。    第二天骑马上路后,他第一次真切感觉到,将时间消磨在走路上,实在太浪费了。    怎样利用这个空余时间习练武艺呢?    骑在马上,不能舞拳弄剑。左摇右晃的,难以入静,也练不了九转归一神功。    幸好他有场景再现的特殊能力,利用这项能力,他很容易就想出了一套练功方法:心练。    他的这项能力一半出于天赋,一半出于多年的训练。    他训练这项能力,不是为了什么高尚目的,只是为了瞒哄父亲和师傅。    从小时候起,他功课没做好的时候,在外面捣蛋了的时候,怎样巧妙应付父亲、师傅的质询?事先自然要设计一番,演练数遍。不便在人前演练,就在心里演练。久之,起心动念之间,场景就能浮现在眼前。场景的逼真度很高,人物、环境都能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    现在他发现,这套方法也能用于练功。    在十八个师傅中,李小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第一个师傅:七星剑钟嵘。    钟嵘是华山派弟子,一套七星剑法使得出神入化,剑招一出,剑尖即现七朵剑花,如七颗流星,分击对手七个部位,有实招,有虚招,虚可化实,实可化虚,虚虚实实,让对手不明虚实,防不胜防。    当时李小七岁,对习武尚有一定热情,每天听师傅讲解招法要领,一招一式练习,约半年时间,即熟练掌握了三十六路七星剑法。    一天,父亲让他演练剑法,检查他的学习成果。    他施出浑身解数,将一套剑法舞得纯熟自如。    只是他功力尚浅,还不能舞出剑花。    父亲看了,点评说:“有气无力,有形无神。你可每日勤习九转归一功,提升内力。内力大进,方能剑法大进。”    李小听了前面八个字,就觉得够了,后面的话一个字都不想听了。    从此,他再也不肯练习七星剑法,钟师傅只好叹气而去。    现在想来,父亲只是说了实话,指点了习剑的正确途径,大可不必反应过激。    李心先以心观法,看钟师傅演练七星剑法,看得很仔细,手法、眼法、身法、步法无不观察入微。对看不清的动作,还会局部反复拉近,仔细审视,细心领会。    钟师傅的内功基础是华山混元功。李长风的九转归一功融合了华山混元功、武当太极功、少林洗筋功等几个功法的优点,自成一体,习练效果更佳。李小只要练好九转归一功即可,钟师傅没有传授他混元功法。    李小尝试将七星剑法与九转归一功揉合起来,以内力驱动剑法。    他按自己构想的方法在心里演练数遍,感觉内力充沛,运转自如,剑作七朵剑花,不在钟师傅之下。    但构想是否合理,尚需实践检验。    中午打尖时,他找了个僻静处,将剑法演练了一遍,发现构想多有不切实际之处,或气脉不通,或内力不畅,剑尖只能偶尔吐出一个剑花,与心练效果距之甚远。    接下来数天,李小晚上修习九转归一功,白天研习剑法,对内功与剑法结合的障碍点,一个一个攻克。    从朔州到恒山,只有三四百里路,按一般速度,五六天可至。因当时传出契丹入寇的警讯,官军多处设卡,严禁行人往来。    李小一行借住在一个小村庄,滞留多日,要等警报解除才能继续赶路。    李小并不着急赶路,他尝到了练功的滋味,正好趁滞留期间,抓紧时间练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