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都是极好的 (第1/3页)
魏无忌站在牛皮地图前沉思。 秦楚争雄,诸国全都不看好楚国,可谁知道,竟有熊旦横空出世,他,还是个瞎子,如果不瞎…… 魏无忌突然有点相信紫金王气兴于楚了,这真的是天道吗?那天道又为何生我魏无忌?! 身畔客卿幕僚皆无言,熊旦竟然能同秦国白起打起了胜负手,实属震动天下,熊旦还每每亲冒箭矢,蒙眼白绫飘处,兵锋所指,虽不能所向披靡,却也能与白起犬牙交错。 白起倒是一直安居当车,从未现于阵前,然智计百出,指挥灵活,是以“智“对上了熊旦的“勇”。 天下皆觉荒谬,楚国偏安一隅,几何曾时勇过?! 姜田已死,鄙追成了魏无忌最倚重的谋士,感叹道:“臣下观此战势,熊旦之“勇”实是为了楚国之士气争雄,为此才亲冒箭矢,听闻他负伤多处而不退,令楚国将士上下一心,奋勇争先,竟然硬生生守住了上庸关,此强秦弱楚之战,臣下看来胜负属实难料了。” 另一个谋士曲前心想你这不是废话嘛!楚国能打成这样,谁又能料到了!说道:“臣下观熊旦与白起之战势交错,竟似彼此都能预知先机一般,白起攻几何,熊旦守几何,熊旦非唯勇,他还有智,此一战,白起未必能拿下上庸关。” “非也,非也,白起从无败绩,于行伍微末出身,岂是熊旦小儿所能比也……” “荒谬,熊旦此一阵势,张驰得法,他天生眼盲,如何习得兵书战策,显然是有高人在侧,帮助于他,不若派出刺客,杀了那高人,行弱楚之事……” “错了,大错特错,行弱楚之事于我魏国有何好处?强秦得上庸关就等于是打开了楚国郢都的西门,照臣下说,太子熊完实属楚国之大罪人,引白起入楚,实是亡楚之兆啊……” 众客卿谋士莫衷一是,议论不休,魏无忌却从中听出关键一句话……太子熊完,亡楚之兆…… 魏无忌思忖良久,猛地发出郎朗笑声:“熊旦,你竟是下了好大一局棋。” 众客卿谋士齐齐闭口不言,魏无忌大袖飘飘,说道:“楚强则秦弱,秦强则楚弱,若秦楚势均力敌,一时不得解脱,五国还能得了口喘息之机,我魏宜作壁上观。” 信陵君一锤定音,其决策竹简于傍晚出现在魏安釐王案几上,魏安釐王听了臣下叙述,手中锥刀刻了个“准”的印记,又问道:“那庚辰少君有何动向?” “并无动向,只于公子府中与夫子学习,还学刻了几篇无关紧要的文章。” “竟然能沉得住气?公子可向她求偶?” “公子未曾,只会经常与庚辰少君一同晚餐,连大摆宴席之事都少了许多。” “哈!这还不算求偶,又何算求偶,记住,不要打扰到公子,寡人就这么一个亲弟弟。” 臣下称是退下,大王对亲弟弟不放心,实乃常事,看那熊旦之于熊完,楚之内乱,不知何时休了。 上庸关,长林甲中军大营,“叮”的一声,熊旦肩膀处箭头被拔了出来,丢在铜盆里。 铜盆里满是血水,单箭头就有三个,还不算肋下被长戈划开好大一条口子,更有小腿处剑伤淋漓,熊旦就这么让所有将士看着,看他于鲜血中裹伤,又于鲜血中上战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榜样还是个天生贵胄的瞎子。 楚国号称带甲百万,但真正愿意血战拼杀之将士唯公子熊旦之长林甲而已。 长林甲只有十三万,是熊旦毕生心血,他舍不得长林甲,又调不动火冲军,只能奋勇拼杀,以气势如虹压制住秦军,白起图谋直取上庸关的计划算是泡了汤了。 裹伤完毕,公子熊旦再披甲,蒙眼白绫早已经脏污不堪,他登于战车,挥动长戈,他不用剑,因他剑是王者之剑,他还没找到,楚军将士发出震天狂吼,铁甲尘烟,死守上庸关。 上庸关,秦军大营,白起于夏篆车中闭目沉思,听楚军喊声震天,睁开了眼睛。 “采刃,熊旦还没死吗?” “回大良造,还没死,我秦军将士死伤颇重。” “哦,先退兵吧,同个亡命之师拼什么拼。” 采刃一愣,失声道:“大良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此一退兵,我秦军士气不复存焉。” “哦,你是觉得熊旦没读过《左传》,还是觉得吾没读过《左传》?” “采刃不敢。” “没什么敢不敢的,传令吧,熊旦以他之勇气激荡楚军,终不是长久之计,吾自会胜的。” 秦军退兵三十里,是夜,熊旦于中军大营静坐。 宿七于他身侧瑟瑟拜倒,熊旦紧闭着双眼,淡淡道:“宿七,你再将情况说一遍于吾听。” 宿七直起腰,将庚辰少君自入魏以来大小事宜说了一遍,说到庚辰少君所言,尽量原话复述,直说的口干舌燥,才被熊旦打发了出去,宿七深深拜倒,叩谢公子恩德。 此次刺杀事宜,算是成功了,但庚辰少君陷于魏国,公子没有将他们斩成rou酱,实属是法外开恩。 熊旦又分别传了轸五阿叔,分别听他们说了一遍,再打发了出去。 此等情景已经重复多日,宿七轸五阿叔三人并不关在一处,便算他们在回来路上串供,也经不住如此细细询问,还有魏国公子府中暗哨传出的消息,无不表明庚辰少君自愿居于信陵君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