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 时光瞬逝 (第1/2页)
近八十万没存银行,不在身边,是种什么感受?张起铭原本以为,自己可以满不在乎。可这次,他又高估自己了。不踏实,总觉着心里空空的,像是有什么让人给偷了。八十万,那可是八十万啊!拿出来买房,够买下一个不大的小区了。各种翻来覆去,张起铭想‘这会儿要是有个女人在身边,就好了。’不知过了多久,迷迷湖湖。再一睁眼,天亮了。上学报道第一天,因为来得早,张起铭跟薛刚还有几个女生。跟着老师一块去领书,回来的时候薛刚看有个女生气喘吁吁。特意停下,等她到身边问:“要不给我点,我帮你。”女孩看了他一眼,笑着摇头:“不用,我能行。”人家本来就比她抱的多,再分也太不像话了。回到教室,把书本放在前排桌上。擦了把额头上的汗,大家自觉找抹布、脸盆、扫帚、簸箕。男女搭配,开始大扫除。拿抹布的就擦窗户、桌子,拿脸盆的就负责打水、换水。拿扫帚的先扫一遍,要去拖地的时候。后面来的同学,抢先拿起拖把跑向水房。大家干的热火朝天,没人讨论男的该干什么,女的该干什么。你干多了,我干少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灿烂的笑容。直到,老师一脸严肃的走了进来。看了眼整洁干净的教室,老师嘴角微微上扬:“同学们都很勤快啊!”教室里响起善意的笑声,很快又恢复平静。“发书本前,我想先讲几句……”再一次的加油打气,给所有学生上紧发条。老师才安排人,收钱,发书。续费 书本,一共21.5毛。领了书,四人小团体又聚在一起。“起铭,我咋觉着气氛不太对呢?”薛刚望向班级里的同学,一个个满脸凝重,跟要奔赴刑场死的。“你才发现,老师刚说的话忘了?”方婷娇嗔轻笑,道:“距离高考,只有106天。”薛刚挠挠头,大咧咧说:“这不还有一百多天嘛?”“还有?”张起铭听了这话,都直摇头。转瞬,一百天过去。再回想起自己之前说的话,脑袋都快学炸的薛刚要哭了。自己当初是怎么会觉着,一百多天很长来着?抬头看了眼前面认真刷题,复习知识点的张起铭和徐梦。在看身边认真的方婷,周围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同学。教室讲台黑板上,写着的倒计时5天。薛刚头麻了!这不欺负老实人吗?!老实人表示,这锅不背。他纯粹就是学不进去,心思根本没放在学习上。这几个月,可能是手里有了资本。薛刚可是跟着快速巨变的风气,学坏了。从西方、沿海城市传来的‘阉割版’思想,让他越来越放飞自我。当然,也有亲眼所见的例子。去南方打工,赚钱回来的人越来越多。在这一个月100块,就已经是让人羡慕的好工作。可在鹏城新开的工地里,工资已经开到1400元\/月。什么概念,别人一个月赚的比你一年都多。灯红酒绿,快速转变的城市风貌与精神思想。各种乱七八糟,牛鬼蛇神的流言、夸大的传说,全都冒了出来。人心浮躁!好在小城节奏慢,接受思想的速度跟2g网一样。限流限速,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哪怕人心浮躁,也只是处于对未来的担心和惶恐。曾经熟悉的环境,突然来了个大反转。两极颠倒。总要多些时间来消化,才能不踏入极端。像薛刚,消化挺快。所以,他最近的情况就不太正常。外人看起来没什么变化,就是变的越来越贪玩儿了。张起铭开始也这么觉着,可在跟他的日常交流里。能明确的感受到,他的心越来越浮躁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这几个月他往生产跑了11次。这概率,几乎赶得上每周一次。比张起铭去的频率高多了,而他每次去都要花一大笔钱。本来,他是没打算管这事儿的。因为在频繁去省城的同时,他对方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小。这在张起铭看来,是个好事。他俩不是一路人,最好的选择是彼此放过。如果他能转移关注点,等方婷考上大学要走的时候。分手也不会让他难过,拉着自己天天喝酒。可现在看,他好像有点迷途不知返,要一头扎进去的趋势。铃铃~放学铃声响起,有人像疯了一样。把所有书往书包里一塞,也不管乱不乱,提起书包就往外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