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把刀磨快 (第1/2页)
二月二十八,下午,申时初刻。 对于朱翊钧来说,他迫不得己到慈宁宫,这里有两个杀害他女人的女人。 刚到慈宁宫,这里很安静,如果不是李太后的咳嗦声,他会以为这里没人。 “皇儿给母后请安了。” “钧儿,娘问你,是不是你要废掉皇后?” 王喜姐就站在一边,她低着头。 “皇后回坤宁宫,这里没你的事。” 王喜姐听到这句话,她没有动。 朱翊钧有些生气:“你聋了吗?我让你回坤宁宫!” 李太后有些不适应朱翊钧发脾气,原来他是任由她揉捏的儿子,此时眼睛带着杀气的朱翊钧,让他感觉到惧怕。 “喜姐,你先回去。” 王喜姐走后,朱翊钧看着李太后,看到她老神在在坐在椅子上。 他脑袋里想到两个字。 妖后。 “母亲,皇后就问你一次,杨妃的死,和你有没有关系?” 李太后摇摇头:“本宫不知,她不是烧死的吗?” “呵…!”朱翊钧笑着,他笑李太后的幼稚,也笑女人心狠毒辣。 “你以为朕是瞎子吗?还是以为宫里没人知道,杨妃去世当天,到慈宁宫,她是被王喜姐叫到这里的。” “朕想说,你们太幼稚,做事太马虎,杨妃肚子里的孩子,就这么让你们嫉妒?” “我没有…!”李太后摇摇头,她似乎想掩饰什么。 “朕不想玩什么黄泉见母的把戏,仁孝礼法是朕最后的底线,如果你逼迫朕对你不客气,那么宗人府会治你的罪。” “可以把你圈禁到凤阳。” “你个不孝子,如果你这么做,全天下都会反对你,逆子!逆子!!” “好吃、好喝、好好养着,什么都不要管,朝政的事你也不要管。” “这是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做的很多事,朕这里都有证据,不给你抖搂出来,还给你留着脸。” “天地君亲师,你不要忘记,朕是君,就算你是皇帝的娘,做了有违天理的事,也会有人治你!” “你记住朕的话!” 朱翊钧说完这句话,他转身离开慈宁宫。 听到后面摔茶杯的声音。 李太后指着朱翊钧离开的背影。 “逆子!” “朱翊钧你个逆子!!” 这次朱翊钧不再手下留情,大朝会他就剥夺他姥爷武清伯李伟的爵位,同时罚款十万两,让他赔付去年棉衣的损失。 “陈矩。” “主子爷。” “把徐阶、武清伯李伟、前任蓟辽总督梁梦龙、还有张居正侵占辽王府的证据都交给都察院。” “大朝会上,让海瑞弹劾徐阶,他们徐家纵容下人,打死百姓,侵占松江府百姓田地四十万亩,还有徐阶的孙子逛青楼这些罪状。” “还有徐阶贿赂张居正两万两白银,以及徐阶贿赂御史弹劾海瑞这些证据。” “统统都送过去。” “大朝会弹劾徐阶、武清伯李伟、梁梦龙,下次大朝会弹劾张居正侵占辽王府。” “是,奴婢这就去办。” “张鲸,你派人去把庞尚鹏叫来。” “明天下午让宗人府接驾,我过去看看。” “后天准备春耕大典,把老孙头的七品官服准备好。” 现在有了兵权,万历皇帝也可以拜农民为老师,学习耕种之术,同时他释放信号,皇帝重视农业。 看着各地的奏疏,万历皇帝想改变税务制度,大明的税分夏、秋两种。 每年大约两千两百万两银子,每年太仓银四百万两。 以河南一个县为例子,这个县每年赋税征收两万两,可是这个县每年上交国库银只有两百三十六两。 百分之一左右。 这个县担负一个任务,每年要向大同镇运送五千两白银,这个就是对口支援的意思。 大明的税收,造成一个问题,中央朝廷没钱,地方衙门有钱。 地方衙门存留钱,一般要留百分之五十税收,其余要用在宗室、边军等等,每个县承担的任务不一样。 总的来说,就是没有统收统支的部分,每年都是各种财务、税收资料送到朝廷。 不过像清朝这样更不行。 清朝中央朝廷不缺钱用,清朝所有正税全部运到京里户部。 各地衙门不留钱,这样就会导致各地衙门没钱可用。 官员俸禄、衙门开销、赈灾、修路、修桥这些都要用钱。 这清朝的皇帝也够狠! 朝廷让各地方再征收一份赋税,用于衙门开销。 就算雍正摊丁入亩时,这个政策也没变,百姓依旧苦。 明朝建立时人口六千万,万历末年人口一亿八千万。 两百年人口翻三倍。 乾隆末年人口到三亿,这是非常正常的事。 人口多矛盾也多,地就这么多,可以说清朝末期亩产也比明朝高,清朝末期人口四亿。 万历皇帝想搞分税制,然后摊丁入亩,可是害怕搞分税制,地方会压榨百姓。 其实去年拍卖售盐拍照,中央朝廷不再拮据,五百四十万两白银,加上宗人府拍买售盐牌照四百万两。 中央朝廷已经够用。 盐商买的售盐牌照钱,万历皇帝给户部,宗人府的他自己用,这笔钱他也有明目,就是养亲卫军用。 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