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道德经 (第2/2页)
他张居正是官僚士大夫,不是百姓,他不会想百姓,他只会想给朝廷搞钱,底层百姓如何被盘剥,他才不会关心。 他张居正下过基层吗? 他知道民间疾苦吗? “官是大明的神器,如果有人当官,利用道德、利用律法行私欲,那么就是贪官污吏。” “太祖时,官员上任要先祭拜城隍,这是为了让官员有敬畏之心。” “此时大明的官员没有敬畏之心,就算是朕,伤害到他们利益,轻则被骂,写书牢sao几句。” “重则鼓动百姓造反,或者勾结外敌,把朕送到草原上。” 万历皇帝还有一句话没说,就像宋徽宗还有英宗皇帝一样。 官员把皇帝送走。 “所以,《大明律》要完善,贪污六十两扒皮、砍头太严重。” “朕认为一百两起判,只贪污一百两,判刑两年,贪污越多,判刑越重,最高可到死刑。” “朕说这么多,就是想告诉你,德道只能约束自己,不能约束别人,也不要互相攀比道德。” “什么小人君子,都是普通人,把人分成小人君子,不就是攻击敌人,伪装自己吗。” “德道约束自己的心,法律约束每个人的行为,心里想杀朕,不做出来无罪,行为上偷了一个铜币,这也是偷盗罪。” “臣知道了。” 万历皇帝不想骂他们,大明官员就喜欢搞人设,就像后世美国官员一样。 很多明星塌房也是一样,就特么搞人设。 黑格尔说的非常对! 说起中华的历史时,并不是说中华历史本身,而是说中华正在发生的事。 所以说,从孔子写《春秋》开始,中华就没有历史,一切历史都会变化。 因为历史从《春秋》开始,就是为政治服务的。 原来朱翊钧看不懂《道德经》,可是他当皇帝以后,发现《道德经》写的真他妈好! 陈忠实写《白鹿原》时,就是看他各地县志,几乎都是贞节烈女。 “不上贤,使民不争。” 王锡爵的女儿王焘贞,就是被禁锢住,她被禁锢不是别人禁锢她,而是自己禁锢自己。 社会上提倡贞节烈女,所以她想要一个美名。 她要再嫁人,就相当于人设崩塌,她不想别人说她是某个不好听四个字。 为何宋、金、元、明、清这么多年汉人女子裹小脚。 就是女为悦己者容。 孔夫子可没让女人裹小脚。 朱夫子也没让女人裹小脚。 人家女真人女子怎么不裹小脚。 蒙古女人怎么不裹小脚。 满族女人怎么不裹小脚。 偏偏汉人女人裹小脚。 这是儒学的原因吗? 宋朝、金朝、元朝、明朝、清朝都学儒学,只有汉人女子裹小脚。 这就像穿高跟鞋一样。 难受也穿。 如果认为程朱理学兴起,女人裹小脚,说明脑子笨。 人家朝鲜、交趾、曰本都学儒学,为何就汉人女子裹小脚? 如果男人不喜欢女人裹小脚,那么裹小脚的女人就不存在。 在《德道经》里最精髓的一个字。 争。 李太后为何要害隆庆皇帝,也是一个字。 争。 皇帝后妃有不少,嫔妃的权力很小,上面有皇后管着。 隆庆皇帝死后,朱翊钧继承皇位。 李太后从李妃,升级为圣母太皇后,皇帝是他的儿子,仁、孝两个字就是她控制万历皇帝的根本。 大明她最大。 这样就会做出很多倒行逆施的事,毒害万历皇帝,勾结文官害万历皇帝,毒害杨妃等等。 能约束自己的欲还好,约束不住,她还要倒霉。 这次万历皇帝放过她,不代表以后放过她。 皇后王喜姐也是一样。 她没孩子,她的下场就是陈太后,杨妃就是李太后,现在陈太后肯定没有李太后如意。 父亲被封伯爵,兄弟们大贪特贪,这一个争字,害了多少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