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六章 战起 (第1/2页)
其实,秦国筚路蓝缕的立国之路,在最初的百余年时间,所有秦人尤其是关中之地的老秦人,面对最多的就是来自塞外蛮夷的袭扰、劫掠。 犬戎人、羌人、月氏人以及到如今的匈奴人。 这些塞外的游牧民族,南下对大秦的劫掠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可以说,所有关中之地的老秦人如果上溯几代之前的话,几乎每家每户都跟这些塞外蛮夷有着血海之仇。 所以,关中之地的老秦人对这些塞外蛮夷从来不曾报有过任何希望和信任。 见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别无他路。 及至大秦将犬戎驱逐,又从羌人手中夺到陇西之地,老秦百姓心中,除了对塞外蛮夷的仇恨外,更是多了份天然的鄙夷。 即便冯之不求肯,阳周城内的老秦百姓也根本不会相信匈奴人的任何话语。 投降,匈奴人确实是不会轻易杀人的,这一点所有人都知道。 但是匈奴人不杀人,不是因为他们仁慈。 而是因为他们劫掠的主要目的除了钱粮等外物外,大秦的人丁同样也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 因为这些被劫掠的人丁,对匈奴人而言,同样也是更是要远甚金银的重要财富。 男人可以做为奴隶,女人不仅是奴隶,还是匈奴人yin乐、生育的工具。 这才是匈奴人说献城不杀的最为主要的原因。 如此的生,倒还真不如死。 这一点,所有老秦人谁人不知? 更何况始皇帝如今横扫六合一统四海,对关中老秦人而言,怎么可能对这些被大秦打的四处逃窜的塞外蛮夷请降? 之所以无论卫卒还是上城头参加守城的百姓都有些惶惶,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很少有人真正的直面过战争。 而且还是如今这实力悬殊无比的战争。 铺天盖地的匈奴骑兵围城而来,那排山倒海之势,想来任何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普通人都不可能做到面不改色的。 然,老秦人骨子中的坚韧和血性却是从来不曾熄灭过,无论老弱妇孺还是少年青壮。 今天匈奴人偷袭而来,势大人众,西都和武库两城已经落入敌手,没人会觉得阳周城会是例外。 纵然是死,也至少要将这些匈奴蛮夷嗑的满嘴是血。 而且所有人都相信冯之有句话没有说错,那就是远在咸阳城的始皇帝,定然会将今日之血仇,百倍还与这些匈奴蛮夷。 唯死尔,又有何惧? …… 城墙上突然响起的高呼声,让大腿中了冯之一箭正在策马逃窜的劝降赵人回头看了一眼。 “唯死战尔!” 这样的呼声,让这已经降了匈奴人的赵人眼中闪过一抹羞恼。 这已经是一路南下他劝降的第三个上郡城池了。 无论是西都城还是武库城,给他的无一例外都是同样的回答。 西都和武库两城城破之后,城中上至县令下至兵卒百姓,无论男女老幼,亦或是战死亦或是自尽而亡。 匈奴人在这两座城池中,除了收刮了一些来不及毁坏的钱粮布帛之外,没有俘虏到任何的上郡秦人。 秦人的血性同自己降了匈奴蛮夷的懦弱,让他心中也是百味杂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