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刘备命陨白帝城 (第3/3页)
万精兵飞奔濡须城来,便激励部下道“胜负在将,不在兵之多少。兵法有云:客兵倍而主兵半者,主兵尚能胜于客兵。今魏军千里跋涉,人马皆乏,我与你等共据此城,我军以逸待劳,以主制客,就算是曹丕亲来,也不足为虑。”孙恒说完,便令军士偃旗息鼓,以做空城之状,魏将先锋常雕领着精兵,见濡须城空无一人,便催马进城。 忽然间,四处炮响,吴军旗帜皆竖,孙恒横刀飞马而出,只三个回合,便将常雕斩于马下,先锋官一死,魏军顿时群龙无首,被吴军杀得大败,不久,曹仁赶来,见自己先锋已败,吴兵又从羡溪源源不断的赶来,孙恒见势立刻对曹仁前后夹击,曹仁不知来了吴军,瞬间又被杀的大败。曹仁败了一阵后,便带着残兵来见曹丕,二人正商议之间,忽报“曹真、夏侯尚二将欲围南郡,谁知陆逊早伏兵于内,诸葛瑾伏兵于外,吴军内外夹攻,曹真大败而回。”曹丕正惊愕间,又有人来报说“曹休将军也被吴将吕范杀败。”曹丕悔道“朕不听贾诩、刘晔之言,如今果有此败!”此时正值夏日,兵士间莫名又起了瘟疫,曹丕听闻手下军马受病竟死了一半,便急忙下令撤军回洛阳。 刘备自到白帝城后,便于夜里总梦见关羽、张飞、庞统、华佗邀请自己归天享福,刘备于梦中也言还有大事未做,还请再等半年,关羽却道无妨,不过多等哥哥半日而已。刘备自得了两川之后,便设下三处军事重镇,一为北方的汉中,刘备以魏延总督汉中事以拒魏兵,二为南方的庲降,其专管南中之事,三便是东边的永安,这三镇中刘备最不放心的便是永安,因为汉中有山险可阻,而吴军若是从水路从永安直入两川,那汉室便有危难了,而刘备夷陵战败后没有回到成都,也正是为了防备陆逊的乘胜追击,刘备以天子守国门,正是欲安定民心,好让两川加紧发展。刘备在永安加固防守了七八个月,便开始犯了痢疾,渐渐有些不行了,刘备自知病入四肢,神仙难救,便遣使往成都,请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等星夜来永安宫以受遗命,诸葛亮接到诏书后便带着刘备次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一同前往永安宫来见刘备,太子刘禅则被留在成都驻守。 诸葛亮众人从成都赶至永安城后,刘备便传旨让孔明先入宫中议事,诸葛亮入宫后,刘备便让其坐于龙榻之侧,诸葛亮坐下后,刘备抚着其背说道“朕幸得丞相,方成帝业。可惜刘某智识浅陋,不听丞相之言,方有夷陵大败。如今朕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可太子刘禅暗弱,所以朕不得不以大事相托。”说完,刘备是泪流满面,诸葛亮闻言也是哭着说道“还请陛下善保龙体,以安天下之望。”刘备遍视四周,见马谡在旁,便让马谡且退,马谡退出后,刘备便问诸葛亮“丞相观马谡之才如何?”诸葛亮回道“臣观此人乃当世之英才。”刘备摆摆手说道“若论识人,朕实不在曹cao之下。依朕观之,马谡言过其实,切不可大用。”说罢,便召集群臣入殿,又令人取了纸笔写下遗照,刘备将遗照递于孔明道“朕不读书,也知一些做人的道理。古语有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本欲与卿等同灭曹贼以扶汉室,然如今朕已是不行了,还请丞相将诏书付于太子刘禅,教其称帝后不要朝令夕改,凡事多听丞相意见。” 诸葛亮等人闻言皆哭拜于地说道“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必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刘备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抹泪,一边抓着孔明手说道“朕就要死了,如今还有心腹之言想告知丞相。”诸葛亮忙问“陛下有何圣谕?”刘备说道“卿之才十倍于曹丕,定可安邦定国,终成大事。朕死后,若太子可辅,卿便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闻言是汗流遍体,手足无措,心道“陛下于众人之前说我,怕却不是真心,再说成都之主是要让我在成都立国还是……”想到这,诸葛亮急忙跪倒说道“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为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完,诸葛亮嘭嘭磕头,竟流出不少鲜血。刘备见诸葛亮理解了自己的意思,便让诸葛亮坐于榻上,又唤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近前,嘱咐道“朕走后,你等兄弟三人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丞相,万不可怠慢了丞相。”刘备说完,便令二王向孔明参拜,二王拜后,诸葛亮又道“臣就算肝脑涂地,也难报陛下知遇之恩也!”随后刘备又与群臣说道“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太子等以父视之。卿等也不可怠慢,以负朕望。”刘备说完,又对赵云嘱咐道“朕与将军相识于危难之际,如今不想将与子龙永别。朕死后,还望将军看在旧日恩情,替朕照顾好吾子。”赵云闻言也是留着泪点头答应,到了半夜,刘备听闻仙音绕耳,宝光刺眼,知二位贤弟与军师,神医皆来接自己了,便含笑而终,享年六十三岁。 刘备驾崩后,便有人言,当年汉高祖斩白帝以成帝业,刘备死于白帝城也算有始有终。又有人言说当年蜀王公孙述想要称帝,他见城中有一井常冒白气,犹如白龙,便在此处建城名白帝城,并自称为白帝,后来公孙述被刘秀消灭后,其冤魂不散,当地百姓还在白帝城为其建了白帝庙,以供奉公孙述,后来公孙述残魂被刘叔消灭后,白帝庙的香火便渐渐断了,传言公孙述死前曾立下誓言说必要让汉帝一命偿一命,如今刘备作为汉帝死于白帝城,也算了结了一段恩怨因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